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的起源(各种书法的由来)

古文字

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的起源(各种书法的由来)(1)

按:上古文字,是黄帝的史官苍颉创造的。

苍颉头上长着四只眼睛,能通神明。

他抬头可以观看到奎星环曲的形状,俯身可以察看到龟甲上的纹理、鸟走过的足迹。

他广泛地采集世上众生的图象,美纹,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创造出来了文字,被后人称作“上古文字”。《孝经》援引《神契》上的记载说:“奎星掌管文字辞章,苍颉模仿各种图象才创造出来文字。

【原文】按古文者,黄帝史苍颉所造也。颉首有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孝经》援《神契》云:“奎主文章,苍颉仿象是也。”(出《书断》)

隶 书

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的起源(各种书法的由来)(2)

按:隶书,是秦时下邽人程邈所创造。

程邈,字元岑,起初任县令,获罪,始皇帝将他囚禁在云阳监狱中。

程邈在狱中集中精力,花费十年的时间研究文字。

他将小篆字形由圆缩成狭方,创造出隶书三千字,上奏始皇帝。

始皇认为改造的比较好,起用程邈为御史。

又因为当时的秦国奏事烦多,篆书难写而改用隶书。

因程邈坐过牢狱,故此称他创作的这种文字叫“隶书”。

【原文】按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邈字元岑,始为县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益小篆方圆,而为隶书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为御史。以奏事烦多,篆字难成,乃用隶字。以为隶人佐书,故曰隶书。(出《书断》)

行 书

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的起源(各种书法的由来)(3)

按:行书,是后汉隶川刘德升创造的。

行书即正楷稍稍有些变化,着眼在简便容易。

这种书法出来后,人们相互传递,很快流行开了。

王愔说:“晋朝以来,习练书法的人多数以行书闻名。钟元常就擅长行书。后来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同时达到行书的极至啊!”

【原文】按行书者,后汉隶川刘德升所造也。行书即正书之小变,(变原作伪,据明抄本改)务从简易,相闻流行,故谓之行书。王(王原作云,据明抄本改)愔云:“晋世以来,工书者多以行书著名。钟元常善行书是也。尔后王羲之、王献之,并造其极焉。”(出《书断》)

草 书

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的起源(各种书法的由来)(4)

按:草书,是后汉隐士张伯英创造的。

梁武帝《草书状》说:“蔡邕讲,从前秦朝时候,诸侯纷纷割据一方,互相争夺势力范围,因此战事频繁,插着羽毛的檄文急相传递,望着烽火台上烽烟的指示,信使骑着驿马急驰。这样,认为隶书难写,不能救急,于是草书赴急,就是现今的草书。”

【原文】按草书者,后汉征士张伯英所造也。梁武帝《草书状》曰:“蔡邕云,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羽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难,不能救急,遂作赴急之书,盖今之草书是也。”(出《书断》)

飞 白

按:飞白,是后汉左中郎蔡邕创造的。

王隐、王愔说:“飞白是由楷体变化而来的。原来是为宫殿题写匾额用的,笔势遒劲,字形轻微不满、名叫‘飞白’。”

王僧虔说:“飞白,八分字轻书而成。李邕在鸿都门,见匠人用蘸着白粉土的扫帚刷写匾额而受到启发创造出来的。”

【原文】按飞白者,后汉左中郎蔡邕所作也。王隐、王愔并云:“飞白变楷制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劲,文字宜轻微不满,名为飞白。”王僧虔云:“飞白、八分之轻者。邕在鸿都门,见匠人施垩帚,遂创意焉。(出《书断》)

八分书

按:八分,是秦朝时上谷人王次仲创造的。

王愔说:“王次仲在古文字的范围内,改造字形,去掉难写难识的笔划波势而成。”汉章帝建初年间,又将隶草改作楷书,字形八分见方,称为标准楷书。

始皇帝得到王次仲改革后的文字,见其字形简略,紧急时用它来书写,很是方便。

他特别高兴,派使臣召见王次仲,三次召见王次仲都不到。

始皇帝大怒,命手下人将王次仲逮捕,用槛车押到咸阳。

途中,王次仲化作一只大鸟展翅飞去。

【原文】按八分者,秦时人上谷王次仲所作也。王愔云:“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始皇得次仲文,简略,赴急疾之用。甚喜。遣使召之,三征不至。始皇大怒,制槛车送之,於道化为大鸟飞去。(出《书断》)

汲冢书

汲冢书,是魏安厘王时,卫郡汲县的一个农夫,从一座古墓中得到的。

蘸漆书在竹简上面,字形象蝌蚪,杂写经史,与现今的版本校验,有很多地方不一样,也有很多地方相同。

这个农夫叫彪淮。

【原文】汲冢书,盖魏安厘王时,卫郡汲县耕人,于古冢中得之。竹简漆书科斗文字,杂写经史,与今本校验,多有异同。耕人姓不。(不字呼作彪,其名曰淮,出《春秋后序》《文选》中注。)(出《尚书故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