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邓州花洲书院里面是什么样子(爱上南阳让很多湖南人神往的邓州)
一位在南阳工作的湖南岳阳人
每次回老家都被人问起
邓州花洲书院什么样?
相隔四五百公里
为何岳阳人会对这里
念念不忘?
今天
我们带您走进花洲书院
探寻两地之间因一篇旷世名作
跨越千年的渊源
花洲书院始建于宋代庆历年间,总占地面积200余亩。是北宋名臣范仲淹所创建,因建在风景秀丽的百花洲畔,故称花洲书院。名闻天下的《岳阳楼记》就成书于此#爱上南阳 #南阳 #邓州 #花洲书院 #本地新闻 (制作:周阳 编辑:陆杨 审核:王笑荷 禄远鹏)
花洲书院
始建于宋代庆历年间,总占地面积200余亩。是北宋名臣范仲淹所创建,因建在风景秀丽的百花洲畔,故称花洲书院。
公元1045年
范仲淹因主持庆历新政受阻
自请知邓州
在这里
他坚持“求民疾于一方 分国忧于千里”的理念
体察民情孜孜民事
办学兴教许民同乐
范仲淹到任邓州时
百花洲上的亭台多已废圯
他曾吟诗叹曰:
南阳有绝胜,城下百花洲。
谢公创危亭,屹在高城头。
尽览洲中秀,历历销人忧。
作诗刻金石,意垂千载秋。
我来亭早坏,何以待英游。
遂按其家乡苏州的园林风格
整治百花洲
重修览秀亭
建嘉赏亭、菊花台
又在附近的城头上修建
春风阁、文昌阁
使百花洲成为了宛南盛景
百花争窈窕,一水自涟漪。
洁白怜翘鹭,优游羡戏龟。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
并在百花洲畔
修建了书院
范仲淹此后常在书院执经讲学、
在春风堂以文会友、
在百花洲与民同乐
百花洲
百花洲,是邓州的一方盛景。在宋代是官府的后花园,是只能达官贵人去的地方。范仲淹到邓州后,常在此与百姓同乐,志书上称之为“许民同乐”。一个“许”字改变了百花洲的性质,使百花洲成为了老百姓游玩的地方。
进入花洲书院院门
第一个院落是山长室和教习室
(也就是校长办公室和教师办公室)
其后就是春风堂
这里是范仲淹讲学的地方
讲堂以“春风”命名
源于“宣圣春风”的典故
范仲淹当年常于公余之暇
到书院执经讲学
这里也是《岳阳楼记》诞生之处
庆历四年(1044年)春
滕宗谅(字子京)
被御史中丞不断上奏参劾
致其被贬知岳州
到任后
滕子京不计个人荣辱得失
以国事为重,勤政为民
知岳州一年
便使岳州“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修筑防洪长堤、重修岳阳楼等
受到百姓称赞
岳阳楼建成之后
滕子京遂写了封
《与范经略求记书》
派人送给了在邓州的范仲淹
介绍了岳阳楼的重修情况
同时还附《洞庭秋晚图》一本
因改革失败而失意的范仲淹
阅览了
《求记书》和《洞庭秋晚图》后
想起了自己与滕子京的遭遇
为了激励遭到贬哲的滕子京
也为了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于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
在春风阁
写下了千古名篇
《岳阳楼记》
在《岳阳楼记》中
范仲淹借景抒情
高度概括了
做人之道和为官之本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体现了范仲淹
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博大胸怀
而两句话所体现的
那种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的精神
在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范文正公祠
范仲淹在邓州任职三年,使邓州百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百姓为纪念范仲淹的功德,在他调离邓州后,便为其建立了生祠,范公去世后更名为范文正公祠。
花洲书院从宋代至明清
累圯累修
办学不断
自2002年始
花洲书院开始了
历时三年的全面修复
2014年
更扩建了二期工程
如今的花洲书院
由三部分组成
中轴线上是书院的主体建筑
左侧是以范文正公祠
为主的纪念性建筑群
右侧是百花洲公园
一派江南园林风范
这里也是邓州的
重要名胜古迹和廉政教育中心
花洲书院不仅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书院建筑之庄严和恢宏,也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文化与建筑风格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和物证。
来源:南阳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