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好时节这些小常识一定要知道(岁交春难得夕交春也难得)
今天(2月4日)中午11时14分立春。俗话说:“百年难逢岁交春。”“岁交春”是指大年初一逢立春,是很难得的日子。而“夕交春”也很难得,今年就逢“夕交春”——除夕遇上立春。
让我们看看有趣的“立春”时间点和风俗。
立春图
有意思的“立春”时点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表示着冬去春归来。单就一个“春”字,春天的气息已扑面而来。冰雪融化,草芽萌动,花枝孕蕾,劳动娱乐,春天以它特有的形质铺展开来。
而立春的时间很有意思。立春一般在2月3日到5日之间,2月4日立春最最常见,3日、5日比较罕见。离我们最近的2000—2016年,这17年全部是在2月4日立春,2018年也是2月4日立春,今年也是2月4日立春。只有2017年是2月3日立春,而上一次3日立春发生在1897年,距今已120年。最近这20年没有碰到2月5日立春了。而1900年—2000年,这一百年统计显示,立春只有2月4日和2月5日这两天,没有2月3日。
更难得是“岁交春”,就是大年初一立春。民间认为岁交春很吉利,这一年会风调雨顺。民谚云:“百年难逢岁交春。”岁交春很少见,遇上很不易。1992年辛未羊年,2月4日立春,恰好是大年初一,是“岁交春”。92年以前出生健在的人都赶上了,是很幸运的。
除了“岁交春”外,“夕交春”也很难得。“夕交春”就是除夕这天恰逢立春,就像今天这样。这样的日子本世纪才会出现三次,一次是今天,下一次将出现在2057年2月3日,再下次是2076年2月4日。
关于立春时辰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古时候,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令会带着本地的士绅名流去土地里挖个坑,然后把羽毛等轻物放到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羽毛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立春是一个时间点,也是一个时间段。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说立春五日,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有趣的立春风俗
(1)送春牛
汪曾祺先生在文章《岁交春》中,就记述了他的故乡高邮送春牛的情形:“立春日有穷人制泥牛送到各家,牛约五六寸尺许,涂了颜色,有的还有一个小泥人,是芒神······送到时,用唢呐吹短曲,供之神案上,可以得一点赏钱······”推而广之,大约江南送春牛仪式都差不多。
(2)贴春牛图
有的地方是在堂屋墙上贴一幅画在黄纸上的春牛图。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过去在农村,立春时节,农民都喜欢买一本老黄历,作为劳动生活地参考。老黄历上面一般会印有“春牛图”。
(3)咬春
北方一些地方立春日要吃萝卜,谓之“咬春”。吃生菜,食春盘。《月令广义》卷五:“唐人立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立春》“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这里的生菜就是我们常吃的韭菜。而在南方则是吃春卷。春可咬可吃,有趣有诗意。
(4)戴春胜
“胜”,古时人们的一种头部饰物,有人胜、华胜、幡胜等多种形式,可用多种材料制成,其中纸制最为方便。春胜各有地方特色。
唐宋时盛行制春幡,谓之“春胜”。春幡为长条形,如凤凰展翅。妇女用乌金纸或布帛剪制成燕子、鸡、柳枝、花卉、蝴蝶等花鸟虫卉样式,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意在禳凶邪、求吉利。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大人小孩,也可把春幡戴于手臂上,男左女右,作为立春的标志。
(5)其他一些地方习俗
在山西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胸前或衣袖上。
广州地区则在立春日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陕北一些地方立春日要画红。清晨起来,在院墙、大门、粮囤、磨盘、树干上画个红十字,牛、羊、猪等家畜头上也要用朱砂画上红十字,以表示喜气洋洋、红红火火迎春到。
“春打六九头 ”,“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人们开始走出家门,去自然界寻觅春的信息。“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阳光明媚的春天就要到了,让我们敞开怀抱,迎接美好的春天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翟恒水 综合自节气网、百科网,图片来自网络)
(壹点号 节日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