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风俗的特征(壮族地区为何仍旧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和风俗)
本文系作者文英聊舞蹈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壮族俗尚重交际,敦礼节。进入近代以后,他们仍旧保持这种古老的传统和风俗,并屡获称赞。民国时期的记载说:“居民于交际方面颇称厚道,如喜事彼此请酒;丧事互相吊慰;每逢佳节,亲友间咸以轻微礼物相送;遇有较远之戚友到家,或止宿,或暂留小饮,从无有恃滑头政策客来而主不顾者。不肯薄于交际,亦习俗使然也。”在日常的社会交往和酬酢庆吊中,人们十分注重礼仪,讲究规范。如在称呼方面,对年长者不能直呼其名。有子女的男女,依其长子(女)的名字被称为“某某之父”或“某某之母”;有孙的老人,依其长孙(孙女)的名字被称为“某某之公”、“某某之奶”。
壮族的古老传统
就连未曾生育的夫妻之间也不能直呼其名。在土司地区,百姓要依据土官、官族及其他统治阶层的身份和地位来使用尊称;自称亦须谦卑。又如在待客方面,人们都十分真诚热情。“客至不问,揖入门即坐,吸烟或鸡黍以待,远方投宿者不拒”。一些地方对于远方的来客,不仅主家盛筵相待,“邻友亦轮为鸡黍之约”。在日常交往中,“无论贫富通常以自有之土产及饼饵之属往来酬酢,以表情愫。”一些地方的壮族有以槟榔为敬的习俗,“婚姻、庆吊均以槟榔为礼”,“凡有交际,亦以槟榔为先”。平时无论是婚丧大事,还是病灾远行,百姓之间都会周急尚义,缓急相通。
少数民族用槟榔祭祀祖先
进入近代以后,尤其是清末民国以来,由于社会变化的加快和西方文化的传播,壮族地区的社会交往出现了一些新的方式和类型。在城镇及其近郊,随着一些新式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的产生,人际间的交往逐渐发展为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爱好等更为广泛的领域,各种新型的报告会、酒会、舞会、庆典仪式等开始成为新的交际场所和聚焦点。如:在从前,民众间除了寒暄以外,只谈一些与生产生活有关的事情;民国时期实行村、街民大会制度以后,有不少群众也踊跃参加政治、教育的讨论了同时随着教育面的扩大和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壮族知识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新型的社会活动中。
壮族舞会
在清朝灭亡和土司制度废除以后,人们之间的称谓和礼俗也有诸多变化,表明等级差别的称谓礼仪逐步取消,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近代壮族的社会娱乐一般于年节举行,主要集中在两个季节。一个是春节,这是一年中最为吉庆的日子,人们纵情欢庆尤以初一和十五为甚,“民众娱乐,以元旦、元宵为盛”。另一个是歌圩,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每当春季,各乡村均有歌圩,值歌圩期,人群麇集,男女互唱山歌,是日各户休息工作,相率逛游为乐”。近代壮族社会娱乐的这种季节性特点,与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
壮族歌圩节
广大农民群众终日劳作,不敢稍休,只有在新年农闲时才稍有余闲,借以行乐。其他如中秋、元旦(1月1日)、国庆(10月10日)等,各地虽然也有一些娱乐活动,但规模不大,参加的人数不多。在社会娱乐的形式方面,也以传统项目为主,包括舞瑞狮,挂龙灯,放爆竹,唱歌,演壮剧、师公戏和彩调剧,抛绣球,抢花炮,比武,赛棋等等。这些娱乐活动有的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有的是向汉、侗等民族学来的,有的是在近代形成和创造的。在这些娱乐活动中,唱歌、演壮剧和师公戏最有特点,广受欢迎。
壮族师公戏
其中唱歌是壮族人民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娱乐形式,千百年来久盛不衰。由于唱歌在近代壮族社会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人们从少时即开始学习唱歌,能歌善唱者往往受到人们的尊崇。除了在节日里举行大型歌会歌圩外,近代壮族在喜宴、祭神及劳动中,也常唱歌。清及民国政府当局虽屡禁壮人集会唱歌,壮人好歌的习俗至今未衰。在近代壮族社会中,另一种比较流行的娱乐项目是表演戏剧,包括壮剧、师公戏和彩调剧几种。壮剧和师公戏用壮语演唱,故又称“土戏”。
壮族人民唱山歌
土戏不仅流传广,而且种类很多,如壮剧即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云南壮剧几大类,它们在壮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彩调剧是从汉族民间移植过来的曲种,常根据情况用西南普通话、粤语或壮语演唱,因此有时又与其他一些汉族戏剧合称“粤剧”、“白话剧(戏)”。壮剧、师公戏和彩调剧都是19世纪中叶以后才在壮族地区形成和流传开来的。清末、民国时期,随着学校教育的普及和社会改革的推广,壮族地区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主流文化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