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记重聚特辑中英双字字幕(17年后老友记主演重聚)
ally|作者
朴素的树、如欢|编辑
《FRIENDS》|图源
今天,壹心理想跟大家聊聊“治愈系朋友”。
就在昨天,《老友记》回归了!
时隔17年,六主演终于重聚。
一切都还是熟悉的样子。
莫妮卡的紫色公寓,中央咖啡馆的橘色小沙发,熟悉的背景音乐。
6人见面,一开口,熟悉的感觉就回来了。
玩问答游戏的他们,再现各种名场面。
罗斯雇乐队到瑞秋的办公室唱歌;
瑞秋写了18页信,还是双面的,让罗斯连夜看完;
楼下的怪老头,一开口还是你们欠我一只猫和一份松饼;
泪目。
1994到2004,《老友记》的十年,有我们最羡慕的生活。
也有我们最向往的友谊。
都说朋友是我们自己选的家人。
好的朋友,不仅能彼此疗愈,也能彼此成就。
相遇陪伴,疗愈每个人的孤单
对瑞秋来说,《老友记》就像是她的个人成长史。
最开始的她,娇生惯养,只知道跟爸爸伸手要钱,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连婚姻也是被安排好的。
结婚当天,她选择了逃婚,投奔好友莫妮卡。
穿着婚纱,慌乱紧张的样子,像极了一只迷路的小鹿。
她给爸爸打电话,努力解释着“逃婚”:这是我的人生,这是我的决定。
可强势的爸爸并不理解。
甚至威胁断掉她的经济来源时,她悲伤、无措。
可莫妮卡安慰她说:这是好事,你独立了。
大家还纷纷鼓励她去找工作,自力更生。
她剪掉信用卡后,莫妮卡说了那句经典台词:
“欢迎来到现实世界,它糟透了,但你会喜欢的。”
是啊,这就是现实。
婚事砸了,和父母闹掰,没有了经济来源,未来一片迷茫。
在最低谷的时候,是这群朋友,给了瑞秋最大的支持。
之后,瑞秋从咖啡厅服务员做起,学着独立。
他们十年不离不弃的深厚友谊,也正式开始了。
不管发生什么,他们都在一起。
在人生或脆弱、或担忧、或紧张、或高光的时刻,他们身边一直有彼此的陪伴。
如果问,《老友记》治愈了你什么?
最多的答案一定是:孤单。
我一个朋友,是“留守儿童”。
小时候生病,哭着说想妈妈。
奶奶给爸妈打电话,爸妈却说:工作太忙了回不去,我们也不是医生,给你们多打点儿钱吧。
她哭得多了,奶奶就骂她,没人疼还这么矫情。
去年,她阑尾炎住院,一个朋友知道了赶去看她,责怪她不早告诉自己。
她笑着说:跟你说了有什么用啊,你又不是医生,还得请假。
她朋友说:我能陪着你啊!再说,你都这么难受了,我请假算什么。
她眼泪一下子掉下来了。
她说: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陪伴就是爱。
《老友记》里,每个人都不是顺风顺水。
但每次痛苦时,没有一个人钻牛角尖,溺在痛苦中出不来。
这就是陪伴的力量。
无论多难,你都知道:
有人关心你,在意你去,愿意花时间陪你。
就像《老友记》的片头曲《Ill be there for you》。
他们不会缺席你生命的任何一个重要时刻。
有了陪伴,世界就不是黑暗的了。
吵架-治愈,永远不离不弃
《老友记》中,爱情有分分合合,友情也历经过重重考验。
钱德和乔伊就有两次。
第一次,钱德吐槽乔伊:送了自己一个土爆了的手镯。
那个手镯,是乔伊“挣大钱”后买的。
买了两个,跟钱德人手一个,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他以为钱德跟他一样喜欢。
可是,他被嫌弃了。
