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像与电视剧的区别(清宫剧中满清皇室都说汉语)
要问现在为电视荧屏贡献最多的朝代是哪个?出镜率最高的少数民族又是哪个?
相信大家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清朝,满族。
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满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之后,这一民族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巩固和发展下,建立了后金政权,最终,通过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为清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直到清顺治元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便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
所以,清朝的皇家贵族基本都是满族人。但是,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无论是清朝的皇帝,还是妃子,亦或是大臣,都说着一口流利的汉文,就连各种文书上写的也是汉字。
其实,满族人也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满族不仅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满文,而且将满文作为清朝的法定文字来推广和使用,形成了大量的满文古籍文献,包括图书、档案、碑刻、谱牒、舆图等等。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中,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满文古籍文献都属于最多的一种。
所以,这就难免让很多人心生疑问:作为满族人,大清政府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难道都不说满语吗?对于清朝时期,满族人说不说满文,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从乾隆时期开始,满清的旗人已经全部被汉化,就连皇帝自己都不说满语,不写满文。
所以,本应该作为母语的满语,在清朝时期逐渐被疏离,成为了一种丧失沟通和交流作用的死语言。此外,这个说法,在溥仪身上也得到了证实。在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他说道:“在我的学业之中,学得最糟糕的就是我的满文。虽然学了很久,但还是没学会什么。”
那么,溥仪的这番言辞是否真的代表整个大清朝呢?清朝皇帝们真的把自己的母语都忘记了吗?清朝皇帝到底会不会说满文呢?
其实,上述说法并不正确。
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满清的皇子、皇孙们,每天凌晨三点到五点就要去上书房,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不曾懈怠,而首先在课上学习的就是满文以及蒙古文等内容,然后才是学习汉文。老师一般在早上五点到七点之间进行课程的教授,一直教到中午才放学,有时候课程内容多的话,甚至,要学到下午两三点钟才结束。不只是学习的时间长,皇子们的假期也很少。
根据《清代皇子的教养和分封》记载,清朝的皇子们只有每年的元旦、端午、中秋、皇帝寿辰以及自己生日时,才可以休息,不用上课。此外,就是除夕的时候会提前放学,其余时间都没有假期。课堂上纪律的要求也是非常的严格,甚至,让人觉得有些苛刻。每个学生一天学习下来,休息的次数不能超过一两次,每次的时间不能超过十五分钟,而且,还必须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
在读书的间隙时间,学员们可以读书,也可以讨论典故,但是,不能出去玩,更不能跑到院子里溜达。
对于那些有过错的学员,师傅会罚他们写字、抄书,甚至罚站。至于皇子的随从们,只能在教室的窗外等候,且不可以在教室外面随意走动,不然都要被罚。
清朝皇子们上课的这些规矩,一直到清朝末期也没有发生改变。
在如此严格的课堂纪律要求下,皇子们的满语水平自然不会很差。比如:同治皇帝的汉文老师翁同龢曾说过:“同治皇帝刚来学习的时候,满文写的非常好,但是,汉文却不怎么样,毫无文采可言。”此外,光绪帝也是翁同龢的学生,跟同治帝一样,他的满文也非常好,但是,汉文水平却一般。
当然,在清朝皇族中,不懂满文的人皇室也有,最典型的人就是慈禧太后。后来,光绪帝曾下旨,要求所有奏折都需要满汉双语,想来也是为了方便慈禧太后阅读奏折,不然,光是满文,太后怎么能看懂。
那么,既然在清朝,满文的学习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可是,为什么溥仪的满文水平会这么差呢?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真正在职的时间只有三年,而且,他所处的统治时期,正是清政府风雨飘摇的时期,时局不稳,动荡不安,使得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与之前的历代皇室、帝王相比,应该差了很多。不过,虽然溥仪说自己的满文水平很差,但实际上,他的英文练习册上,却还是用满文给自己标注了英文单词读音。
在王庆祥的《溥仪交往录》中,也对溥仪的满文水平进行了描写:“最开始,溥仪的满文成绩是不太好,但是,随着岁月的增长,他的满文水平也在不断进步,慢慢的可以用于日常交流,且可以进行简单的书写。后来,经过大概四年多的学习,溥仪已经可以阅读满文书籍了。”
这里要说明一下,溥仪之所以对自己的满文水平多加诟病,除了因为大清覆灭给他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外,也可能是因为他的确不是很喜欢自己的母语。在满文老师伊克坦死后,溥仪还宣布“以后要将英文作为清朝政府的第二语言”,想要从根本上改变宫廷内部的语言政策。
那么,清朝皇帝的汉语水平到底怎么样呢?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清朝皇帝们的满文水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皇帝们的汉文水平又怎么样呢?
都知道,乾隆爱好写诗,其诗作数量都超过了整个唐朝时期的诗作数量,那么,清朝帝王对汉语到底熟不熟悉呢?
