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摄像技术和摄影技术(数字摄影机有多厉害)
布光是电影摄影创作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从早期黑白默片中人像和场景照明惯例的形成,到彩色胶片出现后大量使用的彩色光效,不同时期的电影都有着属于所处时代特点的光影效果。
本文将目光聚焦于当下由于使用数字摄影机而给电影布光带来的改变,从电影中的人像布光和场景布光中体会创新之处。
自然的肤色
在人像布光中,数字电影大多继承了胶片中常使用的布光方法和观念,以三点布光法为基础,并根据影片整体的风格来决定人物光效的特征。
使用数字摄影机拍摄对人像布光的影响依旧与肤色的表现有关,如果说胶片已经具备了展现正常人物肤色的能力,那么通过利用数字传感器捕捉光线以及感知色彩的能力,能够使人物的肤色呈现地更加自然。

数字摄影机的传感器可以捕获到人眼无法感知到的红外光线,有摄影师特意使用红外线为角色布光探索新的光源下对人物面部的影响力。《谢里》(Cherry,2021)中是一部讲述患有战后创伤应激障碍的影片,谢里从战场回到女友的身边之后,精神的创伤让他开始通过吸毒麻痹自己,最终毁灭掉了自己的生活。
影片中谢里和女友艾米丽二人状态和关系的变化是故事叙事的主线,在二人少年时期刚刚相爱时,摄影师尝试探索人物面部细微的变化来表现艾米丽真实的情感状态,
使用只有摄影机才能识别的红外光线为她打光,由于在拍摄现场人眼无法识别红外线,这种效果只有通过监视器才可以看到艾米丽的脸庞微微泛红,以此来表现她此时内心地兴奋。

这种红外光线给人物面部带来的独特的表现力离不开数字摄影本身独特的影像获取方式。
在谈到数字摄影机对于肤色的表现力时,摄影师史蒂芬·菲伯格曾说过:“RED 摄影机拍摄人脸时会捕捉到许多面部的瑕疵,所以在拍摄时习惯使用反弹的柔光或者格栅来柔化光源。”
虽然整体上来看数字电影与胶片电影在为人像布光时没有太多本质上的差别,但是数字摄影机在表现这种角色面部细微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上更有优势,为摄影机捕捉人物的情感变化提供了便利。
从模拟夜色到真实夜色
与场景布光有关的发展与改变更多地只涉及到了摄影棚和实景拍摄之间的转化,而有关如何为夜晚实景进行布光,一直以来是电影摄影布光的重要议题。

夜景是许多电影叙事中必不可少的场景,但是由于夜晚的照度通常很低,曾经一段时间内如何为实际的夜景布光一直是个难题,在电影发展历程中创作者们总在不断尝试各种技术手段来展现夜景,努力在技术的局限和艺术创意之间寻找平衡。
从胶片摄影到数字摄影,夜景的布光方法和效果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1、模拟夜色
在数字摄影机出现之前,人们通常使用各种摄影技术来模拟出印象中的夜景效果。
电影诞生初期,通常使用色彩来象征黑夜。早期黑白胶片的感光度很低,夜景通常是在全日光的情况下拍摄的,在后期洗印胶片时使用着色法对夜景和日景进行区分。

在色彩的选择上,通常使用蓝色染料对需要呈现为夜晚的场景进行上色,被火光照亮的室内场景一般则使用红色染料,这种通过着色来区分场景的方法在19世纪20年代被广泛使用,完全以黑白效果呈现的电影反而比较罕见。
随着声音的引入,着色工艺开始变得罕见,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用于着色的染料会影响胶片对于声音信号的记录,导致现场录音的质量变差。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着色法对于电影场景的特征只是一种象征的表现方法,与随着声音的到来而建立的审美现实主义的新标准并不相符。此后,人们才转为通过布光的方式来表现夜景,出现了各种模拟夜景的方法。

在早期黑白电影当中,主要通过增加画面中的阴影范围和光照对比度来表现黑夜的整体视觉感受。
在为画面中的物体或者人物进行布光时,依旧以体现光线的“造型性”为原则,大部分的夜景中的灯光只用来打亮前景中的人物或者景物的轮廓,以此来将人物和画面的前后景分离。
后景会使用各种小型灯具来营造画面的纵深感,同时在镜头前配合使用柔光镜对画面整体进行柔化来模仿月光的效果。
在影片《一夜风流》中,大量使用这种方法来营造出浪漫的夜景效果。摄影师使用一个正面的主光照亮埃莉(Ellie)来减少人物面部阴影,使埃莉的脸部看起来更柔和,同时强烈的背光为人物的轮廓提供高光,柔光镜的使用为高光带来了额外的光彩。

这种高光同时也可以让画面的亮部和暗部的过渡更加柔和,表现出人们对于浪漫夜晚的主光感受。这种方法是在30年代浪漫爱情剧的最常用的夜景布光方法。
这种基于光线造型作用的夜景布光方法一直沿用到了早期的彩色电影中,主要利用光线不同的色温的光线来表现夜晚,
在《乱世佳人》的夜景中,通常使用高色温的灯光模拟月光来勾勒人物的轮廓,使用同色温的补光使画面变得柔和。这些早期经典的夜景布光方法,至今仍在沿用。
除了上述利用光线造型作用营造夜景的视觉感受外,在拍摄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还经常使用日拍夜的方式来拍摄夜景外景,在拍摄过程中需要配合摄影滤光镜的使用来过滤暖色的光线并降低曝光,布光时则要刻意模拟出在夜晚才有的光照感觉。

