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电影推荐理由(职场必看电影之华尔街)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一部电影,是时代的符号,体现了时代的价值观、世界观,好的电影,不仅反映时代,还能超越时代,展现更深的人性,启迪人们的思考。几十年来,科技在变,场景在变,但是不变的是人性。今天的科技水平和几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今天,人们在职场中碰到的困惑,并不比过去少,科技让世界效率更高,但是并没有让人们更有智慧。
关于职场人必看的电影,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我尝试开这个专栏,以自己看过,并且对自己有很深触动的电影,和大家分享。
今天和大家解读的电影是《华尔街》,这部片子是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制作,由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执导,迈克尔·道格拉斯和查理·辛领衔主演,于1987年12月上映。本片是哈佛商学院列出的必看电影,尤其是学金融专业MBA学生的理想教材,我自己在读书的时候,老师就专门用一堂课的时间,对电影中金融的操作手法和涉及的商业伦理进行讲解和讨论,至今记忆犹新。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毕业不久在华尔街担任初级股票经纪人的巴德·福克斯(查理·辛饰),业绩平平,岌岌无名,但他有强烈的成就动机,一直渴望出人头地,他知道在这个行业要想出头,就要认识业界大人物。为了接近华尔街金融大鳄戈登·盖克(迈克尔·道格拉斯饰),他想尽办法,并带了戈登最关心的内部消息。于是他成为戈登的得力手下,帮助戈登做成了几次交易,而他自己也收获了财富和美女,似乎已经成为人生赢家。
这时,在关于收购巴德父亲所在的蓝星公司,以及如何处置公司的问题上,戈登的贪婪,和巴德尚存的商业伦理之间,发生了激烈冲突。戈登计划收购之后,肢解变卖公司,遣散工人,自己大赚一笔;而巴德,则希望保留公司,进行一系列改革,让公司重振旗鼓。这是完全不同的目的和思路,显然无法调和。于是,巴德用从戈登那里学到的手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成功击败了戈登,保住了航空公司和几百人的工作岗位。而巴德以涉嫌内部交易、证券欺诈的罪名被捕,最终他以充当污点证人,获得减刑的方式拿到了戈登的犯罪证据,成功把戈登送进了监狱。
这个影片,至少有四点,可以带给职场的年轻人带来启发。
1、本片中涉及很多专业知识,比如股权投资、白衣骑士、内部消息、公司估值、操纵股价、证券监管等,都是活生生的案例,非常有利于金融专业的同学们将书本知识结合电影情节进行理解。
2、职场的年轻人,要想把握机会,既要有强烈的上进心,不屈不饶不放弃,还要能让自己有别人有独特价值。影片中的巴德,为了接近戈登,他坚持两个月给戈登的秘书打电话,虽然没有成功,但至少做了很好的人脉铺垫。而且他没有放弃,他在无意中知道戈登的生日后,以送生日礼物的名义争取到了和戈登见面的机会。然而,气场强大的戈登一上来就紧张的巴德来了个“压力测试”,还好,巴德在关键的时候展现了他的价值:关于蓝星公司的内部消息。——虽然从后来看,这是巴德走向歧途的第一步,但是,从一个职场年轻人的成长来看,巴德所展现的进取心、韧性和能力,是所有人的成长必备的。
3、作为领导者,要有很强的打动人心的能力,而能打动人心的方式之一,就是演讲能力。影片中,戈登在收购泰达纸业股东会的演讲,这段演讲被称为整部电影中最精彩的台词,也是整个电影史上的经典片段。他先是表明了自己过去曾给股东挣了很多钱,然后指出了现有管理层的高薪和不作为,最后他升华了“贪婪”。——虽然这并不符合主流价值观,但是在那一刻,他确实征服了股东会。
4、关于商业利益和商业伦理。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些金融操作手法,盛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它的影响至今犹在。比如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将传统制造业进行肢解变卖,以获取金融收益,这是造成美国如今制造业空心化的原因之一。过度的金融化,只会加剧社会的两级分化,并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绝大多数人的福祉。前几年,发生在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其实就是人们对这种做法的一种抗议。
另一方面,对于个人,在职业成长中,一定要把握好“野心”和底线。进取心,当然是好的,但要走向正确的方向上,不然就会滑向欲望的深渊。进取心,就像一团火,可以点燃人们心中的热情,但是如果不加引导和控制,最终也会吞噬自己。在追求个人成功的过程中,有些行为是不能做的,有些底线是不能碰的,这样才能行稳致远。
正如电影最后的一段台词,是巴德的父亲在送巴德前往法院的车上说的: “在这个可笑的世界中,你算是正好及格,……,别再想着去挣容易的钱,去做些事情让自己不枉此生,人生重要的是创造,而不是交易。”
还有哪些对你影响深刻的电影,欢迎在留言区评论。
关注@沐清讲管理故事,我会持续更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