紫禁城里的宫女生死斗(孙太后钱太后万贵妃)
历史长河中占拥一席之位的女性不少,权倾一时的吕雉、西汉窦太后、圣母神皇武则天、参与两宫听政的慈禧……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但除了一些手握重权的女性,多数人还是成为男性权力的附属品,为求恩宠终其一生勾心斗角。
今天就以成化皇帝身边的女人为例,说说那紫禁城里的女性故事。
成化皇帝原名朱见深, 生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12月9日),是为明英宗长子。朱见深是明朝第8位皇帝(如果按照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一帝一号的规矩,他是第9位皇帝,其父明英宗、叔景泰帝轮流霸占帝位30年)。
01 孝恭章皇后(孙太后)
孝恭章皇后孙氏(宣德皇后、明英宗生母、成化皇帝祖母)
土木之变下的孙太后
朱见深出生2年后(正统14年,公元1449年8月),朱见深的爹——二十二岁的明英宗被司礼监太监王振忽悠,模仿其父(明宣宗)、曾祖(明成祖)御驾亲征,跑到京城西北(今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距离北京市120公里)攻打瓦刺,结果惨败被俘,史称:土木之变。此役明军死者数十万(号称50万雄狮),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随从大臣阵亡五十余人,骡马二十余万,并衣甲器械辎重尽为也先掠夺。
率军亲征的年轻皇帝朱祁镇被俘,并被挟持继续攻掠明朝北方重镇,北京告急,明朝陷入空前危机。经过短暂混乱后,明英宗朱祁镇生母,明宣宗皇后(初为宣德皇帝的贵妃,宣德3年,明英宗1岁时被册立为皇后),皇太后孙太后(史称: 孝恭章皇后)果断摈弃了部分朝臣的南逃主张,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立明英宗(同父异母)皇弟景泰帝即位,是为景帝,改元景泰,同时立英宗长子朱见深为太子。
明代宗朱祁钰画像
明英宗被俘居于漠北之后,孙太后数次给明英宗寄去御寒的棉衣。1年之后(1450年)明英宗朱祁镇还朝,被明景帝尊为太上皇并被幽禁在南宫,孙太后曾多次前去探视。景泰帝朱祁钰恋栈皇位,除了幽禁被遣送回京的“太上皇”朱祁镇,也在景泰三年(1452年)废除了孙太后所立的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不过这个朱见济第二年就夭折了,被景泰帝追封为怀献太子。此后景泰帝再也没生出半个儿子。在此期间,作为“上圣皇太后”,孙太后任凭景泰帝废立太子,悉心保护好被幽禁的太上皇朱祁镇和被废的年仅2岁的太子朱见深,静观时势之变。
夺门之变时的孙太后
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密谋发动夺门政变,复立被囚禁在南宫长达7年的明英宗,他们先秘密告知孙太后,得到了孙太后的同意。正月十二日,明英宗复辟为帝,废景泰帝朱祁钰为郕王。英宗为孙太后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此举也开了明代后宫的徽号先河。
从《英宗实录》看,朱祁钰之疾,日渐沉重,终于不治身亡。景泰七年(1456年)十二月癸亥,朱祁钰因疾不起,遂罢朝贺。石亨至病榻前探视时,见帝病沉重,即退出与太监曹吉祥谋变,以邀不世之功,从景泰七年十二月癸亥起至朱祁钰去世,《英宗实录》一共记载了20条有关景帝身体疾病的记录,渲染景帝病情之沉重,认为病情不断恶化,最终不治身亡。对朱祁钰之死,明代人多有忌讳。可见明代的“文字狱”自太祖、成祖以来一贯如此。
