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海之王郑和(航海先驱郑和)

  郑和下西洋,大家都听说过。作为一个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身世充满了神秘色彩,他是哪里人呢?他下西洋到底出于什么目的?一个太监怎么逆袭成航海家的?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郑和。

世界航海之王郑和(航海先驱郑和)(1)

  “春到人间景异常,无边花柳竞芬芳。

  香车宝马闲来往,三保太监下西洋。”

  这几句诗,讲的就是郑和。从明永乐三(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下西洋(今南洋一带),历经了亚洲、非洲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过非洲东部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抵达时间早半个世纪。每次下西洋,都有两万多随员,两百多艘大船编队航行,去的时候,船队带着大量的装备与礼品,像节日游行一样隆重;回来的时候,船队又像个庞大的杂技团,装满了各种奇禽异兽。

  以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郑和下西洋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了不得的壮举。但这么伟大的航海家出身却非常卑微,郑和起初是一名战俘。

  战俘——太监——大航海家,这中间发生过哪些故事呢?

  我们先来讲讲郑和的身世。

  传统评书中有一个关于郑和的神话故事。刘伯温向皇帝推荐郑和下西洋,皇帝问原因,刘伯温说:“臣观天文,察地理,知人间祸福,通过去未来。臣观此人,若论他的身材,正是下停短兮上停长,必为宰相侍君王;若是庶人生得此,金珠财宝满仓箱。若论他的面部,正是面阔风颐,石崇擅千乘之富;虎头燕颔,班超封万里之侯。又且是河目海口,食禄千钟,铁面剑眉,兵权万里。若论他的气色,红光横自三阳,一生中须知财旺;黄气发从高广,旬日内必定迁官。”

  万岁爷可就问了,此人面相这么好,怎么就做了太监呢?

  刘伯温说:“只犯了些面似橘皮,孤刑有准;印堂太窄,妻子难留。故此在万岁爷的驾下做个太监。”

  后来又有神仙跟皇上说:“三保太监是上界天河里的蛤蟆精转世,他的性子就是不爱高山,不喜旱陆,见了水就是他的家,所以下得海,征得帆。”

  当然,现在我们一听,就知道这是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不足取信。郑和其实是云南昆阳人,就是现在的晋宁。他本姓马,叫马和,小字三保。郑和的先祖叫赛典赤·赡思丁[1],是元朝一个很著名的大贵族,随着成吉思汗四处征战,立过很大的军功。赛典赤·赡思丁原为不花剌人。不花剌是哪儿呢?就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赛典赤当年是成吉思汗的将领,后来当了云南行政平章,相当于今天云南省省长,所以整个家族就定居在了云南。

  郑和这一家人是非常虔诚的伊斯兰信徒。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朝拜过伊斯兰的圣地麦加。麦加在沙特阿拉伯,据说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就诞生在这里,所以麦加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城。凡是朝拜过麦加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名字上加两个字,叫“哈只”。所以郑和的父亲就叫马哈只。

  郑和的父亲生了六个孩子,郑和有四个姐妹和一个哥哥。

  《明史·宦官传》对于郑和的家世介绍只有很简单的一句话:“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后来永乐年间,有个叫李志刚的礼部尚书与郑和的私交很好,郑和就请他为自己的父亲写墓志铭。《故马公墓志铭》中,提供了郑和家族的一些信息。

  这么看来,郑和应该是名门之后啊,哪儿谈得上卑微呢?一个官宦之后怎么就成了太监呢?

  各位别忘了,郑和是大元朝的功臣之后,到了大明朝,那还能有好?!

  郑和出生在元、明两朝交接的时期,改朝换代的动乱年代。据说郑和的父亲就是死在战乱之中,郑和很小的时候就被俘虏,不但失去了亲人,还被人阉割,送进皇宫做了宦官。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十来岁的年纪,还是个孩子,就成了战俘,家破人亡,身体又受到损伤,心中的痛苦,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郑和从一个达官贵人家的公子哥儿,一下跌落成了最被人鄙视的太监。

