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三个字有几个镇(主题你一定不知道)

如今,不仅是90后,可能很多80后、70后的市民都不知道自己身处这片土地名字的由来东莞32个镇街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每个镇街名字背后是否都蕴藏一个故事?不妨往下看看,了解一下镇街背后不为人知的命名原因吧,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东莞三个字有几个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东莞三个字有几个镇(主题你一定不知道)

东莞三个字有几个镇

如今,不仅是90后,可能很多80后、70后的市民都不知道自己身处这片土地名字的由来。东莞32个镇街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每个镇街名字背后是否都蕴藏一个故事?不妨往下看看,了解一下镇街背后不为人知的命名原因吧!

石龙镇:

此地原是河滩,有数石隆起,乡民依石筑堤防洪,取名石龙BO(大坝之意), 后成石隆或作石龙圩。镇因圩名。

虎门镇:因地处珠江之出海处,有大虎,小虎二山对列如门,故名。

大朗镇:大朗原有遍地野蓢草(谓‘芦蒸’,俗名‘蓢’),故名大蓢,后为书写方便,写成大朗。

中堂镇:清末,由刘屋,袁屋,李屋三自然村合并而成大村其中心点祥兴街设圩场,名中堂圩,镇因圩名。

寮步镇:唐贞观年间(627--649)村民在寒溪河上游结茅寮而居,以草织,竹器及打铁为业,明初形成商埠,称寮步圩,镇因圩名。

茶山镇:南朝梁武帝时,僧人建雁塔寺,后乡人沿山种茶,故名。

道滘镇:又名济川乡,因潮汐作用,此处多条相通河道有“倒运流”现象,“二水相通日滘”故初名“到滘”,后用同音字称道滘。

长安镇:原名沙浦头,因李姓人多,民国三十年(1941年)效唐代京城长安而得名长安圩。镇因圩名。

常平镇:清中叶,屋厦村部分村民从商,择水运方便之荒滩建常平村,以祈和平竞争。镇因圩名。

大岭山镇:1985年大沙商户圩迁本镇区。圩集因西部大岭山得名。

望牛墩镇:此地原是一片草滩,有土墩为村牧音放牛了望之地。宋末建村名望牛墩。又因村中有一小溪,又称望溪,后形成望牛墩圩,镇因圩名。

万江区:明朝天顺8年(1464年)立村,初名蛋家租。清雍正年(1730年)称万家洲,嘉庆二年(1797年)称家租,后据江河交错之地改为万江租,习称万江。

南城区:宋代立村,地多竹,原称篁溪,后改称篁村,目前改名为南城区。

沙田镇:地处沿海沙田区,故名。

塘厦镇:驻地宋末成圩于30余亩的大塘周围,名塘头厦圩,镇因圩名。

谢岗镇:宋末谢氏在山岗上建村,名谢岗,后在村旁形成谢岗圩,因圩名。

黄江镇:明末有人在河边定居,因河水黄浊,名黄江。清咸丰年(1851--1861)形成黄江圩。

石排镇:清初形成石排圩,地表石脉成排,故名。

企石镇:明代建村,村中池边有巨石,故名。

清溪镇:明洪武年间(1386--13980),蓝万成从茅盎村迁清溪边立村,后形成清溪圩(老圩),民国13年(1927年)在清溪对岸建清溪新圩。

高埗镇:明末驻地原为一片沙滩,因渔民常在此晒罟(读:gu,网之意)步,清末该村秀才鲁秀认为罟字不雅,改名高埗。

石碣镇:明代,村民加固堤围,在缺口处垒石防洪,名碣石。后在河边形成石碣圩,镇因圩名。

东坑镇:原有东坑村,宋末形成东坑圩。

洪梅镇:取洪屋涡,梅沙两村首字而得名。

麻涌镇:地处河涌,盛产麻类作物,故名。

桥头镇:相传明朝年代,今桥头境内李屋乡有一小墟,是四乡村民集散之地,因在土桥东头(古时称李屋邓屋合称土桥),故称桥头。

凤岗镇:凤岗,古称塘沥洞。民国初期,因建凤岗新圩,才确立凤岗这个地名。

横沥镇:传闻有一条小河叫沥水,它从镇里横中穿过,故称横沥。

莞城区:唐朝至德二年(757年),那年东莞县城转移到现在的莞城区,也就是东莞的中心,故称莞城。

东城区:1999年前东城区被称附城,寓意为莞城的郊区地带,农业发达,后来发展起来,特更名为东城。

镇街名称来历所引发的网络关注与热议,反映了人们认知身边常识文化符号意识的觉醒。目前,东莞正在打造文化名城,发掘并传承历史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而历史传承首先是要了解历史,人们关注镇街地名来历,就是对自身历史认知的一种最基本的渴求。无论目前的结论是否存有争议,对文化传承都有显著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