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为什么情报变成假了(风起陇西那个狗一样匍匐在地的男人)
冯膺是蜀国司闻曹的最高长官,平日里老成持重,颇有君子之风。私底下,出卖上司杨仪,背叛诸葛丞相,投身政敌李严将军麾下。
在属下面前不怒自威的这位曹掾大人,在李严将军面前却摇尾乞怜匍匐如狗。
烛龙案发,李严保下他,冯曹掾更是当街拦轿,伏地叩拜,又是献宅子又是献美人,连献计时,都是跪倒在地一步步爬过去的。妥妥一副卖身求荣的恶行恶状。
更过分的是,在最新剧集里,曹魏的郭淮将军又爆出冯膺的“黑料”。
原来早在10年前,冯膺就跟郭淮有情报往来。这位蜀国的间谍头目,不惜用出卖部下的卑鄙方式,来换取自己的飞黄腾达。在他的眼里,自己战友的性命“与猪狗无异”。当年“白帝”陈恭的父亲,也是被他间接害死的。
郭淮策反陈恭时,把冯膺的累累恶行悉数告知。陈恭恨得咬牙切齿大骂冯膺“狗贼”,发誓不报杀父之仇,誓不为人。
两张面皮的冯膺,真的是蜀国罪不可赦的“蛀虫”吗?答案尚未揭晓,但隐藏着的草蛇灰线,已渐渐暴露出端倪。
01 背叛?
蜀国的司闻曹,是由杨仪和冯膺一手创办的。杨仪又是诸葛丞相的亲信,所以冯膺原本一直是诸葛丞相的人。
三国鼎立之时,诸葛丞相内忧外困。外要抵御强大的魏国和富庶的吴国,内要应付国内的朝野之争。而内斗最大的劲敌,就是同为托孤重臣的李严将军。
在北伐问题上,李严与诸葛亮南辕北辙,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双方势力来回缠斗难分胜负。
街亭失守后,李严上书弹劾诸葛亮,一举夺下对司闻曹的控制权。原属诸葛亮战队的冯膺,瞬间岌岌可危。
为挤掉冯膺,李严将军派李邈“空降”司闻曹,跟冯膺平起平坐。李邈为了邀功,不惜制造冤案嫁祸冯膺,想一招制敌一剑封喉。
然而,李邈大大低估了冯膺这只老狐狸。他利用荀诩逃出南郑,出乎所有人意料,转投李严麾下,投名状正是能彻底整垮杨仪的“养敌自重”。
凭借冯膺提供的密报,杨仪被夺去官职贬为庶民,这相当于砍去了诸葛丞相一支臂膀。冯膺的叛变,令诸葛集团败下一局。
冯膺此举,真小人做派。叛变后,他献房献人献计献策,俨然成了李严脚下的一条走狗,令人大跌眼镜。
冯膺在为新主子立下大功后,很快又惹出了大麻烦。
因为“烛龙”案,司闻曹内部被魏谍渗透一事大白于天下。作为最高长官的冯膺难辞其咎,皇上如果震怒,他必将小命难保。多亏李严保下了他,代价是杨仪复出。
李严将军此举,实为驭下之道。一则拉拢人心,令冯膺对他死心塌地;二则用来制衡新任西曹掾的陈恭。如他所言,“用两个人,总比用一个人更放心。”
此时,剧情再度反转。
上一个镜头,冯膺还在李严面前伏趴如狗。镜头一转,重新复出的杨仪就悄悄溜进了冯膺的住所。原来冯膺从未背叛诸葛丞相。出卖杨仪投身李严,是两人配合唱的一出苦肉计,为的是寻机彻底摧毁对方阵营。果然,兵者诡道也。
至此,冯膺的第一个谜底揭开。摇尾乞怜的卖身求荣,不过是障眼法。这位曹掾大人非但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还是为光复汉室舍生忘死的忠臣。
02 出卖?
