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的名字由来(武陟县的由来----武王伐纣行兵之地)

在河南有这么一个地方,是“竹林七贤”中的向秀、山涛的家乡。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聚集于此,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个地方叫武陟。关于它名称的由来,还要追溯到商周时期。

据明万历十九年《武陟志》:“武陟县,周武王牧野之师,兴兹土,故名。”“陟”意为兴起,取周武王兴起之意。周武王的牧野之师从这里开始兴起出发。翻译过来就是:周武陟县,周武王牧野的军队在这里兴兵伐纣,所以这个地方就叫做武陟。

武陟的名字由来(武陟县的由来----武王伐纣行兵之地)(1)

周初,称怀邑。周司寇苏忿生食邑之一。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怀邑属郑国。周贞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怀邑属魏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置怀县。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置武德县(今圪当店乡大城村),属河内郡。汉武帝建元年间(约前140年),割温县、怀县两县地置平皋县(今温县北平皋),属河内郡。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河内郡由怀县迁至野王(今沁阳县)。怀县、武德县属河内郡。晋怀帝永嘉二年(308年),废武德县入修武县。

武陟的名字由来(武陟县的由来----武王伐纣行兵之地)(2)

民国元年,(1912年),武陟县属怀庆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怀庆府,彰卫怀道改为豫北道,道治所由武陟移驻汲县。民国三年(1914年),豫北道改为河北道,武陟县属之。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河北道,武陟县直属河南省民国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武陟县属河南省第四行政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2月15日,建立修获武抗日民主政府,智所在今获嘉县徐营村,后移至武陟县北小段次村,属太行七专署,辖武陟县木栾店以东地区。

1945年2月22日,中国共产党建立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小董村,属晋鲁豫边区太行七专署,辖武陟县沁河以北地区。1945年5月,建立温陟县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古樊村,属太行八专署,辖武陟县沁河以南地区。同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撤销了修陟、温武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10月28日,建立武陟县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小董村,属太行四专署,辖武陟县县西沁河南北地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武陟县民主政府转移至博爱韩高城一带,民国武陟县政府属河南省第八行政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武陟县民主政府返驻小董村,属太行四专署。同年,修获武县并入武陟县。6月,修获武县恢复建置,治所在武陟县岳庄村,属太行四专署,辖大虹桥以东地区。

武陟的名字由来(武陟县的由来----武王伐纣行兵之地)(3)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武陟全境解放,修获武县民主政府撤销,原辖武陟区域划归武陟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建立平原省,武陟县属平原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销,武陟县属河南省新乡行署。

武陟的名字由来(武陟县的由来----武王伐纣行兵之地)(4)

1986年至今,武陟县隶属焦作市管辖。

图文丨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