那一刻,乔伊非常受伤:原来,你是这么看我的,原来在你心里,我是这样的。
他搬出两人住了多年的公寓,跟钱德变得疏离。
第二次,钱德爱上了乔伊的女友凯茜,而凯茜也很喜欢钱德,两人情不自禁接吻了。
乔伊发现了钱德的“背叛”后,非常生气,选择了冷战。
所有的关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可避免会遭受冲突、失望和挫折。
甚至基于当事人的内疚或生气,双方闹掰。
《老友记》也不例外。
但所幸,钱德选择了努力修复关系。
为了挽回乔伊,他愿意接受乔伊的任何惩罚。
百般请求之下,钱德被罚睡在箱子里,不能说话。
在凯茜来跟钱德告别,说自己选择离开,以免两人反目时。
为了遵守乔伊的惩罚规则,钱德也一言不发。
只在凯茜离开时,用一只手指告别自己的爱人。
努力修复关系时,钱德他也不知道,能不能修好,会不会被原谅。
但他还是尽力去做。
因为他希望乔伊好受一些。
庆幸的是,乔伊原谅了他。
自体心理学认为,我们持续一生都需要他人的回应,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当别人的回应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我们会失望、挫败。
就像小时候,孩子满心期待父母的安慰和鼓励,结果却是被责骂。
事后,也没有任何道歉和安抚。
这些失望和挫败没有被修复,就变成了真正的挫折、创伤。
相反,如果父母试着去理解孩子的失望和担忧,并做出了弥补,那这个挫折被修复了。
在自体心理学中,这个挫折就是“恰到好处的挫折”。
这样的挫折,对成长是有好处的。
不仅仅是与父母,朋友关系也是一样的。
每一次关系出现裂痕,如果能及时被对方修复,那么,我们对关系、对自己都会越来越信任。
友情,也会越来越稳固。
《老友记》中的六个人并不总是其乐融融。
因为吃饭闹不愉快;
因为出门互相指责;
因为爽约吵架冷战;
吵到激烈时,还互相揭短,大打出手;
甚至在重大节日不欢而散。
但每一次吵完,他们都会和好如初。
一次次的吵架-修复中,让他们更懂得珍惜彼此。
好的关系,不是没有冲突,而是经历了所有的冲突,还坚定地在一起。
弥补童年遗憾,在疗愈中成长
六个人中,菲比是童年最凄惨的一个。
母亲自杀、继父进监狱,从小就颠沛流离。
有一次,菲比说起小时候没有自行车。
她很羡慕街对面女孩的自行车,粉红色、挂着流苏、系着铃铛、印着小雏菊。
莫妮卡问,那她会让你骑她的单车吗?
菲比说,不,她只是把她的箱子送给了我。
很心酸。
暖男罗斯惦记了这件事很久,买了一辆一模一样的粉红自行车,送给了菲比。
在他心里,“每个人都应该有第一辆自行车”,
童年没有体验过的快乐,别怕,有朋友帮你实现。
知乎上一位网友,学了心理学之后,开始向内探索,学着自我满足。
她来自一个多子女家庭,从小被忽视,家人甚至记不得她的生日。
看到别人生日时的热闹,她很羡慕。
长大后,她会在自己生日时,给自己买大蛋糕,买各种礼物,补偿自己。
但总有一种凄凉感。
朋友发现了她的心事,偷偷给她举办了一个生日party。
很多人带着礼物来参加,告诉她:欢迎你来到这个世界。
那一刻,她感到真正被疗愈了。
我们总强调要爱自己,但其实:别人的爱,也很重要。
自体心理学认为,人终生都是在深深地互相依赖,互相需要。
人心理上的“活着”,必须依赖外界他人的回应和支持。
完全自我满足,是一种幻想。
听菲比说小时候的事,罗斯很生气“那真的太不公平了”。
是啊,凭什么别的孩子都有,你没有?
