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为什么有英歌舞(你知道潮汕英歌舞的由来吗)
海丝潮馨 英歌盛世
在潮汕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存在着这样一种民间舞蹈
它历经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吹打,
演变成今天各种流派和样式,
娓娓诉说着来自上古民众的崇拜和信仰。
这种舞蹈的名字就叫“英歌舞”。
英歌舞名字由来
英歌舞不仅仅是一种舞蹈,作为一种民俗,它同文物景点一样,沉淀了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蕴涵着深厚的文化精神和民族心态。而人文和历史正是英歌舞形成之源。
相传明嘉靖年间,有一个潮阳人叫陈大器,他是由东道监察御史,他从山东带来“英歌”,但未能查到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
但据主修《潮州府志》的清顺治潮州知府吴颖的《潮州风俗考》中载:“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挝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秧歌的“秧”的潮州读音与“英”字颇相近,由于在民间辗转流传,久而久之,便可能转化为“英歌”。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英歌舞所唱内容是歌颂梁山泊好汉,歌唱他们的英雄事迹,即为“英雄之歌”简化而成。而所说的“因歌”、“莺歌”皆因与潮汕音相近或相同而得。
英歌舞历史溯源
关于英歌舞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从祭孔的仪式中得到启发:有人说是受戏曲舞台上所演的梁山泊好汉的故事影响,从舞台搬向广场,从少数演员的舞台演出化成群体性的广场表演;也有人认为是受农村游神赛会传统节日摆花灯屏或纱灯屏和赛桌等的启发而演变来的,甚至还有外江戏说、少林寺说。但相比较而言,“及时雨”说、秧歌说和傩舞说这三种说法较为合理。
及时雨说
明清初绍兴名士张岱《陶庵梦忆》书中“及时雨”一节,说:“壬申七月,村村祷雨,日日扮潮神海鬼。余中扮水浒……三十六人,个个呵话,臻臻至至,人马称女足而行。……”从中看出,这是一种包含舞蹈成份的化装游行活动。求雨为什么要扮水浒,张岳说可能是因为水浒英雄的大哥宋江的绰号“及时雨”。
秧歌说
即指英歌舞由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鲁西的的历史“柳林秧歌”脱胎而来。因为潮汕英歌与上述两类“秧歌”,从舞蹈语汇所体现的内容、舞蹈阵势的表现形式及其舞蹈表演的程序,都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所以有人说英歌舞是由山东逐步经安徽(安徽形成了打花鼓形式)再经福建莆田一带传入潮阳的。莆田一带建国后仍有唱英歌,这已被证实。
傩舞说
英歌由古代傩舞进化而来。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的隗芾教授曾说:“英歌是英雄的赞歌之意,与内容正好相得益彰,但仅把英歌舞追潮为表演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是不够的。其实这是流,而不是源。因为水浒故事至今不过五六百年,而从英歌舞所反映的宗教意识和艺术特征上看,它正是由古代傩舞进化而来。”
隗教授认为,英歌舞崇拜田元帅,这是青蛙图腾崇拜的遗存,与水浒英雄故事毫不相关;英歌舞中除几位主角被赋子水浒英雄名字外,大部分无名,脸谱是鬼脸,多显凶煞之气,可见其主要为驱鬼逐疫之用;它主要在农村中表演,至今仍被邀入家中,各个角落跳一遍,直接目的是驱除恶疫病疬之鬼,祈求平安;引舞者现在的身份是时迁,手中舞蛇用以指挥,其实这蛇就是古傩礼中祭祀者所持的茅苇长鞭,用途是鸣鞭驱鬼。舞蛇开路,功用正与鸣鞭同;
现代英歌舞中的时迁,脸谱为黑白鬼面,并不按戏剧中的三花脸画谱。英歌舞演员有的在衣背后画交叉的双剑,这也是古傩礼中用桃木剑驱鬼的遗存;英歌舞演员配合的动作发出各种声音,有时是尖叫,这是仿鬼叫的遗存;英歌舞后棚队中有一对戴面具的老人,称“伯公伯妈”。这正是傩礼中傩公傩母的遗存。
本文摘自《潮汕文化报告》(胡兴荣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英歌舞——似锦繁华何日返》一文。作者:何爱君 黄嫒燕 何津梅 苏萍 林秀彬 郑海帆,均为汕大新闻学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