  就在这时候,郑和抓住了他的第一个机遇:燕王朱棣。

  朱棣是谁?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皇子。郑和被人从云南送到南京受宫刑,一大帮小宦官被集中起来统一发配,郑和被分到蓝玉、傅有德军中历练了几年,又被分配去伺候燕王朱棣。从此郑和就留在朱棣府中,成了朱棣的近侍。

  郑和聪明伶俐,办事牢靠,朱棣对他非常信任,将他作为心腹培养。不但教他文化知识,燕王府的一些书籍也让他任意翻阅。这为郑和将来七下西洋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储备。

  史书记载,长大成人后的郑和,“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没有半点儿寻常太监猥琐柔弱的样子。传说有相面先生评价他“虎头燕颔,铁面剑眉”,是“兵权万里”之相。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朝里出了大事!朱元璋逝世后,将皇位直接隔辈传给了孙子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

  作为叔叔的朱棣,心情可想而知。

  建文帝登位不久,就开始削藩,朱棣本来就蠢蠢欲动,建文帝一削藩,这算是直接踩到朱棣脚上了,燕王朱棣把心一横,要造反!夺皇位!

  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公开反叛建文帝。在朱棣夺权的靖难之役中,郑和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为燕王立下了汗马功劳。建文元年(1399),征北大将军李景隆,趁朱棣出征永平城之际,领兵五十万围攻北平。形势危急之下,北平城中的妇女、燕王府中的内侍都被动员起来参加守城作战,郑和也是其中一员。

  李景隆没能攻下北平,朱棣得知后迅速班师,双方在郑村坝展开大战。北平城中的军队也“鼓噪而出”,夹击李景隆,将其彻底击溃,朱棣取得了对建文帝的第一次重大胜利。这一次郑和可露脸了,尽管他当时还是个年仅二十八岁的小伙子,却在守城和击破李景隆的两场战役中“出入战阵,多建奇功”,给朱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棣登基之后论功行赏,赐郑和“郑”姓,将他升为仅次于司礼监太监的“内官监太监”,官居正四品。

  当初的小战俘马和,从此正式改名叫郑和。

  永乐元年(1403),郑和从道衍和尚(姚广孝)皈依佛教,受“菩萨戒”,法名“福善”。

  姚广孝可不是普通人,他是明朝著名的大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燕王朱棣最重要的谋士。燕王造反、“靖难之役”都是他一手策划的,因为他是个和尚,每天都穿着黑色的僧衣,时人称之为“黑衣宰相”!

  姚广孝少年时在苏州剃度出家,法名道衍。他早年曾游览嵩山寺,相士袁珙遇见他后,大为称奇,对他说:“你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是刘秉忠一样的人!”洪武十五年(1382),明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姚广孝以一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从此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

  “臣奉白帽著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姚广孝当时偷偷对燕王说:“我送您一顶白帽子。”“王”上加“白”,便是“皇”,姚广孝这话的意思就是:您听我的,就可以当皇帝!

  燕王朱棣决定起兵之时,突有暴风雨来临,将王府的檐瓦吹落在地。风吹落瓦在当时被视为不祥之兆,朱棣不禁变了脸色。姚广孝不慌不忙地说:“这是吉兆啊!飞龙在天,风雨相从。王府的青瓦堕地,这预示着王府要换上皇宫的黄瓦了。”

  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朱棣依计而行,果然顺利攻下南京,登基称帝。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竟然大获全胜,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朱棣因此对姚广孝十分敬重,交谈时管他叫“少师”,从不直呼其名。朱棣希望姚广孝蓄发还俗,姚广孝不肯。朱棣又赐他府邸、宫女,姚广孝一概不接受,他住在寺庙中,上朝时穿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后来姚广孝到苏湖赈灾时,将朱棣赏赐的黄金全部分发给了宗族乡人。

  这么一个传奇人物,居然能成为郑和的师父,可见郑和的地位之高、影响之大了。

  永乐三年(1405),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出使中国南海以西的国家和地区。

  朱棣为什么要派郑和远航西洋呢?朝廷那么多文臣武将,怎么单单选中一个宦官执行这么艰巨的任务呢?

