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东北民俗(这里的民俗最东北)

总结东北民俗(这里的民俗最东北)(1)

总结东北民俗(这里的民俗最东北)(2)

总结东北民俗(这里的民俗最东北)(3)

本报记者 陈婷婷

篱笆院、大花袄、秧歌舞……走进第五届吉林国际冰雪产业博览会现场,迎面而来的民俗文化气息,让参展嘉宾连连惊呼:这里真的很“东北”!

从乡味纯正的农耕文化到古老神秘的渔猎文化,再到爬冰卧雪的木帮文化以及特色鲜明的朝鲜族文化,本届雪博会浓缩展示了我省多种民俗文化精华,堪称是一部会展界的“东北民俗文化图鉴”。

现场究竟有多精彩?本期,记者采撷了几组鲜活镜头,带您一起感受东北民俗文化的魅力。

镜头一:好戏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

“正月里来是新年啊,大年初一头一天儿啊,家家团圆会儿啊,少的给老的拜年儿啊……”刚刚开展没多久,位于7号馆四平展区的二人转舞台已经吸引了不少观众。“我就喜欢东北民间艺术这种喜庆热闹劲儿,怎么看也看不够。”来自海南的展商告诉记者,展馆内的舞台太多,现在他只觉得眼睛不够用。

好戏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短短半个小时内,就有蒙古族马头琴、朝鲜族歌舞、满族传统服装走秀等多种表演亮相。据悉,雪博会期间,除了各市州带来的精彩民俗演出外,我省5家省直文艺院团及文化活动中心还倾情打造了8场吉剧“大戏”。其中,吉剧《小村故事》以轻松诙谐的喜剧风格、充满地方特色的东北语言、富有张力的表演以及朗朗上口的唱腔,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作为多民族的聚居地,我省汇集了多种民俗文化,借助于冰雪等旅游产业的发展,如今它们渐渐有了新的传承空间。“过去我们舞蹈团年轻演员流失特别严重,现在随着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认可后,这种情况少了。”该舞蹈团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团里很多都是“子承父业”的员工,民俗文化的代际传播效应日益凸显。

“好看!舞台算不上华美,但却有着震撼人心的魔力,我想这种魔力应该源自于我对吉林文化风俗和艺术形式的重新认知。”谈到观演体验,来自陕西的柳先生真诚地说,“有机会我打算到吉林的延边地区走一走,尝一尝当地的特色美食美酒,住一次正宗的朝鲜族人家。”以文化为窗口,越来越多像柳先生一样的游客走进吉林、爱上吉林。

游冰雪吉林,透过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领略白色冰雪世界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唯有这样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才能积淀成永恒的记忆。

镜头二:吉林味道,在“杂糅”中升级传承

平底锅加热,倒入面糊,用刮板慢慢推开……短短几秒钟,一张浑圆的煎饼便被陈孝新制作出来。“您想要什么馅料?”手下刷酱动作没停,他抽空问食客。“烤肠、土豆丝、煎蛋。”得到回复后,他迅速将所有食材包裹好,装袋递给食客。“真是酥脆鲜香!”咬上一口煎饼,食客给了陈孝新一个大大的赞。

煎饼是东北民间的传统美食,因为便于储存,一直是人们外出劳作最爱携带的补给。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摇身一变,成了很多东北餐馆及农家乐招待客人的重要主食。“传统美食如何创新,我们一直在思考。”作为新派煎饼的摸索者,陈孝新一直希望把自己的煎饼打造成“东北汉堡”。“吸取‘万物皆可炖’的东北烹饪方法,我们煎饼目前可卷的食材范围在进一步扩大,搭配也逐渐趋于科学健康。比如碰见想健身的消费者,我们就会推荐精确计算过卡路里的食材配料。”

在“杂糅”中传承升级,一直是“吉林味道”守正出新的秘诀所在。在延吉展区,小萌正在排队购买鱼饼和米条。“不同于以往吃的米条,这个展位卖的米条中间有馅。”一边付钱,小萌一边向记者展示米条中间的芝士。在人们既有印象中,芝士奶酪等一直是西方饮食中应用比较多的原料,大胆地将它添加到我省的地方美食烹饪中,没想到竟会碰撞出别样的“舌尖体验”。

“走心入胃的美食是最难忘的地方记忆,因此在本届雪博会上,我们特别呈现了很多省内名牌产品。”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在展馆之外的民俗商业街上,他们还准备了很多“怀旧”食品,如粘豆包、冻秋梨、糖葫芦等。“这都是冰天雪地中的美食精华,在室外展销更能让游客了解到东北地区最真实的民俗习惯。”

令人垂涎的美食,总有触动人心的记忆。“一走进这里,我就想起了小时候和弟弟一起偷吃粘豆包的场景,粘豆包冻得硬梆梆,我们每天上学前偷两个揣口袋里,得上两节课才能化开咬得动。”长春市民金先生笑呵呵地打趣道,“每个东北老一辈人,大概都有偷啃带冰碴粘豆包和被母亲追打的经历吧。”

镜头三:渔猎文化,在指尖流淌涌动

“真的难以置信,这些精美的摆件竟然是鱼皮做的。”在雪博会7号馆内,面对着来自查干湖的鱼皮手工艺品,李欣连连惊呼。这个13岁的小女孩第一次来参观雪博会,刚一进门,便被现场工匠们的鱼皮制作技艺吸引得挪不动脚步。

“你喜欢的话,就坐下和我们这些小朋友一起动手制作吧。”见到李欣对鱼皮画感兴趣,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徐毳笑盈盈地招呼。“我们今天组织了20多名小朋友研学体验,开展没多久,人数就一直增加。”徐毳告诉记者,小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制作出来的产品对我们也很有启发,是教学相长的一个过程。

沸腾的奶茶在桌边冒着氤氲香气,伴随马头琴悠扬的曲调,鱼皮制作工匠和小朋友们合力完成了一件件精美作品,手指翻转间流淌出的是一段段动人的渔猎文化故事……

查干湖冬捕已传承数千年。查干湖是多民族聚集地,多年来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渔猎色彩的查干湖文化。据徐毳介绍,依托当地特色风俗,他们率先开发出的《查干湖冬捕之祭湖》《查干湖冬捕之醒网》《查干湖冬捕出鱼》系列鱼皮画,将每年冬捕前渔把头的祭湖仪式、马拉绞盘这种最传统捕鱼的形式以及渔民丰收时的喜悦场景一一呈现,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徐毳表示,今年是她第5次参加雪博会,对于她来说,受益匪浅。“雪博会是一个很好的新品发布展示平台,展会上观众们的认可度,是指导我们下一步研发生产的重要风向标。”

寻根、求新、探索……走过五年历程的雪博会,正逐渐将我省“冰雪 民俗”的新名片擦亮叫响,并逐渐成为我省旅游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在采访中,透过一个个展商如数家珍的叙述,一群群游客欣喜满足的笑脸,记者看到了这场盛会带给人们的振奋和希望。未来,这里将有更多始于民俗、醉于乡愁的故事在书写、延展……

①最炫民族风。 张鑫 摄

②来两串尝尝。 本报记者 石雷 实习生 吕欣弘 摄

③制作鱼皮画。 本报记者 陈婷婷 摄

来源:吉林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