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箭阵的真实水平(威震匈奴的秦国名将)
近日,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长城》在全国各地上映。上映以来,虽然口碑两极分化,但票房一路高升,上映仅四天票房已累计达超过5亿元,着实火得一塌糊涂。
这不,连勇哥都按捺不住,要来蹭一蹭这个热点了。当然,勇哥不讲电影,只讲点与长城有关的历史故事。
历经数千年风吹雨打,如今依然屹立于北方的万里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在人们的心目中已升华为民族精神和意识。那么,当初长城是谁修建的呢?修建长城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们且从头说起。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齐国,统一六国。但是秦始皇还来不及高兴,因为这个初生的帝国,很快就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
匈奴善于骑射,凶悍无比。他们趁中原混战之机,不断骚扰北方各国。特别是在秦国统一之战中,他们乘机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到秦国首都咸阳的安全。
秦始皇不干了。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出一名大将,率领30万部队攻打匈奴。
蒙恬率部与匈奴骑兵在黄河一带进行了交战。令人意外的是,以步兵为主的秦军,竟然轻轻松松地就击败了矫勇善战的匈奴骑兵,将他们赶出了整个河套地区。匈奴骑兵被迫撤退700里,从此不敢南下进犯。
蒙恬赶走了匈奴骑兵后,奉命镇守北疆,保护大秦帝国的北大门。有意思的是,秦始皇还派长子扶苏跟在蒙恬身边。扶苏已被秦始皇内定为继承人。由此可见,秦始皇对蒙恬的信任和器重。
在镇守北疆的10多年里,蒙恬还干了一件足以流芳百世的事情——修筑长城,以此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滋扰。这座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山尼县),东止辽东(今辽宁省),蜿蜒一万余里,所以人们又称为“万里长城”。
长城不是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长城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其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形成一张严密的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很明显,长城在冷兵器时代所具备的军事效应是不言而喻的。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长城巩固了边防,保障了帝国的安全,中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其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当然,在秦朝之后的历朝历代,一直到明朝,都陆陆续续修建长城。我们现在所看到保存完好的长城,大部分都是明朝修建的。但是,我们还是不应该忽略蒙恬所做贡献。
但是,蒙恬这位对国家和民族作出极大贡献的功臣,却不幸死于政治斗争。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出巡途中。在权臣赵高的扶持下,秦始皇次子胡亥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以捏造的罪名将扶苏赐死。随后,蒙恬因为与扶苏的密切关系,受到牵连,也遭胡亥赐死。
蒙恬对前来赐死的使者说:“我家三代人为秦国出生入死。我统帅有30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如果要背叛谁也挡不了。但我不会这么做,因为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
使者也很无奈地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陛下。”【资料扩展:少年英雄 16岁杀死清军统帅僧格林沁 后被凌迟处死】
蒙恬长叹一声,吞药自尽。世上再无威震匈奴700里的一代猛将。【资料扩展:此国主动归顺中国 却遭乾隆残忍拒绝 中国错失一次强大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