这时候,菲比的委屈,真正被看到了。
很多痛苦,就是要在关系中被看见,被理解,被满足,才会消失。
在朋友们来参加生日party的那一刻,知乎网友说:
自己一直以来的信念——“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不被欢迎的”,粉碎了。
人生没有什么遗憾了。
《老友记》就是这样,6个人彼此支持,彼此治愈。
最后的最后,他们都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富家女瑞秋,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情,进入时尚圈,还生了个女儿。
她学会了承担责任,变得强大又温柔。
没有安全感,习惯逃避亲密关系的钱德,也终于打开心结,跟父母和解,并且与挚爱走入婚姻。
罗斯,这个从小被偏爱,较真,脆弱而固执。
经历三段失败的婚姻,开始正视内心,成了一个更有担当好男人,好爸爸。
苦难最多的菲比,一直渴望找到家人,大家一次一次的陪伴后,终于敲开了她亲生父母的门。
当然,最后她也找到了新的家人—爱人麦克。
只爱美食和撩妹乔伊,单纯而幼稚,但他也有温暖靠谱的一面。
得知菲比”怀孕“时,他不忍心对方成为”单亲妈妈“,选择了求婚。
而莫妮卡,这个从小被父母忽略、深陷身材自卑的女孩儿,一直要强,最后也释怀了。
他们的成长中都有缺失,还好,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
不管你是什么样子,都有人陪在身边。
他们每个人,都在朋友这里,得到了偏爱和治愈。
朋友,是人的第三条腿
很多人问,不是原生家庭决定人的一生吗?朋友的作用,有这么大吗?
当然有。
心理学家科胡特刚开始研究自体心理学时,认为:人的发展,要满足两种需要。
一种是镜映需要:被接受,被认可,尤其是在重要他人面前。
比如父母一遍遍地向孩子表达,“你真棒”、“你真可爱”。
孩子才会感受到自己是厉害的、好的。
另一种是理想化需要:有一个很厉害的人,他会保护我。
孩子受伤时,他知道:我的爸爸很厉害,妈妈很厉害,我是受他们保护的。
此时,他就比较有安全感,能好好地应对伤害。
有人把这两个需要,比喻成人的两条腿。
两条腿稳固,人就可以行走自如。
后来,科胡特发现了第三种需要,也至关重要:
孪生需要。
指的是人需要体验到,有人跟我是相似的,有共同的感受。
这种体验主要产生在兄弟姐妹及朋友、恋人中。
科胡特认为:人从出生到死亡,都需要体验到这种相似的感觉。
就像参加活动时,被分到同一个小组的人,会更亲近一些。
因为相似,所以容易被理解,所以更有归属感。
而这种归属感,在《老友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每个人,都切切实实参与到了其他人的生命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在这个团体中,他们自己对彼此的重要性,也更确定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自体心理学家认为:
如果一个孩子,早年遭遇了创伤,比如镜映失败,理想化挫败,那么,他对孪生需要的渴求就会放大。
所以,童年不幸的人,会更需要朋友。
孪生需要,就像人的第三条腿,或者一根拐杖。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六个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治愈。
好的友谊就是这样,在你虚弱的时候,我们一起抚慰你,支撑你,做你的拐杖。
通过朋友这根拐杖,让自己的腿更有力量。也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即使最终不再那么依赖拐杖。
但这个拐杖的意义,永远在。
没有完美的朋友,只有完美的友谊
很多人感慨,生活中很难有这样的朋友。
可能是因为,他们太渴望太渴望完美的“拐杖”了。
事实上,《老友记》这六个人,都不完美。
莫妮卡强迫症,龟毛;罗斯较真;乔伊傻傻的;瑞秋公主病;菲比怪怪的;钱德说冷笑话……
但这些缺点,从不影响他们对彼此的爱。
也许,友谊最好的样子就是:
我容忍你的缺点,并依旧爱你。
彼此赋能,彼此成就,真诚付出,不计较回报。
完美的友谊需要双向奔赴,让大家成为各自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恋人或许会来来去去,但朋友是一辈子的。
告诉Ta,你想对他说的话。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资料:
自体心理学导论/(美)彼得 · A. 莱塞姆(Peter A. Lessem)著;王静华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107.10
Jessica Benjamin (1990).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7S(Supplement):33-46
Amanda, K. (2015), Feeling at Home, Belonging, and Being Human: Kohut, Self Psychology, Twinship, and Alienation. Int. J. Psychoanal. Self Psychol., 10:378–389
Koichi, T. & Amanda, K. (2012), The Many Faces of Twinship: From the Psychology of the Self to the Psychology of Being Human. Int. J. Psychoanal. Self Psychol., 7:331–351
- The End -
作者简介:ally,二级心理咨询师,伴侣咨询师,专栏撰稿人。擅长亲密关系、情绪管理等,愿意倾注所有温柔,给你停下来的理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