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联升历史(内联升发家秘诀)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
在老北京大栅栏地区,念叨最多的,当属这一句。
这口号喊得响亮,说的是老北京特别牛的几个老字号:头戴马聚源的帽子,脚穿内联升的鞋子,身披八大祥的衣裳,腰缠四大恒的银票。
今天先讲一讲极为传奇的内联升鞋店,它是如何发家的。
一、爷不爷,先看鞋
赵廷,天津武清县人,早年在一家鞋作坊学得一手制鞋技术,混得还不赖,积攒了点资本和经验,便琢磨着把生意做大。
可别小瞧这鞋店,当时可是咸丰年间,有钱在鞋店里买鞋的人可不多。鞋店类似于今天的奢侈品店。
爷不爷先看鞋,鞋子那可是身份的象征。
要说这玩身份,还就是京城最合适,遍地都是提笼架鸟的王公贵族,标榜的都是脸面。
所以,在京城开家鞋店,那最是瓷实的买卖。所以,赵廷要把鞋店开在京城。
▲前门大街
二、内廷款儿,荣贵范儿但京城的鞋店也不是只有一家,要想混出个头面,得有清晰的定位。
赵廷脑子好使,又会做人,就将定位放在了京城独一无二的优势:遍地的官爷。
巧的是,经过调查,他发现当时的京城还真没有专门给官老爷们做鞋的店。
于是,赵廷下定决心:主攻朝靴。
这朝靴可是大有讲究,黑色库缎的靴面,高及膝盖的鞋靿,三十二层靴底,用布更是超过百层,前薄后厚,方头翘起,这是板正的内廷款儿。
当然,不同级别的官员,有不同级别的打扮:普品官员的青缎面、青皮脸、粉白底;而内大臣、驻防将军则是绿皮脸、绿牙缝、粉白底的“荣贵”范儿。
这一套讲究下来,一双朝靴比普通百姓的布鞋,可要贵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但可不是光靠做工好,就能玩朝廷物件的生意,先得有个好寓意。
三、要的就是这个小拿捏官员希望在哪里混得好?大内;
官员最渴望什么?连升三级。
在大内连升三级,内联升!听得懂,还不俗,要的就是这个小拿捏。
这个名字深得官员们的喜欢,官运亨通的寓意谁不爱。
万事开头难,刚开业的内联升,尽管噱头很足,但真正光顾的官员倒是不多。
但赵廷本人精明至极,会处关系,抓住了官员好面子这一点。只要来的客人,他这嘴里现挂的功夫派上用场,专挑升官发财来说,而且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
还时不时地类比,“不自觉”地向客人们透露,哪家大人也在穿他们家的鞋,而且买完他家的鞋,很快就升官了。
官员里最爱传的就是这个,既不能明说,又不能太隐晦,很快光顾的官员就多了起来。
四、哥卖的可不是鞋,而是升官之路赵廷绝不是一般人,随着越来越多的官员来此买鞋,他多了一个心眼。卖鞋我能卖好,为啥不顺便卖一下升官之路。
他将来店做鞋的文武官员的靴鞋尺寸、式样等都逐一登记在册,如再次买鞋,只要派人告知,便可根据资料按要求迅速做好送去。
一本详录京城王公贵族制鞋尺寸、爱好式样的《履中备载》由此而生。
后来,内联升不满足只记录鞋的信息,开始通过与官员订鞋的下人们交谈,了解官员们的官职、喜好、习惯等等,将这些均都记录在册,逐渐就建立了一套非常系统的京城高官档案。
下级官员晋见朝官,不知道拜访谁?送礼送什么好?对方有什么爱好?看这个《履中备载》就搞定了。
但想看这个指南,呵呵,那花的可不仅仅是买鞋的钱了。
五、想买鞋?您不用言语
当年的内联升有一个绝活儿,如果是官员第一次来此买鞋,不用言语,不用试鞋就能知道他的鞋码尺寸。
之所以能这样,因为从进门到柜台是一片沙地,主顾走到柜台时,鞋码尺寸通过沙地上的鞋印,已经大体测量完毕。
第二次官员本人都不用来,只要报上姓名,直接做好,包上精美包装,送到府上。
当然,内联升的用料也都很是名贵,南京生产的黑贡缎做鞋面,色泽乌黑光亮,经久不起毛。沾了尘土,用大绒鞋擦轻轻刷打,就又干净又闪亮。
朝靴的底儿,32层不多不少,重点是厚且不重。
而且只要对方不满意,就一直改到对方满意为止。
对了,连皇帝都是他们的客户。
以上。
祝各位看官内联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