  让我们来看看,郑和都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

  先说郑和的军事能力。

  郑和曾被朱棣任命为“钦差正使总兵太监”,正使就是外交大使,这已经很高贵了,而郑和还兼着“总兵”,就是说他是领兵出去的,不仅仅是带一个代表团出去游历。郑和麾下,有都指挥二人、指挥九十三人、千户一百零四人、百户四百零三人,总旗与小旗的数目不详。郑和管辖的舰队拥有两万七千多名士兵,在当时绝对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海上武装力量。

  郑和第一次航行时,在苏门答腊南部的旧港,遇到了一个叫陈祖义的海盗头子。陈祖义是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本来是广东潮州人,洪武年间犯了罪,举家出逃,当了海盗,盘踞在马六甲海峡,鼎盛时期手下曾有好几万海盗。后来陈祖义到了渤林邦国当了一个将领,国王去世后,陈祖义便拥兵自立,成了渤林邦国的国王。

  身为国王的陈祖义曾向大明朝纳贡称臣。不过他纳贡的方式独特又野蛮:贡船出发的时候是空船,一路劫掠过去,抢到什么,什么就是“贡品”;回程的时候再一路抢掠回来,两边都不落空。

  日子长了,陈祖义连明朝使臣的船队都敢抢了,还袭扰、攻陷过五十多座明朝沿海城镇,朱元璋龙颜大怒,悬赏几十万两白银要他的脑袋。

  旧港地处马来半岛和印尼群岛各港口之间航线的枢纽位置,所以郑和下西洋,第一枚要拔掉的钉子就是陈祖义。船队抵达旧港后,郑和先派人去招抚陈祖义,陈祖义纵横海上多年,压根儿就瞧不起郑和这个新手。他想从郑和船队狠狠捞上一票,于是先假意接受招抚,暗中调集数千海盗,准备偷袭郑和船队。

  旧港当地华侨向郑和密报了陈祖义的阴谋。郑和在军营历练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在郑和看来,陈祖义的这点儿阴谋完全是小伎俩。陈祖义“来降”之时,郑和便抢先包围了海盗船只,利用火器的优势打乱海盗部署,最后一举生擒陈祖义。之后,郑和又率舰队与陈祖义的残余势力在旧港外海、棉花屿、阿鲁洋展开了三次大战,两个月不到,就消灭了五千多名海盗,俘获战船七艘,还把陈祖义当国王用的两枚铜印也缴获了。当年九月,郑和返回南京,将陈祖义“献俘阙下”,朱棣亲自下旨将其斩首。

  自此,东南亚的海面宁静了很长一段时间。

  如果说抓捕陈祖义还算处理大明朝自己的国事,那么在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旅途中,与锡兰国展开的就是一次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了。锡兰国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是郑和下西洋的必经之地。锡兰国是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涅槃的地方,到处是佛教圣迹,佛寺里供奉着佛祖的佛牙和舍利子。郑和奉旨前往供奉着佛牙和佛舍利的寺庙布施,一次就献上黄金千两、白银五千两、绸缎五十匹、金铸莲花六对,还有铜香炉、香油、宝幡、花瓶、灯烛等诸多物品不计其数,并立下御制布施碑。

  但是锡兰国国王亚烈苦柰儿却非常贪婪残暴,看着这么多好东西进了寺庙,眼珠子都绿了。郑和回程途中船队停靠锡兰山国,亚烈苦柰儿便打算劫了郑和的船队。

  亚烈苦柰儿先将郑和骗进都城,同时调兵五万,进攻停在港内的郑和船队。郑和生性机警,率领两千亲兵进城的途中,发现情况不对,立即向港口方向撤退。可是,亚烈苦柰儿已派人用巨木堵塞了道路,船队那边是回不去了。郑和冷静地分析了战局,认为既然亚烈苦柰儿派大军进攻船队,国都必然空虚,于是,他决定突袭锡兰国都城。

  郑和一边派人从小路秘密潜回船队,通知副使王景弘奋力抵抗,千万不要让敌人得手;一边率领两千明军,“由间道急攻王城”。结果,郑和率领明军攻破了都城,生擒了亚烈苦柰儿和他的家眷,以及不少当地的贵族显要。领兵打劫船队的将领听说明军回攻都城,赶忙下令撤兵回救。郑和的军队乘胜杀了个回马枪,又把劫船队的敌军打得溃不成军。

