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文化打卡(春节民俗之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日。古代相传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在造出了六畜之后,女娲终于在初七造出了人。
那么,正月初七民间有哪些习俗呢?
南方吃七宝羹
既然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那就要吃点好的庆祝一下。于是民间有吃春饼、摊煎饼、吃七宝羹、捞鱼生、吃面条等习俗。
其中,七宝羹是我国广东、福建等地的特色食物,它是用七种蔬菜和米粉做成的羹,各地选取的蔬菜略有不同,但都有个好意头,能寓意吉祥如意、兴旺发达,比如葱代表聪明,芹菜代表勤劳,芥菜代表长寿,等等。
民间认为在人日食用七宝羹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虽然从科学角度来讲,有点夸张,但七宝羹富含膳食纤维,确实可以解春节大鱼大肉的油腻,减轻胃肠负担。
戴人胜、赠花胜
正月初七这天,汉族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李商隐在《人日即事》一诗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说的就是戴人胜这一习俗。
这一天,人们还会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登高怀友
人日也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的“宠儿”。在人日这一天,人们喜欢登高、赋诗。而从诗作中,我们又能窥见人日的特质。
一个是思乡怀友。比如,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薛道衡有《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另一个是祈寿。比如,李适《人日大明宫应制》写道:“林香近接宜春苑,山翠遥添献寿杯”。今天香港还有人日“食寿包”的习俗。
打工人“逗利是”
虽然正月初七是人日,但打工人却要开启营业模式。不过,好在广东有“逗利是”的传统,能稍稍缓解一下节后综合征。
“逗利是”在粤语中是“讨要红包”的意思。在广东,春节期间,小孩可以向长辈“逗利是”,结婚的要向没结婚的派发“利是”。开工后,员工也可以向上司“逗利是”。大家组成大队,浩浩荡荡逐层“扫楼”,发现“目标人物”,一拥而上,这样的现场喜庆又热闹,惹得外省网友分外眼红,纷纷要求将这一传统推广到全国。
出品:南方都市报新媒体事业中心编辑策划部
统筹:胡群芳
创意:刘兰兰
设计:金国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