朱祁钰死后,明英宗毁其生前所建寿陵,以亲王礼葬于西郊金山(玉泉山北)的景泰陵,不仅有贬谪之意,更有折辱的成分。明英宗令廷臣议王妃之殉葬(这个时候明代还保留着明太祖朱元璋所开创的殉葬之礼,实在是落后之极)。议及孝渊景皇后,被李贤及太子谏止。后以皇贵妃唐氏殉葬。有明一代,自太祖朱元璋至思宗崇祯帝,传了16位皇帝。太祖葬于南京孝陵,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不知所踪。成祖朱棣北迁京城,共计14位皇帝,其中13位,包括亡国之君崇祯皇帝都葬于北京的明十三陵,唯独朱祁钰没有葬入十三陵。在明英宗夺门之变后,他废掉了景泰帝的皇帝身份,将其原在十三陵修建的陵寝废弃(今明光宗庆陵),因而其是明王朝迁都北京后唯一没有葬在十三陵的皇帝。
明十三陵
孙太后的晚年
自己的亲生儿子明英宗重夺帝位后改元天顺(年号),天顺一朝历经8年(1457-1464),正史中对天顺年间孙太后的记载几乎为零。孙太后出生年月不见于史籍,但是其幼年被宣德皇帝的外祖母(明仁宗的岳母)选中而招入宫中(此处的宫中应该是北平的燕王朱棣府中)。大体推算应该与宣德皇帝年龄接近,也许略小几岁,大概在1398-1402年之间生人,也就是说到了天顺元年-天顺六年,孙太后大概55-62岁上下。这期间孙太后度过了一段相对风平浪静的晚年。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活到能看到其皇孙朱见深在3年后(公元1465年)继承大统——改元成化。
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初四日,孙太后崩逝。天顺帝为其生母上尊谥曰“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与明宣宗合葬于景陵,祔太庙。
孙太后的奇闻轶事
据说宣德初年,孙皇后假装怀孕,明英宗朱祁镇实际上并非孙皇后所生。据清代张廷玉等人编撰的《明史》记载“孙氏阴取宫人子为己子”。不过这一说法虽为正史中记录,但《明史》素难以服人,此一说法显得过于“轻佻”,不足采信。
孙太后历经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六朝,并作为宣德朝的皇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皇太后,和成化帝(朱见深)的主要抚育人,并且是明代空白期(二帝三朝的近30年混乱期)间举足轻重、稳定军心的核心人物,但清代张廷玉所主编的《明史》不知为何对其多有诋毁,也算是一桩千古疑案。
《明史纪事本末》中关于孙太后的评价有明宣宗的一段话:
贵妃孙氏,皇祖太宗选嫔于朕。十有余年,德义之茂,冠于后宫。
这句话说的是明太宗(永乐皇帝,在嘉靖朝其庙号被重置为明成祖)为皇孙选妃——选中的孙贵妃,宣德三年皇帝废原配胡皇后,改立孙贵妃为皇后,也就是后来横跨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孙太后。
民国时期的著名史学家蔡东藩在其《明史通俗演义》中评价到:
孙贵妃体态妖娆,性情狡黠,少成若天性。百般取悦上意,几把这位宣宗皇帝,玩弄在股掌中。
不过以蔡东藩演义小说的风格,其人物描写可信度却是难以推断,聊作谈资罢了。
成化珐琅彩描金夜光不倒杯(祭祀器)
夜光不倒杯内侧
孙太后卒于天顺年间的1462年,成化即位后曾责令景德镇御窑厂烧造大量祭祀器送太庙祭祖,上面这只描金珐琅彩夜光不倒杯为存世实证,充分揭示了明人事死如事生的信念。