一般来说,掌握一种语言通常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日常口语可以做到无障碍沟通;
二是书面用语等官方语言的运营。
清朝初期的努尔哈赤跟皇太极都没有过语言这一关,据相关的资料记载,努尔哈赤与会汉文的韩国俘虏谈话,主要靠汉文翻译来完成。
在皇太极时期,清朝开始了对汉官的任用,但是,汉族官员在沟通相关国事的时候,通常使用的是汉文,这让皇太极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由此,也可以看出,那个时候皇太极的汉语能力还是非常的有限的,基本上要依靠翻译来跟汉官进行沟通。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顺治年间,才得以改善。那时候,皇室已经逐渐习惯了汉族的文化,皇帝也对汉文有所掌握,基本上与汉官进行日常交流是没有问题的。顺治帝不但会说汉文,还对汉语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他会诗韵,懂曲韵,甚至,能听得出北京话入声的消失。
由此可见,顺治帝的汉语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事实上,顺治帝的语言天赋很好,不仅会说满文、汉文,还懂得蒙古文,基本上可以见机行事,见到满臣说满语见到汉臣说汉语,遇到了蒙古官员还可以说蒙古话。不过,顺治帝虽然口语了得,但是,其汉文的书面阅读能力还稍显欠缺,读书还是要靠翻译协助。
到了康熙年间,清朝皇室的教育模式日渐成熟,在汉族文化的持续熏陶之下,康熙帝的汉语水平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史料中记载,康熙皇帝八岁时候就能用汉文吟诗作对,这与他的祖父相比真是好太多了。
康熙早期的满臣,在生活和工作上多用满语,但是,随着皇帝以及其他旗人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汉文在清宫内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到了康熙十二年,专门负责给皇家做汉文翻译的宗人府内启心郎职位被撤销,这标志着从康熙以后,清朝的皇帝们,汉语水平已经很好了。
那么,清朝皇帝如何看待满文?
虽然,清朝皇帝们的汉文越来越好,但是,他们却没有一刻放松过对满文的学习。满洲人建国初期,母语的使用率被日渐缩减,很多旗人被汉化,这不得不让清政府加以警惕。所以,从清朝中期开始,旗人们在给皇室请安、谢恩、奏事等时候,都要按照相关规定使用满文,这个制度一直被沿用到了清朝末期。
普通的旗人要遵守这样的规定,作为皇室宗亲的要求,那自然更为严格。从乾隆开始,宗室们加官进爵,都需要通过考试,爵位的高低由考试成绩来决定,而考试的内容就包括满文、马箭、步箭。所以,到了清朝末期,多数有爵位的宗室旗人,其满文要好于其他人。
有些满文学得不怎么好的旗人,皇帝还会点名批评。
特别是乾隆,在维护母语的表现上最为坚持,这与他爱好汉文,喜欢诗词歌赋的行为貌似有点相矛盾,最强硬的时候,甚至,更是停止了宗室的汉语课程。此外,为了让旗人知道满文的重要性,他还发布多条谕旨,比如:要求各部院收藏的档案中,必须以满文书写等等。
自乾隆以后的皇帝们,对于满文的态度也未曾改变。
嘉庆五年,对于各省的驻守人员,如果有荒废满语的,则给予停职处理;道光年间,对于各省驻守的人员,都要求学习满语;咸丰二年,提出八旗子弟,骑射和满文是基础科目,要求必须精通。此外,光绪帝还曾做过让那些不会满文的旗人大臣回家重新学习的事情。
由此可见,一直到清朝末年,历代的清朝皇帝对于满文的使用,都是严格要求,且坚决不能荒废。
除了众臣在面见皇帝时被要求使用满文以外,清宫之中还有很多场合也必须使用满文,比如:祠堂、祭祀等,就连皇帝与侍卫之间的对话,也必须使用满语。而且,政府要闻,内部文书等,更必须用满文书写,比如:奏折、上谕以及各种档案文书之类。
到后来,清朝与一些列强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以满文版本为准,比如:《尼布楚条约》,原版条约只有满文版本、拉丁文版本和俄文版本,根本就没有汉文版。后来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也都明确写明了以满文版为准的字样。
直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才彻底改变了这一现象。
此时,之所以不用满文,很大程度上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有很大关系,因为,她几乎不懂满文,所以,才说不用了。
目前,中国现存满语文文书档案浩如烟海,而能看懂满语文的人却寥若晨星。这样的话,就形成一种关联,即:随着满语文走向濒危的边缘,满文档案等珍贵史料也将成为无法破译的“密码”。作为一个地域的记忆,史料特别是档案承载着这里社会历史发展的全面信息。满文档案作为今天研究清史及满族史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是我们古为今用的历史依据。
然而,及至今日,尽管保存下来的满文史料十分丰富,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满语文已处于濒危的窘境,倘若消亡,尚未翻译过来的满文史料中记录的清朝肇兴、入主中原、康乾盛世等内容,不久之后,将会变成一种无法破译的历史化石,这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个无法弥补的损失。
参考资料:
【《清宫上书房和皇子读书》、《溥仪交往录》、《清代皇子的教养和分封》、《光绪朝实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