  锡兰军队只得向明军投降了。

  郑和带着亚烈苦奈儿和几个重要官属回到南京,又一次“献俘阙下”。

  关于如何处置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亚烈苦柰儿,大明朝众臣异口同声,“皆请诛之。”朱棣却说了一句牛气万丈的话:“蛮夷禽兽耳,不足诛。”就把他放了。

  但亚烈苦柰儿的国王也当不成了,锡兰国民众另外推举了国王,从此锡兰世代臣服于明朝。

  这两次战斗,说明郑和的确是难得的将才。在敌众我寡、被动应战的不利局面下,郑和沉着冷静、指挥有方,海战、陆战都打得很漂亮。明帝国的这支船队像是常驻海上的“维和部队”,尽情展示了大明的国威,“由是西夷畏威怀德,莫不向化矣”。

  除了军事能力过硬,郑和的管理能力也很强。在当时的条件下,率领一支全世界最庞大的舰队万里远航,其危险性和困难程度都远远超出我们今天的想象。船队一旦驶出领海,便不可能得到国内的任何帮助,全靠主帅指挥,一切都要随机应变、当机立断。那么多的人和船怎么安排?怎么保障船员的供给?水手生病怎么办?这些都需要特别强的统筹和管理能力才能摆平。

  咱们先来说郑和是怎么管这些船的。

  他把这两百多艘船,按不同用途,分为宝船、战船、粮船、水船、马船。六十多艘富丽堂皇的宝船,体形巨大,是当时世界上尺寸最长、容量最大的船舶。每艘船身长一百五十八米、宽十六米,载重量可达一千五百至两千五百吨;桅杆长十余丈,铁锚高近一丈,每只重达三千多斤。尤其宝船中郑和的座船,更是富丽堂皇。宝船外表豪华壮观,里边金碧辉煌,从船头至船尾,排列着官厅、穿堂、库司、头门、仪门;上层有书房、聚堂,中层有宫室、餐室,雕梁画栋,象鼻挑檐,整座船就像一座一应俱全的宫殿。郑和在这里会见沿途各国的王室成员、政府要员、华侨头领,洽谈商贸往来。

  粮船负责承运口粮,水船装载淡水。粮船和水船是整个船队的后勤保障,是全体人员的生命之船。郑和使团每次奉命出海,往返需要两年半至三年时间,海上续航,有时数月至半年不泊岸,即便登陆一些岛国,国贫民穷的小岛也很难提供补给。所以船上所有人员的口粮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的储备。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带了两万七千多人,每人每天消耗口粮一斤半,一天就要耗粮四万一千斤。

  郑和还专门研发建造了大型水船,最大水船可装足够一千多人一年的用水量。郑和出海一般备足全体人员一年的用水量,若以每人每天餐饮、卫生需要消耗两千克淡水计算,整个船队一年需要用水大约两万吨。可以说郑和主持建造的这些粮船和水船的规模就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马船有多种功能,主要负责运输载货。比如盐、酱、茶、酒、烛等船员的生活必需物资;对外贸易所用的陶瓷、丝绸、铁器、铜钱、金银等深受海外人民喜爱的物品;还有与各国广泛交流、增进友谊,为首脑、王室、达官贵人带去的价值不菲、富有特色、门类齐全的国礼,这些东西都要装载在马船上。

  不光要带出去很多货物,还得带回来不少新东西呢。郑和使团访问沿途各个国家,各国首领争相进贡,其中有不少珍禽异兽:马林迪送的麒麟(实际是长颈鹿),斯里兰卡赠送的狮子,印度赠送的大象,还有一些亚非国家朝贡的千里骆驼、金钱豹、花福鹿等,这些也都需要马船的运载。

  咱们再看郑和的人员组建。

  船队中不但水手、海军、翻译应有尽有,还按照150:1的比例为船员配备了军医。此外,还有专门负责对外交流的官员、维修船舶的技工和观测天文气象的专业人员,就连动物饲养员、炊事员、唱戏的演员也一应俱全。

  从船的分类、人员配置安排、船队管理,到七下西洋与沿途各个国家的外交策略,全部依靠郑和的智慧、才干和经验。所以说,郑和能从一个小小的战俘,变成后来的大航海家,跟他自己的聪明才智是分不开的。

