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被被子捂窒息的症状(致新生宝宝被捂身亡)

婴儿被被子捂窒息的症状(致新生宝宝被捂身亡)(1)

原创 | 孕事

摘要:

宝宝也知冷热!

有句老话叫“小儿无六月”,说的是小宝宝怕冷不怕热,要多穿点!

至今这句话,仍有不少长辈深信不疑,也因此害惨了不少宝宝。

前阵子就有一名药剂师分享了一个急诊案例,一名新生宝宝被捂身亡,看完真是非常的痛心。

那是在酷暑的7月,是夏天最热的时候。

一个老人抱着一个新生宝宝急匆匆的去到了急诊科,身旁还有一名刚生产完不久的产妇。

走进儿科急诊,接诊医生看到三人的打扮就不淡定了,老人抱着一个巨大的襁褓,里三层外三层的把孩子包裹成了一个球,产妇也是穿着棉衣棉裤。

老人是孩子奶奶,奶奶说宝宝已经两天不吃奶了,当医生打开一层一层襁褓看婴儿时,奶奶又急忙把孩子包裹上,生怕孩子着了凉。

医生立即阻止,并立刻联系了儿科病房,孩子状态非常不好。

婴儿被被子捂窒息的症状(致新生宝宝被捂身亡)(2)

可惜最后孩子住进ICU后,还没挺过24小时,就因多器官衰竭而亡。

孩子是因为包裹得太严实,身体无法散热,是被捂没的!

医生说:三十多度的天气,给孩子捂得那么严实,就算是大人都受不住,何况是小婴儿,持续高热捂出来的捂热综合征,是会要人命的。

婴儿被被子捂窒息的症状(致新生宝宝被捂身亡)(3)

每年夏天和冬天,就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真是太让人心疼。

宝宝也知冷热,捂得太严实真会要了孩子的命!

今年1月,在江苏淮安,一个11个月大的宝宝因穿的太多患捂热综合征,去医院时,不仅发着40°的高烧,脸上还全都是热疹,情况很是危及。

婴儿被被子捂窒息的症状(致新生宝宝被捂身亡)(4)

长沙一名2个月的宝宝,因为妈妈担心孩子受凉感冒,就给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穿3件衣服,盖了两床空调被,一床小被子,把门窗也关的严严实实的。

婴儿被被子捂窒息的症状(致新生宝宝被捂身亡)(5)

到第二天,孩子被捂得神志不清、全身大汗、面色发青,还不停发出叹气声。

经检查,孩子是多器官受损,脑部也有损伤,被诊断为“捂热综合征”,经过医生的努力,宝宝抢救回来了。但可惜的是,宝宝脑损伤的问题会一直存在。

在上面案例的新闻评论里,也有很多妈妈分享自家宝宝的经历,大夏天的也要给孩子捂得非常严实,让孩子遭了不少罪。

“热得不得了的6月,孩子奶奶一定要给孩子盖毛巾、盖棉被,说孩子没有6月天,不知道热,护士医生骂都骂不听!”

婴儿被被子捂窒息的症状(致新生宝宝被捂身亡)(6)

“夏天非说孩子冷,要拿包被裹,还让病房不开空调,护士说了也没用,差点把孩子捂进新生儿监护室,被气哭了无数次。”

婴儿被被子捂窒息的症状(致新生宝宝被捂身亡)(7)

“5月,很热,大人都短袖凉鞋,孩子奶奶偏要给孩子穿薄棉袄,薄棉裤,棉鞋,抱出去玩一趟回来,孩子被捂得发烫、脸特别红,还说孩子不怕热!”

婴儿被被子捂窒息的症状(致新生宝宝被捂身亡)(8)

敲黑板啊,别再觉得小儿无六月了,宝宝也知冷知热,保暖很重要,但过度保暖,对孩子来说,是索命般的存在。

大夏天的,给孩子穿太多、捂太严,容易引发致命的“捂热综合征”!

婴儿被被子捂窒息的症状(致新生宝宝被捂身亡)(9)

我们先来了解下捂热综合征。

捂热综合征,是指宝宝被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1岁以内婴儿,特别新生儿,最易诱发此症。

婴儿被被子捂窒息的症状(致新生宝宝被捂身亡)(10)

为什么捂热综合征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呢?

这是因为小宝宝的体重和体温比,比成年人小得多,所以高热对小宝宝来说非常危险,只要几分钟的时间,宝宝会会脱水,再继续高热,可能就会受到脑损伤。

如果处理不及时,有可能导致婴儿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

即使能够幸存,也可能会留下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例如脑性瘫痪、软瘫、脑萎缩等。

穿太多除了可能会导致捂热综合征以外,夏天穿太厚不透气,还容易导致皮肤问题和感冒。

所以,千万别再包粽子式的给孩子穿衣服了,夏天是如此,冬天亦是。

捂热综合征,及时发现及时应对,才能避免严重的后果。

捂热综合征是因为持续的高热引起的,所以一定要及时发现孩子过热的迹象。

早期过热的迹象包括:口干,喝水多,昏昏欲睡,皮肤摸起来比平时更凉,但这些情况在新生宝宝中较为常见,所以很难及时发现过热。

如果宝宝有以下迹象,说明已经严重过热:

①皮肤又红又热,没有水分,很干燥。

②直肠温度103华摄氏度及以上。如果婴儿没有任何疾病,体温这么高,说明严重过热了。

③失去意识。失去反应的婴儿处于严重的危险中。

④异常困倦。过热的婴儿可能会睡得更多或难以唤醒。

⑤心率比正常快、呼吸比平时快。要注意浅而急促的呼吸。

⑥过度哭泣、焦虑。宝宝想吃东西,但又突然停止,哭的厉害等都是婴儿不舒服的迹象,要警惕过热。

婴儿被被子捂窒息的症状(致新生宝宝被捂身亡)(11)

