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镜头记录家乡日益变化(他的镜头下满屏都是城市记忆)

他用镜头记录家乡日益变化(他的镜头下满屏都是城市记忆)(1)

陈德冰,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遂宁市摄影家协会顾问、射洪市摄影家协会艺术总监。反法西斯战争作品《怒海狂潮》在影院公映;多部摄影作品先后入选澳门《今日西藏》主题展、第44届纽约摄影学会国际摄影展,2016中国—意大利中国文化交流展等国内国际大赛和巡展;《溪流-Stream》《化妆盛会》等作品先后获意大利摄影杂志Oasis自然国际摄影大赛勋带奖、四川省第十四届摄影艺术展铜奖等荣誉。

胆子大 用一套房钱买了一套相机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大片油菜花已悄悄“上线”,遂宁开启“最美”模式。

他用镜头记录家乡日益变化(他的镜头下满屏都是城市记忆)(2)

油菜花

射洪摄影家陈德冰也正忙碌着将往年拍摄的照片上传。“特殊时段,不要出去给国家添乱了。”说话时,头上的自然卷给66岁的老人增添了几分活泼。

作为原射洪川剧团舞台技术师,陈德冰曾以为,这份工作要干到退休。然而上世纪90年代,全国文艺团体普遍不景气。在这种大背景下,陈德冰遂停薪留职到西藏拉萨去打拼。也是在那个时间段,热爱生活的他逐渐喜欢上了摄影。1997年底,他用3万元购置了一套佳能相机——按照当时物价,这笔钱已经足够他在射洪城区买一套房了。

他用镜头记录家乡日益变化(他的镜头下满屏都是城市记忆)(3)

灯光下的父女

让陈德冰郁闷的是,连续跑了数次拉萨的新华书店,也找不到一本合适的摄影书籍,他只能自我摸索学习。直到偶然在朋友店中看到被别人落下的《大众摄影》,他开始“厚着脸皮”央求射洪的朋友,邮递《人民摄影》《大众摄影》等专业杂志到拉萨,拉开了他长达20余年的摄影序幕。

心思定 记录小城居民生活百味

行走三山五岳,拍尽天下美景,这是不少摄影家的毕生“修行”。陈德冰恰好相反——2005年开始,他就“宅”在家乡搞摄影了。

此前,他也曾多次到西藏等地拍摄秀丽风景。然而他很快发现,自己拍过的风景,同行也拍过。“花那么多金钱与精力,拍出来的照片却雷同,太浪费了。”痛定思痛后,陈德冰决定“宅”在家乡射洪拍摄:“我对这里熟悉,一定能拍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他用镜头记录家乡日益变化(他的镜头下满屏都是城市记忆)(4)

渔夫

他拍过文艺演员雨中表演的照片,突然而至的暴雨不曾熄灭她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情;也曾步行半个小时,深山里拍只有三个学生的升旗仪式,孩子的清澈双眼里是对祖国炽烈的热爱;当他人视线对准射洪的哥尹德洪时,他用镜头记录其家人到英雄牺牲地缅怀的泪水……他还拍过一年四季的射洪,桃花的艳,腊梅的傲,每一张都展现城市最美的姿态。

这些传到网上的照片,把更多人的目光引至射洪。尽管极少出射洪,陈德冰的名字在摄影圈,大火了。

有创意 以万张飞鸟图制成特殊电影

2007年,城市生态恢复,涪江边的红嘴鸥回来了。拥挤的摄影人群里,陈德冰也是其中一员。然而他发现,画面又开始千篇一律。

看着这些驰骋天空的红嘴鸥时而俯冲入水,时而上升飞入蓝天,这位在创新路上孜孜不倦的摄影家,又有了“新想法”。

2015年,电影《怒海狂潮》在射洪上映。这部以红嘴鸥为主角、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和宏大的冲击力,在上映后得到热烈反响。电影创作人陈德冰历时六年,拍摄数万张射洪照片,从中甄选出2000余幅,编辑制作成了这部极具创意的艺术影片。

这在摄影圈成了一段传奇的故事,陈德冰却并未时刻记在心上。“摄影师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和创意”——这成为他强调的话题。而正是这份坚持,他的多部摄影作品先后入选第44届纽约摄影学会国际摄影展等国内国际大赛,《溪流-Stream》等作品获意大利摄影杂志Oasis自然国际摄影大赛勋带奖等荣誉。

如今,宅在家中的他,期待着疫情早日结束,好带着自己的相机,继续拍摄美丽多彩的射洪。(全媒体记者 胡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