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的人为什么那么厉害(盗墓本是一件缺德)
盗墓,是进入他人坟墓,作出不问自取的行为。
而这样的社会现象,自古就没有停止过。从考古资料可以看出,这种墓葬破坏的现象仍然遗存至今。在春秋“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的行为就加更猖狂了。
但盗墓往往影响了历史学家及考古学家的研究工作,因为,盗墓人往往先于专家开掘墓穴,其目的通常只是为了墓穴内高价值的精美陪葬品。而在盗墓过程中,极有可能故意或无意的破坏了墓穴的完整。
其实,盗墓在不少人眼中,就是一件“缺德”的事。有些人纯粹是为了生计,而更多人则是为了“谋利”。尤其是厚葬之风的盛行后,更让这一“行当”经久不衰,至今还可听闻类似事件。于是,有小说就虚构了盗墓门派,其中,“摸金校尉”应是“继承”了曹操为盗墓专设官职的“衣钵”。
汉魏时期,盗墓甚是猖獗,根据史料记载,曹操为了补充军饷,就专设此职,只管盗墓取财。后来,他设“疑冢”,想来真是害怕自己死后一定会有人也“如法炮制”吧。不过,历史上的某个时期,盗墓者们又多了一个专有称呼。在《潇湘絮语》中,就记录了长沙一带盗墓贼的事情。
民国时期,湖南长沙城里的百姓都用煤炭。为了增加它的耐烧度,就需要添加一些黄泥土,所以,黄泥土的需求很旺。这便催生了一种职业:卖黄泥土,大家都称他们为“土夫子”。这些人大多为青壮男性,家境贫寒,经常挖取郊区附近山丘的黄泥土卖给城里所需之人。
而这种黄泥土,是一种纯净的黏土,又叫做“糯米泥”,属于黄泥土中的上品。一般的老土,又叫“朱甲土”,是没有这种粘性的。然而,这种黏土则以古墓墓坑的回填土品质最好。于是,这些“土夫子”就会去一些墓葬场地挖土。在机缘巧合之下,有人便从唐宋时期的墓坑中,挖到一些随葬物。
如:碗、碟之类的东西,他们就带回家自用,但是,自己却并不清楚这些文物出自哪个朝代。当时,有一些专收古玩的商贩,在走街串巷之时看到这些文物便想收购。而这些“土夫子”为了能抬高价,便故意夸自己东西有多么的好。这些商贩直接道明:这些只不过是陪葬品,只要能卖给他,价高也无妨。
从此,“土夫子”便开始转动心思,辛苦一天挖的黄泥只不过换来几升米,而一只这样的碗,却能挣好几块光洋,有这等不费力又能挣钱的活,干嘛不做?于是,这些人放弃了以前的营生,转行成为了“盗墓贼”,形成了以“区”为势力的团伙,而之前“土夫子”的称呼依旧跟随他们,就成了这帮盗墓者的“绰号”。
别小看了这帮“土夫子”,由于经常盗墓,他们对于墓葬封土和填土的特征,积累了很强的辨识经验。从地表浮土取来的样土,他们就能鉴别出这是属于哪个朝代的墓葬。
然后,他们再挖竖井式盗洞,似乎从没有落空过。
除了陶瓷器,墓中的各种文物,如:铜器、玉器、琉璃器以及漆木器等,他们均不放过。而买家也不再局限于那些商贩,一些知名古董商,如:蔡季襄,也成了他们的大买家。
他们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但是,对古墓的破坏也是越发的严重。新中国成立之后,鉴于这些“土夫子”精湛的技术,当时的文管会就聘请了当中个别优秀者当了发掘工人。他们根据“样土”就能辨别古墓的年代和深浅,尤其在长沙汉墓的科学发掘中,正是有了他们的这些经验,才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据说,马王堆汉墓发掘时其千年女尸在棺内难以取出,“土夫子”们出主意用五块木板斜插进去,将棺侧起,谨慎将女尸取出,因此而得以保存。
现在人提起这种事,虽是不屑,但是,依旧有份好奇之心。尤其是工具“洛阳铲”的出现,大家理所当然认为:河南一带的盗墓,更为严重。其实,从“职业技能”上来讲,当属这些“土夫子”最厉害,他们仅凭对土的“识别”,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墓位。
商承祚先生《长沙发掘小记》:“解放前,长沙盗墓甚炽。”长沙古墓葬“经土夫子盗掘,破坏无法统计”。据考察,有的战国墓葬竟然“前后被盗过六次”,“其破坏之甚,实令人发指。”著名的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就是1942年由长沙“土夫子”盗掘出土,后被美国人柯克斯骗走,至今仍流落在美国。
其实,而当地的盗墓之风,并非近代才有。自汉朝以来,当地就云集了很多贵族富户,加之天然的山水环境,就是一自然的墓葬风水宝地,当然也吸引了无数盗墓者的关注。只不过到了民国,这一行当被做成了“职业”罢了。当然,盗墓并非一地盛行,北京、山东、四川等都有各自的“行业圈”。
有时盗墓,也并非简单为了“财”,而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爱好”。据张邦基《墨庄漫录》所载,宋徽宗好古青铜器,地方官员为了讨好之,便纷纷掘冢以求该器。除了职业团伙,在某段时期,政府也参与其中。其中,“著名”的就有刘豫专设的“河南淘沙官”和“汴京淘沙官”,专管盗墓。
这在无形之中,更是刺激了民间的盗墓“职业者”。可以说,即使到了现在,依旧有人惦记着这个“行当”,各地还不时有爆出类似的新闻。当然,这也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这帮人为“丰财”,甚至,不怕各种“诅咒”和“报应”,还运用上了更为先进的技术,也更为隐蔽。
只是,贼终究是贼,多行不义必自毙。
参考资料:
【《清稗类钞·盗贼类》、《资治通鉴》、《中国盗墓史》、《宋史·刘豫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