家长们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过热呢?记好美国儿科学会给出的标准流程:

第一步:摸摸宝宝头部和颈部,检查是否出汗。

第二步:观察宝宝的脸是否比平时更红。

第三步:聆听宝宝的呼吸,或者观察胸部的起伏,快速呼吸也是过热的症状。

第四步:注意宝宝是否难以入睡,哭闹是过热的辅助特征。

如果注意到宝宝有过热的症状,需要立即给宝宝降温,如果宝宝已经严重高热,要打120急救,同时采用这些措施:

①减少衣服:脱掉所有衣服,并把宝宝转移到凉爽的地方。

②温水淋浴:给宝宝一个温水淋浴,及时降低体温。

③不要使用发烧药物:发热药物不适用于与过热相关的疾病,可能会导致婴儿的身体问题。如果宝宝失去意识,不要喂食任何药物或食物。

④如果宝宝有意识,反应敏捷,只有轻微的症状,赶紧喂食液体。要么立即母乳,要么给一瓶配方奶粉,给4个月以上的宝宝补充水或电解质是可以的。小于4个月的宝宝只能食用配方奶或母乳。

⑤让宝宝远离热源:让宝宝避免高温的环境,不要用毯子包裹或包裹婴儿。

正确科学的穿衣、盖被,可以防止宝宝受到严重伤害。

宝宝和大人一样,怕冷也怕热。

穿的太多,宝宝会热,温度低穿的太少,宝宝也会冷,所以家长给孩子穿衣一定要追求一个平衡,这样才能预防危险的捂热综合征,保护好孩子。

1、日常穿着要科学合理

①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的冬季穿衣准则是:让新生婴儿和儿童比在相同条件下的成年人多穿一层衣服,1岁到3岁的宝宝,和大人穿一样厚薄的衣服,3岁的宝宝,询问宝宝的意愿添减衣物,这同样也适用于夏天。

婴儿被被子捂窒息的症状(致新生宝宝被捂身亡)(12)

②睡觉盖被不能捂的太严实。孩子不需要比成人盖得厚,对于大一点的宝宝来说,无论穿衣或是盖被和大人一样就可以。

③睡觉时不要让被子捂着宝宝的口鼻,以免引起缺氧窒息,不要揽着婴儿睡觉,妈妈腋下温度过高,有时翻身也会堵着宝宝口鼻,不要让孩子睡在父母中间,这样阻断了散热通道,不利于散热。

④在密闭环境中,要适当开窗通风,避免因空气流通不够导致缺氧。

⑤不要把宝宝的头部裹得太热。因为婴儿的大部分体温会从头部散热,如果衣物太多会影响散热。

⑥睡觉时婴儿要穿得轻巧,不应替婴儿穿过多衣服或盖太多被子。

⑦切勿放软身物件和宽松被铺在婴儿睡觉的地方。例如枕头、尿片、轻软的毛毡或羽绒被、防撞揽枕或毛公仔等,这些物品可能会阻碍婴儿呼吸,导致窒息。

2、夏天宝宝可以吹空调和风扇

酷暑正当时,给宝宝正确使用空调可以帮助宝宝保持凉爽,让宝宝舒服。宝宝耐热性较差,温度过高时,很容易起痱子、睡不安稳、中暑、脱水、甚至热衰竭及捂热综合症等。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超过 32℃ 就需要采用避暑降温措施,并推荐父母使用空调,从而降低 SIDS(婴儿猝死综合症)。

所以,温度高的时候,一定一定要给宝宝吹空调,注意以下几点,宝宝夏天吹空调一点问题也没有。

①不要直吹。空调不要对着宝宝直吹,风口可以贴一张纸或使用挡风板。

②室内要定期通风。正确做法应该是,每天通风2至3次,每次15至30分。

③建议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之间。室内外温差尽量不超过7℃。

④在空调房中放一台加湿器,将空气的湿度保持在50%左右。

婴儿被被子捂窒息的症状(致新生宝宝被捂身亡)(13)

注意:别开了空调就怕孩子冷,穿厚了空调就白开了,如果温度控制好了,就给孩子正常穿衣服就行,睡觉时盖上一层薄薄的毯子就足够,这样可以防止宝宝免受冷空气的伤害。

3、科学判断宝宝冷和热

不要用手脚冰凉来判断孩子冷热,对孩子来说,他们身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不完善的,而手和脚作为血液循环的最后一步,手脚感觉冷完全正常,正确的判断是:摸被衣服覆盖的后颈才准确。

①摸起来温热,说明衣服穿得刚刚好。

②后颈发凉,说明衣服穿少了,要适当增添衣服。

③后颈出汗了,说明穿得过多,要适当减少衣物。

重点强调:真的不用给宝宝穿太多,宝宝也可以像成年人一样吹空调和风扇!

最后要说的是:如果孩子在睡觉时出现高热、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或不规则、脸色发灰、口唇及指甲发青等呼吸衰竭症状,一定要立即就医。

参考文章和图片来源

https://www.newkidscenter.org/symptoms-of-baby-overheating.html

https://www.whattoexpect.com/baby-health-and-safety/dress-newborn.aspx

https://www.kindercare.com/content-hub/articles/2016/november/winter-rules-the-art-of-dressing-your-kids-for-the-cold

婴儿被被子捂窒息的症状(致新生宝宝被捂身亡)(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