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谈马连良弟子们(老沈聊戏马连良只)

老沈谈马连良弟子们(老沈聊戏马连良只)(1)

传统戏《全部借东风》讲述曹操点动八十万人马下江南,欲灭东吴,孙权与刘备结盟,刘派遣诸葛亮过江共同破曹,诸葛亮“借东风”火烧了曹军链锁的大批战船,曹操大败而回。这出戏根据其主要情节又称《群英会 借东风 烧战船》,如果剧团有“好曹操”和“好关羽”,那么还能够以《华容道》结尾则更为完整,那就是《群英会 借东风 烧战船 华容道》了。

《全部借东风》是马连良的拿手好戏,是马派剧目中最叫座的一出,马连良到各地巡回演出,拿这出戏“打炮” 必定满堂。马连良演出《全部借东风》有个特点,就是从《群英会》演到《借东风》,赵云阻止了丁奉徐盛的追赶,把诸葛亮接回江夏,戏就立刻打住,不再《烧战船》了。当然这是马连良自己单独主演时的做法,遇到大合作戏时就另说了。1957年拍摄《群英会》和《借东风》上下两部京剧艺术片时也是照此安排设计的,只“借东风”不“烧战船”。

马连良这样演,当然有他的道理。马连良当年挑班扶风社及后来的马连良京剧团,他主演《全部借东风》,观众买票当然是冲着他去的,他那段脍炙人口的“识天文习兵法犹如反掌……”的成套二黄唱完,戏的高潮已过,如果继续演,那观众就坐不住了,剧场内非“抽签起堂”不可。所以,马连良“借东风”一完立即切住,台上台下皆大喜欢。

换了别的剧团,可能就有另外的演法,像当时的中国京剧院,有袁世海那样的“活曹操”,又有李少春、李和曾等善演关羽,那么后面加上关羽释放曹操,以《华容道》全剧告终,才算圆满。这是当年中国京剧院的演法,简称《群借华》。

马连良的演法,从舞台演出效果上看无可指摘,甚至值得称道(下面还要谈到),但是从戏的完整性来说似乎是一个缺陷。因为“群英会”、“蒋干盗书”、“草船借箭”、“打黄盖”……直到“借东风”,孙刘联合大破曹兵的一切准备全部就绪,最后黄盖诈降曹营,火烧战船,曹操以失败告终。前边的戏都演全了,最后的结局反而省略了,这在电影、话剧等其他文艺形式中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京剧传统戏中却是存在的,且丝毫没有突兀之感。

这里就有一个传统戏如何处理“史”和“戏”的关系问题。“史”指的是一出戏所要叙述的故事(大都是历史故事),“戏”则是演员为表现这个故事而采用的唱念做打等表演手段,一出老戏,戏文观众早已熟知,要看的不是“史”,而是演员身上的“戏”,“戏”越精彩演员越受欢迎,而“史”就不重要了。马连良谙熟这个规律和观众的审美需求,所以《借东风》里一曲唱毕,观众得到极大的艺术享受,至于烧不烧战船已无关紧要了。

所以,一出戏不同演员有不同的处理,马连良有《全部借东风》,中京院有《群借华》,演法不同,各尽其妙。关键是演员身上的“戏”能够调动起来,特别是戏要收到“豹尾”之效,观众才能满意而归。

老沈谈马连良弟子们(老沈聊戏马连良只)(2)

这里有个反面例证值得一提。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京剧团刚成立,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三大头牌合作排演大戏《三顾茅庐》。这也是三国戏,讲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马连良的诸葛亮、谭富英的刘备、裘盛戎的张飞,演员整齐,阵容强大。但是,这出戏没演多久就收了,究其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剧本完全按照小说情节来编,桃园弟兄三次探访,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依次登场,场次零散,交代情节过多而“戏”不足。特别是按照小说的结构,孔明迟迟不能登场,限制了主角马连良的尽早亮相,不符合观众的心理期待。孔明在草堂与刘备纵论天下,照用陈寿的《隆中对》,辞藻文雅欠通俗,马派念白的特点不易发挥,戏就难以出彩了。可见,文学和戏曲需要不同的表现形式。二是光有三顾茅庐戏太轻,不够“一卖”,于是后边加上“火烧博望坡”为的是武打热闹。可问题又来了,“火烧博望坡”主要是看黄元庆的赵云和张洪祥的夏侯惇之间的打斗,马谭裘则没事儿了。整出戏像是三大头牌给次要演员垫戏,头重脚轻,难收“豹尾”之效。这说明,传统戏不光看情节,更要看演员的组合搭配。马派戏中《火牛阵》《春秋笔》也存在类似问题,马连良的戏高潮“黄金台”和“换官杀驿”都在中段,后边的戏就显得平庸无奇了。所以,马连良单演《黄金台》《换官杀驿》两出折子戏反而更受欢迎。

1960年中国京剧院青年剧团(即四团)排演了新编的《初出茅庐》,大获好评。主要演员是孙岳的刘备、夏永泉的孔明、杨秋玲的黄月英、毕英琦的黄承彦、吴钰章的张飞、李嘉林的关羽、俞大陆的赵云。这些位都是中国戏校刚毕业的年轻演员,朝气蓬勃,有相当功底。特别是用小生扮演年轻的诸葛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同时增添了孔明夫人黄月英一角,也使整出戏更加清新活跃,富有生气。《初出茅庐》后成为四团保留剧目,前些年中京院的于万增、黄炳强等还重排过此戏。

老沈谈马连良弟子们(老沈聊戏马连良只)(3)

《三顾茅庐》唱不过《初出茅庐》,问题出在哪里?《三》剧过于拘泥于小说,演员能够发挥的余地不够,当年北京京剧团排此戏完全是靠三大头牌,即所谓“人保戏”。《初》剧则超越了小说所确定的情节范畴,重新安排了剧情,从“三顾”到草堂论天下,从孔明是否出山到离家话别等步步递进、环环相扣。后半部也是《火烧博望坡》,但重点不是正面战场,而是张飞“闹帐”和“负荆请罪”。张飞看不起孔明在前半部就已体现,后半部则以张飞态度转变作为重点,这出戏前后就衔接起来,孔明和刘备的形象在后半部也得到丰满和升华。

《三》剧和《初》剧说的是同一段历史故事,但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前者固守小说的情节和结构,有“史”却无“戏”(或者“戏”不多);而后者根据戏曲特点,增添了能出“戏”的情节和份量,前半场孔明、刘备、黄承彦、黄月英均有创新的唱腔,后半部张飞和孔明、刘备之间的互动表演则充分展示了戏曲中“唱念做打”里“念”和“做”的特点。整出戏围绕诸葛亮力排众议出山,和出山后首战告捷确立了他在刘备和众将面前的地位和威信展开,亮点颇多。尽管初排此戏用的都是“初出茅庐”的年轻演员,但是戏好,照样吸引人,这是典型的“戏保人”。

从马连良的《全部借东风》不带《烧战船》到《三顾茅庐》的“人保戏”和《初出茅庐》的“戏保人”,传统京剧的门道真的很深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