  朱棣能选郑和去下西洋,除了看中他能力超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郑和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背景。

  前面我们说了,郑和是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幼年就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成年后他改信佛教,据传,郑和还信仰道教,尤其崇敬海神天妃娘娘(妈祖)。我国沿海一带的渔民及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崇信天妃娘娘,把她作为海上的保护神供奉。郑和的多元宗教信仰使得他更具包容性,能够更好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

  郑和的先祖是“回回人”,郑和长得“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就是说,郑和长得浓眉大眼,五官非常立体,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就是一个外国人长相。这样的相貌出使海外,人家看见他也不觉得有隔阂,好沟通。

  郑和父亲与祖父均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各位想想,在元朝,没有飞机、高铁,云南与麦加之间是千山万水的阻隔。到圣地麦加朝拜,放今天来说,就是从云南走到沙特阿拉伯去,也差不多跟唐僧取经一个难度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去的,不光是物质上要有保障,还要求朝拜者对沿途的各个国家、文化都要熟悉,还得有超乎寻常的毅力。以那个年代的眼光看,郑和的祖父和父亲可以说是见过大世面的人,郑和从小耳濡目染,对远方异域、海外各国的情况,也比较熟悉。郑和小时候曾因自己的家庭出身吃尽了苦头,但是现在,家庭出身反而成了郑和的优势。

  郑和能够获得明成祖朱棣那么深的信任,也绝非易事。成祖雄才大略,他能看上的都不是一般人。其实,早在下西洋之前,郑和已在东洋有过一番作为了。正因为他在东洋屡建功业,才能得到朱棣的赏识,成为船队领导人的不二之选。

  明朝建立前后,倭寇猖獗,明太祖朱元璋一怒之下,断绝中日交往,实行海禁。朱棣夺得帝位后,希望四海宾服,便试着开放海禁。谁想到让日本浪人钻了空子,倭寇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在中国沿海的渔村烧杀淫掠,而且愈演愈凶,有时官军都不能抵挡,百姓更是避之不及,纷纷逃难。

  永乐二年(1404),郑和督师十万从桃花渡(今浙江宁波附近)东渡出使日本。根据《明史·戎马志》记载,郑和下东洋主要做了两件事。

  第一,晓谕明成祖旨意:“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

  第二,“许以贸易”。双方签订《堪合贸易条约》,“堪合”就是明朝颁发的执照签证。日本人可以与明朝进行“朝贡贸易”。中国的丝绸、瓷器、书画、资财等,尽可以通过“合法途径”交易到日本去,而非“野蛮打劫”地拿走。

  这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并非天皇,而是室町幕府第三任将军——足利义满,眼见明朝大队人马押送着大量宝物到访日本,将军便也不在君臣礼仪的虚名上较劲儿,象征性地杀了二十多个海盗浪人,将首级送给大明使者,接受了明朝封号、金印、冠服等,表示臣服,并且按属国的名分向明朝皇帝呈递国书。

  郑和带着二十多个倭寇首级和“臣服表”回国交差。通过郑和的外交活动,大明朝和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签订了贸易条约,“不战而屈人之兵”,朱棣大为满意,从此更放心郑和,屡次对他委以重任。

  最后我们来看看,郑和历尽艰险,七下西洋,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历来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后世经人们考察,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主要有三个目的:

  一、“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二、加强官方贸易。

  三、寻找建文帝(朱棣的侄子朱允炆)的下落。

  靖难之役中,南京陷落,宫中起火,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建文帝“为僧遁去”。《明史·郑和传》则直截了当地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朱棣是从自己侄子手里抢来的皇位,现在侄子不知所终,还把象征正统皇权的玉玺也带走了,朱棣日日心里不安,就担心哪一天朱允炆再次带着玉玺出现,一呼百应,来个复辟。所以朱棣才会派从小就跟着自己的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前两个冠冕堂皇的原因都是幌子,“找建文帝”才是成祖命郑和下西洋真正的目的。

  郑和可以说是圆满地完成了朱棣交付他的航海任务。中国在海外的威望不断提高,凡船队所到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派遣了使节到中国朝贡,一派“万国来朝”的繁荣景象。虽然没有找到建文帝,但也一直没有关于建文帝的任何消息,眼看朝局逐渐稳定,朱棣也慢慢安下心来。

  这时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如此重要的一个功臣,为什么后世的记载不多?

