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传统礼数,婚后的民俗礼仪
新婚三日内庙见、谒舅姑(一般即新婚次日),新娘始得加入夫宗,婚礼才正式结束此后,新娘“执妇工”,入厨房,操烹饪之事以孝敬父母,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结婚的传统礼数,婚后的民俗礼仪?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结婚的传统礼数,婚后的民俗礼仪
新婚三日内庙见、谒舅姑(一般即新婚次日),新娘始得加入夫宗,婚礼才正式结束。此后,新娘“执妇工”,入厨房,操烹饪之事以孝敬父母。
新婚第三日,一对新人回女方家,这就是三朝回门或回门,也叫归宁,俗称拜门、请女婿、走头趟、行拜门礼。虽然约定俗成,但古时候,女方还是会以书相约。新郎需备回门礼,也叫送三朝、上门礼,以谒见女方父母及房头,礼物各地风俗有差异,现在从简,也有直接红包替代的。到达后,女方家鸣爆竹,新人从大门入。中午女方家设宴,叫回门宴、回筵,款待女婿和亲属,这一天新郎最大,请上座的时候就不要客气了。一般情况下,这天新郎不留宿,日落前须赶回家,毕竟新房不能空。告辞时,新郎应对岳父母行跪拜礼,岳父发红包,叫回郎礼,岳母会拿只鸡让带回。倘若留宿,新人当分床睡。
农村婚礼一般安排在腊月,接下来就是辞年。辞头年,女婿得下血本,房头少的,一头猪足够,要是房头多了,估计就是两头猪的底了。
这一年的春节,到女方家拜年,辞节。岳父家及各房头都要设宴接新客,依旧爆竹声声,走大门进入,此后,就随便了,不响爆竹,想走哪门就哪门。辞头节,红包也是要注意的,要比其他姑爷多封些。
同理,第一次端午、中秋,红包也得多表示下,此后每年的一年三节,那就随大家了,这样不至于造成亲戚间的尴尬场面或闲言碎语。而女方家的红白事业,如生日、嫁娶、忧丧,按亲疏远近,各依规矩。
孩子出生,要到岳父、舅子等亲戚家报喜,记得带上礼物哦。进门前先响爆竹,进门要恭喜岳父、舅子等等。三朝、满月、百日、周岁,设宴请客,当然,也可以有选择性的办酒席,比如三朝和满月选一个,百日现在请客的基本没有了。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少不了人情往来,礼金是个永远避不开的话题,这里简单介绍下送礼、回礼、还礼。
送礼的额度,和地域、亲疏、关系等相关。例如农村有本村、本组、本族之分,本族又有五服之分,本村又有关系不同之分。地域、亲疏的不同,有行市参照,关系不同,需要个人把握。送礼的封包笺,要按规矩写清楚。
回礼是一些亲戚的送礼,不能全收,所以在酒席结束后,要返回一部分(我老家叫起献)。主要是舅、姑、姨等亲系,本族是不用回礼的。有个特例,那就是结婚的时候,媒妁是好友,他送礼了,得收,不能退,所以回礼就是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一般回媒妁,至少加一半,甚至翻倍。
还礼是礼尚往来的表现。比如你结婚别人送100元,等他结婚,你要高升一点,送120元,当然也有不加的,但不能少于他之前所送的金额。
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送礼可以不受,收了就不能退。若非远道,送礼宜早不宜迟,尽量避免酒宴当天送礼(我老家叫仰面礼)。喜事错过,可以补送,有礼不怕迟。丧事错过,就不能补,否则主家会黑脸的,千万切记。送礼的时机,根据和主家的关系自己把握,有先邀后送,有先送后邀。
邀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请柬,一种是口头。请柬的写法也是有讲究,简单举例,对方如果是单身狗,写某某先生或女士,如果是结婚未生的,写某某双玉,如果有孩子了,写某某全福。如今的请柬大多数都是印刷好文本的,留一些空格让你去填,最后的恕不介催四字,若是请年尊者,记得要划掉。
民俗礼仪,现在大多年轻人已经不清楚了,尤其城市里,一股自由之风。在我看来,了解一下,总是有好处的,不然,碰到讲究的,可能场面就尴尬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