02周太后 (孝肃皇后)孝肃皇后本姓周,出身贫苦,7岁入宫,是明英宗的妃子,成化皇帝的生母。但是在明英宗复辟(夺门之变)之前,并没有史料记载她的身份到底如何,天顺元年,母以子贵,被封为周贵妃。
孝肃皇后像
周太后也还是个比较长寿的人,一直活到了孙子明孝宗十七年,享年75岁(虚岁)。史料记载周贵妃曾经再三破坏礼法与英宗的遗愿、排挤并欲取代明英宗皇后钱皇后的嫡后地位。这个秉性倒是和成化皇帝的贵妃万贵妃颇为相像,也许能说明为什么成化有恋母情结了。
成化年间曾烧造了工艺繁复、奢华的描金珐琅彩御窑瓷器专贡周太后(如下图所示)。
成化描金珐琅彩三秋杯
内书:御赐周太后专用
03 钱太后(孝庄睿皇后)
孝庄睿皇后
钱太后是成化皇帝他爸明英宗的原配皇后,谥号孝庄睿皇后,孝庄这个谥号在各朝经常被使用,清宫连续剧中康熙祖母不也叫孝庄太皇太后(谥号:孝庄文皇后,看这名字,就知道人家必须得是有文化的)吗?这就是古代的套路了。
钱太后就是被自己的“姐妹”周太后(注:俩人同为明英宗后、妃,故称姐妹,没毛病)不断“陷害”的那位了。据史料记载,成化登基后,周太后本来有心要独尊为太后的,但是大明的忠臣们哭闹了一通后,按照礼法,钱太后与周太后二人并称为皇太后。不过,钱太后死在了周太后前面,虽说二后都要与夫君明英宗合葬,但是周太后还是强行的把英宗和钱太后的棺室间的隧道给堵死了,让二人死后继续分离。据说她的孙子弘治皇帝去明裕陵下葬周太后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阴阳家们建议不要凿开隧道破坏风水,只能作罢。
成化御赐钱太后专用描金珐琅彩鸡纹
描金珐琅彩鸡纹内侧
成化御赐钱太后专用香草龙纹杯
香草龙纹杯内侧
史料记载,钱太后温和贤德, 姿色美艳,非常受明英宗宠爱,土木之变,英宗被瓦刺掠走,景泰帝即位,钱后悲伤不能自给,卷曲着腿哭,哭瞎了一只眼睛,残了一条腿。一年后,英宗奇迹般的被送还,名为太上皇,实则被幽居在南宫,钱皇后常常宽慰,并率领诸妃织布卖钱,以谋生存,因而英宗与钱皇后感情极深。英宗复辟后,感念钱皇后的懿德,因而没有册立皇太子生母周贵妃为后,仍尊患有残疾且无子的钱氏为皇后。英宗临死前,遗诏钱后待它日寿终合葬,其他诸妃亦应次第附葬。不过这条遗照显然是形同虚设了。
04万贵妃万贵妃,原名万贞儿,《明史》中记载为山东诸城(今属潍坊市)人,生于1428年,4岁因父罪而入宫,后在土木之变(1449年)后被孙太后(成化的奶奶)派去照看年仅2岁(周岁)的朱见深(成化),年长成化19岁,后来在夺门之变(1457年)后,明英宗发现万贞儿与成化私通,于是打了万贞儿100大板,但是俩人显然还保持着藕断丝连的关系(注:明末清初编纂的《明书》中未明确具体是哪一年,但是不会早于1457年,否则成化就在10岁前就与贴身丫鬟万贞儿“私通”了)。
万贵妃画像
成化登基后迫不及待地立万贞儿为妃(如果不是大明的忠臣们拼死抵制,万贞儿恐怕直接就是皇后了)。成化元年(1465年),万贞儿的肚子很争气的怀上了龙种,二年正月生皇长子,成化皇帝赶紧派使臣祭祀山川,进封万贞儿为皇贵妃(仅次于皇后)。
但是快乐总是短暂的,同年底,皇长子因病卒,万贵妃悲痛欲绝,从此之后宫内可就遭了秧。按照《明史》的记载:万贵妃对其他能生育的妃嫔非常痛恨,数次强行给其他妃嫔堕胎,连成化帝也不能制止。明孝宗生母纪淑妃暴死,外界传闻是被万贵妃毒死的。后来万妃亦要求明宪宗废掉孝宗的太子之位。不过这段历史很多人都予以驳斥过,甚至乾隆皇帝还亲自御批《驳明宪宗怀孕诸妃皆遭万妃逼迫而坠胎》进行驳斥。
万贵妃的心狠手辣、小气善妒堪称宫廷剧反派代表
查看高清图谱请戳:「链接」
如上,万贵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我们现在很难再从史料中得到太多史实了。不过如果从宪宗皇帝的儿子明孝宗弘治皇帝的言行中能得到启发的话,万贵妃肯定不是什么善类,弘治一生一后,这在中国帝王的历史上只此一家,也许是受到了童年的影响,坚决执行一夫一妻制,免得后、妃们自相残杀。