  那么多宝贵的航海资料,都去哪儿了呢?

  郑和在历史中被“隐去”,其实是一些人有意为之。

  明成祖朱棣去世后,原本就反对遣使出洋的大臣们便群起而攻之。在这部分臣子看来,下南洋花了数十万银钱,只带回来些奇珍异宝,这是标准的劳民伤财。因此明仁宗继位后,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皆停止……各处修造往下番海船,悉皆停止”。

  直到成祖之孙,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想起祖父当年“万方玉帛风云会,一统山河日月明”的盛况,才再次派三朝元老郑和出使西洋,但这已是强弩之末了。

  1433年,六十三岁的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远航途中,不慎在印度的古里(今卡利卡特)染病,死在了航海途中。海上气候炎热,不可能将遗体带回中国。部下只好将郑和就地埋葬,将他的头发、靴帽带回中国,宣宗将其赐葬于南京牛首山南麓。

  也有人猜测,其实郑和未死,他在海外假死,只是为了追随先父的脚步去圣城麦加。郑和多年来对朝廷效忠,几次下西洋,都是为了寻找圣城麦加。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

  郑和去世三十多年后,有人向明宪宗说起当年郑和下西洋的事,皇帝于是下诏向兵部索要郑和航海的有关资料。兵部车驾郎中刘大夏事先将这些资料藏了起来,兵部尚书项忠命手下入库,查找了三天也没找到。项忠很生气,库房中的档案怎么会找不到呢?

  站在一旁的刘大夏说:“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花费了数十万银钱,死了上万军民。虽然弄了一些奇货异宝回来,但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呢?这样的‘弊政’,我们做大臣的一定要直言劝阻。即使那些档案还在,也要把它们毁掉,以免再生祸根。何必还追究它们在哪里呢!”

  一番话说得项忠如梦初醒,连连称是。

  看来,郑和下西洋其实留下了不少档案资料,只不过后来被扣上了“铺张靡费”“劳民伤财”“弊政”等罪名,官方史书中对郑和的记载自然少之又少,评价低之又低了。

  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之时,年事已高,朝中反对他下西洋的舆论也越来越多,他自己也预感到这次可能会有去无回,所以在最后一次出发之前,郑和以立碑的方式,留下了自己一生航海事业的记录,给历史和后人一个交代。郑和不仅在太仓天妃宫刻立了《通番事迹记》碑,还在长乐天妃宫刻立了《天妃灵应之记》碑。一碑两刻,分立两地,这也蕴含了郑和的良苦用心:太仓在苏州,离南京近,石碑易被发现遭损毁;长乐在福建,遥远偏僻,石碑更容易长期保存。一旦一碑被毁,还有一碑。

  正如郑和预测。《通番事迹记》碑原碑已经不知所终,只在文献中留下碑文。而《天妃灵应之记》碑虽未载入文献,实物却被保存了下来。今天我们了解到的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大多来自当初郑和留下的这些石碑。

  两碑既立,郑和安心踏上了西去的航程,两年后,他为国殉职,客死异邦。

  郑和死后,曾随郑和远航万里的船队驶回江苏太仓刘家港,永远地停泊在了那里,当年恢宏的宝船再也没有扬起过风帆,船只慢慢地在港湾里腐朽、霉烂。郑和下西洋的史料,也被人为地抹去了许多。但郑和传奇般的个人经历和丰功伟绩不会被遗忘。从富贵公子到卑微的战俘太监,再到战斗英雄、大航海家,把这么一手烂牌打得这么精彩,郑和其人的确了不起!

  注释:

  [1]《元史·赛典赤·赡思丁传》说:“赛典赤·赡思丁,一名乌马尔,回回人,别庵伯尔之裔,其国言赛典赤,犹华言贵族也。”这里所说的“回回人”,是在蒙古军队西征期间,迁徙到我国来的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人以及改宗伊斯兰教的基督徒、犹太人。他们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学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布在我国各地,他们被称作“回回人”。

本文选自《捡史》作者:郭德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