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汉人是现在的哪个民族(那些消逝在风中的民族)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新中国建国以来,经过国家确认识别的少数民族达到了55个,加上主体民族汉族构成了56个民族的大家庭。
56个民族56枝花
除此之外,也有其他的一些民族没有得到确认,他们或者是汉族的分支,或者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多个部落分散形成,比如穿青人、大兴人、克木人等民族。
民族狭义上来说就是血缘关系比较亲近的一群人,他们根据血缘来判定与其他人群的区别;广义上来说民族就是文化、语言、历史等与其他人群有明显的客观上的区别的人群。
中国民族分布图
所以中国古代的书籍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也不是没有道理,一个外国人他只要遵照中国的风俗礼仪和社会习惯,那么他就是中国人,而一个华人,如果他遵守的是外国的风俗礼仪和社会习惯,那么他就是外国人或者我们所说的“香蕉人”。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以炎黄部落为主体发展出来的民族之外,周边也一直生活着许多民族,那时候可能一个部落就是一个民族,语言信仰可能都不一样,比如有以蚩尤为首领的三苗,有东夷西狄南蛮北戎,有一直寇边让中原王朝修长城防守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部落,也有建立政权的氐、羌、羯、渤海、党项等民族。
他们有的西迁,有的分崩离析,有的融入汉族,那么让我们来历数一下哪些民族最后融入到了汉族当中。
商周时期,华夏族只占据黄河中下游的部分地区,为了扩大影响力,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将姬姓诸侯和有功之臣分封到了各地为王,为偏远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知识,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发展,融合了当地的民族。
春秋封建图
比如太公望(也就是姜子牙)被封到了齐国,齐国就与当地的东莱族融合;而楚国则是吸收了周朝的文化礼仪制度形成了楚民族的特有文化,并且楚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吞并了周围的吴越及其他小民族;秦国受阻于东方,只好向西发展,吞并周围的义渠等民族;赵国武灵王胡服骑射北击匈奴、林胡、楼烦等民族,吞并白狄建立的中山国。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听信方士的谶言“亡秦者,胡也”,开始修建万里长城防范匈奴,结果掀起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导致亡国。
直到汉朝建立,中原王朝正式形成了汉民族为主体的政权,汉人英勇善战,不惧牺牲,与四周的蛮族争夺每一寸生存空间,他们坚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连曹操都要借汉室威名震慑匈奴使者
所以后世评论都发出了“故国恒以弱丧,独汉以强亡!”的叹息。
三国后期,常年的征战使得中原地区十室九空,大量的游牧民族开始内附,终于在西晋时期酿成“五胡乱华”之乱。
五胡者,“匈奴、鲜卑、羯、氐、羌”者是也,他们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政权,一时之间,中国北方地区的汉人只剩下不足百万,这时候武悼天王冉闵崛起,发布《杀胡令》,为汉民族赢得了一丝喘息之机,也为后来的鲜卑族统治者汉化打下基础。
五胡乱华
在冉闵和东晋政权的打击下,匈奴和羯民族西迁,而鲜卑、氐则慢慢融入汉族或者当地少数民族当中,羌族至今仍在四川西藏一带生活。
武悼天王冉闵
而鲜卑中分离出了柔然、吐谷浑等民族,柔然后来西迁,领地为突厥所占,吐谷浑则在唐朝时所灭,余众或并入汉族,或并入藏族。
而东北的扶余等民族建立的百济与高句丽,则在唐高宗时所灭,所有部众迁回中土,后来的高丽王朝则是以新罗人为主体建立的政权,他们是三韩部落的祖先。
唐朝中后期,传说中“白马青牛”的后代形成了契丹部落发展壮大起来,他们与鲜卑族的一支衍生出来的奚族联合在一起发展,后来建立了“辽”政权,比赵匡胤的北宋建立还要早43年,所以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俩想收复燕云十六州是实打实的侵占他国领土,辽国是被迫自卫的,杨老令公死的可真冤哪,原来以为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其实却是侵略他国领土的占领军首领。
契丹武士
契丹被女真灭后,与女真风俗大致相同,一直到女真为蒙古所灭,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历史上已无契丹这个民族,基本上在中原的与汉人同化,在草原的与蒙古人同化了。
准确来说,这三兄弟都不是汉人了
与契丹一个待遇的还有党项,他们建立的西夏政权也在历史上楞挺了189年,国祚也不算短了,最后被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所灭,余部或并入蒙古或融入中原。
西夏武士
说到同化,我想起唐朝时期有个突厥将领叫契必的,留下一支人马给李治、武则天守陵,今天陕西乾陵县姓契的约有两万余人,大部分都是当年的突厥人繁衍延续的。
到了清朝时期,满族同化了大量的蒙古族与鄂伦春等民族人口,例如叶赫等部落其实是蒙古人,只不过遵从满族的风俗习惯罢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