另外,万贵妃有多受宠还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出端倪,《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元年癸卯月(阳历3-4月),成化就执意要废吴皇后,虽然实录中并未在此提及万贞儿,但是没有人反对是因为吴皇后和万妃起了冲突,被万贞儿吹了成化的枕边风所导致。
成化御赐沥线珐华彩
成化御赐沥线珐华彩底部
成化御赐青花万字款鸡缸杯
鸡缸杯底部
05纪妃(孝穆纪太后)纪妃,生于广东,原名不详,瑶族,1451年生,有民间记载闺名为李唐妹,明宪宗二年(1466年)征讨广西,与其他女子一同被“俘入掖庭(入宫)”。由于纪氏警敏通文字,且长得美丽、机敏,因而成为负责管理内藏的女史。后宪宗入内藏(内府藏书之地),见其颇有学识,兴起宠幸之(民间称为强抢民女,宫里叫临幸),大明成化六年七月三日(1470年7月30日)生帝朱祐樘(后为明孝宗)于西宫。
孝穆纪太后
明孝宗据说5岁之前没有剪过胎毛,也没有见过生父,完全是由纪妃和废后吴皇后偷偷在后宫私养的,到了成化十一年(1475年),明宪宗又折了一个皇子后,老太监冒死告诉宪宗皇帝,后宫有他的骨肉,父子两人才得以相认。当时万贵妃依然是权倾朝野,因此为了保护皇子,成化皇帝的生母周太后都加入了护卫大军,并且敦敦教导朱祐樘,如果万贵妃请你去玩,不要吃她的东西。
这段演义尤其有趣:
一天,万贵妃召太子去她的宫里用餐,周太后教太子:“去吧,但是不要吃她的东西。”太子到了贵妃的宫里,万贵妃赐食物,太子说:“已经饱了。 ”万贵妃又命人进羹,太子反问:“这羹里有毒吗?”万贵妃大为恚怒:“小小年纪就这样,日后一定对我不利。”因而气怒攻心,成疾而亡。
这一段说的很清楚,万贵妃被朱祐樘给气死的,但是万贵妃是成化二十三年(1485年),59岁的时候才死的,这个时候皇子约15岁(虚岁16),是否真实的历史就是这样的,不得而知了。
纪妃的死非常离奇,成化找到亲生儿子后,立刻让纪妃搬入了后宫中的永寿宫,但是很快就暴薨。有人说是万贵妃迫害致死的,这又是一笔算在万贞儿头上的糊涂账了。
笔者考证了永寿宫的历史,网上常见的资料语焉不详,多数指永乐朝建成,原名长乐宫,后在嘉靖朝(1535年)更名为永寿宫。但是,笔者所藏成化斗彩描金碗书有永寿宫珍藏,字迹、风格与成化同时期其它斗彩瓷器无二。私以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永寿宫最迟在成化中期已经有名。而纪妃在宫内住了到底是1个月还是1年,这个尚不清楚。
描金款御赐昭德宫斗彩宫碗
斗彩宫碗底部
注:昭德宫为万贵妃所居住的宫殿,御赐昭德宫应为成化皇帝赏赐给万贵妃所用之物。而永寿宫的宫主到底是谁尚待深入考证。目前已知的事实是永寿宫第一位居住者就是这个纪妃。
纪妃之于成化皇帝重要不仅仅在于生出了弘治皇帝,而是开启了成化皇帝后面的大规模突击播种、生育的模式,从父子相认那一刻开始,成化接连又生了17个孩子(11子,6女),算上之前早卒的2个皇子,再加上朱祐樘,正好凑够20个。所谓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倒炕,成化亲生的子女数可算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关注“全历史”
在这里
文明脉络随心玩转,关系图谱任你来盘
世有万象,史有千面
下载全历史,换个角度看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