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传统节日的考试题(中考四大热点一)
新课标每个学段都强调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应当用新的生活内容、文化表达和传播手段,进一步提炼、升华、传播和弘扬,使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绽放勃勃生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初中语文传统节日的考试题?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语文传统节日的考试题
新课标每个学段都强调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应当用新的生活内容、文化表达和传播手段,进一步提炼、升华、传播和弘扬,使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绽放勃勃生机。
中考四大热点:传统节日、谦辞敬辞、天干地支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传 统 节 日
1、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习俗:放鞭炮、贴春联、拜年、吃饺子
2、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又称“上元节”。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元宵节习俗: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3、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现大多和清明寒食一起过的习俗。
寒食节的来源: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封赏随其逃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4、清明节,节气清明当日,公历(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习俗: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龙舟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端午节来源: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著名爱国诗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端午节习俗: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6、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
七夕节习俗: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月饼、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
中秋节习俗:吃月饼,赏月。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
重阳节习俗:登高、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
9、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即十二月廿九或三十。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迎新。
除夕习俗:守岁,北方人风俗大致一致,过年包饺子、蒸馍等等;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团圆饭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