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脱口秀大会(相声梦被父亲扼杀)
从2014年到现在,《奇葩说》已经播了六季,也火了六季。
舞台上,辩手们唇枪舌战,四位评委神情自若又身怀绝技,如此火药味十足的节目,却请来一个敲着木鱼的佛系主持人---马东。
这个看似不争不抢的主持人,却能口吐莲花,一语中的,掌控整个舞台,又能放飞自我,割双眼袋,穿裙子,扮肯德基爷爷,满嘴跑火车,荤段子张口就来。
《奇葩说》的成功,离不开马东的优秀主持能力,但多才多艺的他,主持只是一项,他的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与身份。
马东是相声大师马季的儿子,说过相声读过IT,当主持在央视待了十一年,却不甘平凡,选择离开转行经商,一手创办米未传媒,年过半百与一群25岁员工,做出一档爆款节目《奇葩说》。
马东的人生经历,是一次次打破规则,一次次归零的过程,华丽蜕变的背后,是一段段“奇葩”历程。
一、相声梦被父亲扼杀,出国读书当IT男人们常说,投胎是个技术活,马东的运气则不错。
1968年的圣诞节,马东出生,父亲是赫赫有名的相声大师马季,可谓是根正苗红的星二代。
不过,小时候的马东,与父亲的感情并不深。当年父母匆匆忙忙的结婚,马东出生时,父亲马季刚好被派往外地学习,一学便是三年。
母亲于波又是个事业心强的人,平时忙于工作,无暇去管儿子,这下马东可自由了,下河捉鱼,上房揭瓦,踢天弄井,啥事都干,与野孩子无异。
转眼间三年匆匆过去,马季得以回家,这下野孩子该有人管了吧。
但马季并没扮好父亲的角色,依旧忙于工作,对儿子关心甚少,不辅导作业,不知家长会是何物,甚至不清楚儿子上几年级。
一直被“散养”的马东,并非不学无术,他完美的遗传父亲的相声天赋,口齿伶俐记忆力好。
有一回,马季在客厅教徒弟背贯口,教了半天徒弟还是背不完整,在一旁的马东见状后,立马流利的来上一段,把老爷子都听呆了。
孩子难得这么有天赋,可得好好培养,搞不好会成为大师,可马季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坚决反对儿子学相声,多次对马东说:“你不要跟在老子后面吃相声这碗饭,没出息。”
为彻底避免儿子“误入歧途”,马季还下了个狠招,送儿子去国外读书。
当时,正好赶上自费出国热潮,马季翻出家底,东凑凑西数数,总共三万块,对趴在桌上学习的儿子说:别念了,高考也不参加,去澳大利亚读书吧。
就这样,十八岁的马东,独自来到软红香土的悉尼,大都市的生活虽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但没钱寸步难行,穷得叮当响的马东,不得不走上打工的路,给办公室做清洁工,去餐馆端盘子。
马东形容当时的自己是社会的“边缘人”,城市的繁荣与玉食锦衣的生活,仿佛与自己隔着一个太平洋,遥遥不及。
纵然生活艰难困苦,解决温饱的同时,还要追求知识,完成学业才是重任。
遵照父亲的意愿,马东选择了稳妥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找到一份码农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工资高又稳定,比靠嘴皮子赚钱容易多了。
父亲看到儿子在国外乖乖上班敲代码,以为自己计划得逞,终于可以放下心,但年轻人志气四方,不甘平庸,生性顽皮的马东,哪里甘于就此平凡过一生。
二、进入央视不改风格,犀利逼问郭敬明1993年的某一天,马东下班后,去街上租录像带,恰巧看到胡瓜主持的一档综艺,引起他的兴趣。
胡瓜对着一个音乐榜单,不停的说来说去,马东觉得很简单,不就是考验口才嘛,正是自己的强项,于是马东产生转行的想法。
当他把想法告诉父亲时,却遭来一顿骂,斥责他都这么大了,还作呢。
不顾父亲极力反对,马东坚持回国,想一展筹谋多日的电视梦。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理科出身的马东,想进入电视圈,完全是跨领域,命运也没眷顾他,只能主持一些七七八八的小节目,难登大雅之堂。
如果说在澳洲,马东是“社会边缘人”,那回国后,他便是“电视圈边缘人”。
工作的不如意,让马东对未来茫然若失,开始暴饮暴食,把自己吃成两百斤的胖子,大腹便便的形象,该怎么在镜头前露面,主持人还能当吗?