70 年代前由于胶片的感光度还不足以在一般夜景照度下曝光,大量的彩色电影使用此种方法来拍摄夜景。在《音乐之声》中,朱莉离开豪宅并走到湖边的场景就使用了日拍夜的方法。
摄影师在湖的对面布置了一排大功率的白炽灯泡,用来模拟成夜晚公园里的照明灯,同时用来提升画面整体的亮度作为场景的底子光。这些灯的功率很大,足以盖过原本的太阳光,并能够在水面上投下美丽的倒影,给人一种凉爽的夜色的感觉。
在后期胶片洗印过程中,为胶片降低一档曝光,使得画面中的颗粒更加细腻色彩更加扎实,虽然在画面中可以看到背景中山的轮廓,但也会给人感觉故事是发生在月色下。
这种夜景拍摄方法对于前期场景的选择和布光、以及后期胶片洗印时的曝光控制都有较高要求,如果取景时不慎将晴天的白云拍入画面,或者是前期画面过亮产生大量噪点,都会影响到对夜景效果的呈现。

随着彩色胶片的感光度越来越高,已经能够在真实的夜晚下拍摄,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夜景布光方法:使用大功率镝灯或者柔和的气球灯作为场景主光来模拟月光或天空光,画面中的人工光源大多使用低色温的暖色用来和夜色进行区分。
为了使画面更有深度和层次感,通常会在画面的后景中放烟,并从逆光的角度将空气中的烟雾颗粒照亮。
从根本上来看,这种方法还是通过光线来营造出人们心目中的夜景感受,更多的是一种“概念”性的夜晚,与我们生活中的真实夜色还有很大差别。直到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使用数字摄影机进行拍摄,电影中的夜景才开始变得不一样。

2、真实夜色
数字电影中的夜景不同以往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现在电影布光多使用逻辑光源,避免了无依据光源的人造感。
另一方面主要是数字摄影机对于暗部光线的敏感性为夜景拍摄时打破常规的尝试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许多电影创作者通过简化夜景中大量的人工照明来呈现不同于以往的黑夜。
大卫·芬奇的影片《十二宫》是当时好莱坞第一批众多使用数字摄影机进行拍摄的影片之一,由著名摄影师哈里斯·萨维德斯担任摄影指导。
整部影片的照明风格遵循了自然、真实的原则,对大量的无逻辑的造型光做了省略。

影片以国庆节庆祝活动的宏伟航拍镜头开场,然后切换到从汽车上拍摄的一个横移长镜头,汽车穿过灯光昏暗的郊区,正在庆祝的酒吧、玩耍的孩子和星星点点的烟火点缀了平凡的场景,这个开场镜头迅速确立了影片整体的基调与夜晚有关,画面大部分景物处于阴影之中,但同也保留了大量的细节。
在拍摄时只对房屋门前和花园中使用了小型钨丝灯泡作为逻辑光源进行照明,所有房屋内部没有任何灯光,在镜头移动结束时,摄影机的左侧放置一盏20k的镝灯来勾勒整个场景的边缘,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光源,当这对情侣把车开到无人的郊外时,使用一盏泛光灯模拟路灯来拍摄汽车内的夜景,在画面远处布了另外一个10k的镝灯作为场景远处街道的灯光。

影片中的大量夜景都对传统的夜景布光做了简化,对光源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依据的是环境中的已有光源,最大程度上保持了真正的夜晚的感觉。
《猎杀本拉登》是另一部近年来对夜景效果的呈现有最大突破的影片。该片记录了对本·拉登长达十年的追捕,以及2011年在巴基斯坦进行的秘密猎杀行动,拍摄的地点和情节决定了影片场景会处于两种极端的光效之中:
一种是中东地区日景的刺眼光线,画面中会有大量高光;另一种是突袭行动的夜晚,没有任何多余的环境光照,画面照度极低。
为了能够捕捉到光比如此之大的动态范围,摄影师格雷格·弗莱瑟使用有较大宽容度的爱丽莎摄影机进行拍摄,为突袭的夜晚布光时,在院子上空的脚手架悬挂了两个灯箱,每个灯箱中放置 24 个Kinoflo 荧光灯管,使用柔光布对灯光进行柔化,用来模仿夜晚月色下昏暗的顶光,创造出了一种“零人工光照的假象”。

当从院子进入到室内时,使用一些小型 LED 光源和火光作为逻辑光源来引导观众的视线,除此之外没有使用其他任何的人工照明。影片以此种方式呈现了完全不同于日拍夜或者有大量人工光源的夜景效果,给人带来一种真实的夜晚观感,令人印象深刻。
除此上述两部影片外,由迈克尔·曼执导的《借刀杀人》《迈阿密风云》《公众之敌》等影片中,都利用了数字摄影机对低照度下的光线更敏感的特点,在拍摄夜景时仅仅利用环境中的现有光线进行拍摄,只有在演员特写镜头时才对面部进行补光来减少噪点,完全摒弃了以往对夜景进行刻意布光的观念。
(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