可金子总会发光,千里马总会遇上伯乐,当时湖南卫视台长曾凡安,偏偏对这个胖子“情有独钟”,邀请他来工作,担任节目《有话好说》的主持人。
进入湖南卫视的那一年,马东刚好三十岁,人们常说三十而立,未来是好是坏都能看出来,马东则不同,他的人生才刚刚起步。
身为访谈节目的主持人,马东开始探讨生活的快乐与悲凉,研究社会的是是非非。但身在电视圈,有时候说真话并非好事,因节目话题太过犀利大胆,触及底线,后来被停播了。
被现实打压的马东,开始试着磨平自己的棱角,逐渐变得成熟稳重,他告诉自己,即便不能说真话,但也要尽量不说假话。
为寻求更好的发展,马东走进央视,继续主持工作,凭借出色的表现,从主持人变身为制片,甚至坐上春晚导演的位置。
虽然之前吃过亏,但马东不改本色,采访嘉宾时,言语依旧锋芒逼人,怼到让人自闭,无话可说。
最著名的要数与郭敬明的对话,节目中提到郭敬明书的细节,马东问到,你在四川长大,没在北京生活过,为何书中会有北京的俗语?
郭敬明解释说,因为北方语言自带幽默感,想利用喜剧方式表达悲剧主题,所以会在文章中加进北京话,而且为不搞错,郭敬明写的时候还请教了北京的一些朋友。
可马东偏偏找出漏洞,继续追问,以前作家写作,都要亲自体验生活,而你只要和几个朋友聊天,便能写出文章,这个令我难以想象。
被抓住软肋的郭敬明,竟一时词穷,无力的回答:“是可以的,可以做到的”。
这火药味来得不算猛烈,之后马东提到书籍抄袭之事,郭敬明崩溃了,以上洗手间为由,暂时离开现场。
男怕马东,女怕小S,这句话果然不是空穴来风。
三、转战商界,逆袭成老板马东一共在央视待了11年,事业上可谓顺风顺水,一路高歌,在电视圈混得有头有面,可不安分的心又躁动起来。
2012年9月,马东正式宣布离开央视,电视梦他过瘾了,现在他又再次告别过去,寻求新的机遇。
离开央视的第二年,马东加入爱奇艺,担任内容制作与采编工作,不久后《奇葩说》诞生。
为吸人眼球,马东请来好友高晓松、蔡康永前来帮忙,三位四五十岁的大叔,放飞自我,卖力表演,穿上苏格兰裙子,大摇大摆的做起网综娱乐。
在《奇葩说》成功走红后,马东开始描绘他的商业蓝图,成立网络公司,取名“米未传媒”。
经过一轮轮发展,公司迅速成长,曾在五个月内,完成A轮融资,估值二十亿,之后频频登上企业排行榜,马东被外界称为最会赚钱的“奇葩”。
虽已是大名鼎鼎的老板,但不改初心,极具人情味,面对新生的九零后,他选择“认怂”,放下身段,员工让他穿裙子,他笑嘻嘻的答应。
为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他从不对员工要求过多,不打卡,不考勤,公司冰箱全是吃的,中午两点后才上班。
当老板的秘诀是什么?大概是那句:谁不是一边当老板,一边当孙子。
四、结语从贪玩的野孩子,到乖巧的IT男,不甘平庸转行当主持,制片、导演均涉猎,45岁依旧按耐不住躁动的心,大胆踏进商界,逆袭成身家过亿的大老板。
马东的前半生,可谓起伏不断,充满着各种“奇葩”经历,但次次转变,也让他变得饱经世故,老成练达。
曾有人问马东,为何会离开央视,放弃“铁饭碗”的工作。
马东回答:离开央视,不是因为有平台比它更好,因为没人能比它好,是我自己希望寻求改变。
“改变”一词,几乎贯穿马东整个前半生,可以说他不安分,但不得不承认,正是这份不安分,才促成他最后的成功。
身份一次次改变,但掩盖不了他的才华,他能聊八卦说段子,处事圆滑世故,也能一本正经讨论文字畅谈红楼。
试想如果当年父亲马季,允许儿子继承父业,那马东可能会一辈子顶着“马季之子”、“星二代”这些头衔。
人生多变,世事无常,每一种选择都有不同的结局,人生从不是天生注定,谁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是好是坏,全握在自己手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