冯膺始终效忠诸葛丞相是实,但同时,他出卖蜀国谍报外勤也是实。十年前,他跟郭淮交换情报,致使陈恭父亲战死沙场,也是实。
在杨仪和冯膺布置的这场“连环计”中,有无数蜀国人成了牺牲品还毫不知情。那些常年在曹魏卧底的游枭,那些突遭围困的将士,那为职责慷慨赴死的翟悦,那被打残双腿的荀诩……只能叹一句“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如陈恭所言:所有的代价,跟最后的结局比,都是九牛一毫。而且,这些代价也是必须付出的。
无论是西蜀的“白帝”,还是曹魏的“烛龙”,这些小人物们的家国情怀和舍命付出,才格外令人动容。
咱们再说回剧情。
冯膺间接害死了陈恭的父亲,他也知道,陈恭一定会知道这个见不得人的秘密。他于陈恭,有杀父之仇。按常理说,他应借机除掉陈恭才是,而且这对他来说可谓易如反掌。但诡异的是,他并没有这样做。
街亭之战大败后,司闻曹内部给“白帝”陈恭定性为叛徒。为稳住局面,杨仪下令让冯膺以大局为重尽快锄奸。冯膺表面应承,却做了个诡异的安排,他偏偏派荀诩去天水执行任务。
荀诩跟陈恭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后来,陈恭还做了荀诩的妹夫。这两人的关系,首先就非同一般。更关键的是,冯膺深知荀诩的为人。不同于司闻曹里的“老油条”,荀诩耿直纯粹,有不顾一切追寻真相和公义的轴劲。
冯膺派荀诩去锄奸,明面上看是靖安司的职责所在,实则是暗中为陈恭上了一把安全锁。果然,荀诩抵达天水之后,很快得出“白帝”未曾叛变的结论,并帮助陈恭脱身,前往五仙道查找“烛龙”的线索。
但荀诩万万想不到啊,陈恭抓住了高堂秉这枚“烛龙”,顺利晋升为司闻曹西曹掾后,即刻就去紫烟阁找到魏谍柳莹姑娘,爆出了自己的身份:原来,他竟是高堂秉背后更大的那枚“烛龙”。
重情重义的荀诩,丝毫未怀疑陈恭的身份,他一如既往地信任他,把所有情况都对他和盘托出。
看到这里,也就解开了陈恭为什么非要在荀诩病重之际,对他说出翟悦已死的消息。
荀诩被打成重伤,神医老者一再叮嘱“千万不能动气”,而情同手足的陈恭却立刻进屋,把翟悦牺牲的噩耗亲口告知。荀诩悲愤到不能自已,陈恭此举明显是火上浇油来者不善。
陈恭为何这样做?目的就一个:延迟荀诩审问高堂秉的时间,好寻机做手脚。
整个司闻曹里,就荀诩是个“傻白甜”。他完全是政治斗争的绝缘体,一心所想,就是查找真相,揪出真凶。
荀诩的执着,其实妨碍了两个人——冯膺和陈恭。出于各自的目的,这二位都不希望荀诩追查到底。因为这事背面有荀诩无法想象的暗流涌动。高堂秉被自杀前,曾经说过一句话:我知道的事,能让成都震颤。
那这两个在高堂秉一案上,抱持同样态度的人,究竟孰忠孰奸,是不是同一个阵营呢?
03 忠奸?
从目前看,冯膺对于陈恭谍中谍的身份,是知晓的。
他既知道陈恭已知悉自己出卖情报的秘密,也知道他回到司闻曹的目的。冯膺跟杨仪秘密商议时,说过两个担心。一个是陈恭对杀父之仇耿耿于怀,一个是荀诩对烛龙案紧追不放。
这两个担心,后一个看似已被解决。高堂秉离奇自杀,尽管荀诩以为疑点重重,但冯膺和陈恭都逼迫他草草结案。
荀诩去冯膺办公室汇报时,突然瞥见了搭在椅子上的一件衣服,这个细节是为后面所作的铺垫。我猜测,高堂秉很有可能是冯膺亲自下手干掉的。那件衣服,应该暴露了一些蛛丝马迹。
如此推测,接下来的剧情里,冯膺一定处境危险腹背受敌。他跟杨仪密谈时,也已经想好了身后事。他说,届时我身虽死,但为光复汉室亦死而无憾。
至此,冯膺的真实身份已经浮出水面。无论卖身求荣,还是暗中通敌,都是“连环计”的一部分,目的就是要一举推倒李严在朝野的势力,从而扫除内患,为丞相北伐出师,做好一切准备。
这个像狗一样摇尾趴伏的男人,其实是对诸葛丞相忠心不二的义士。
那陈恭呢?他果然是叛国的逆贼吗?我猜测,应该还会有新的反转。
陈恭回到司闻曹后,看似跟冯膺表面迎合实则不共戴天,但他在两件大事上,却跟冯膺的目的不谋而合。
第一件,是对荀诩审烛龙。前文说过,他不惜利用翟悦之死,来拖延荀诩康复的时间。在高堂秉快顶不住时,又忽然离奇被自杀。这个结果,实则是冯膺和陈恭都想看到的。
第二件,冯膺向李严将军献计,用出卖情报和冒充吴军的方式,来破坏诸葛丞相的北伐大计。计策一出,李严脸色大变说道:这可是谋逆之罪啊!
然此时坐于另一侧的陈恭,看似提出疑问设置阻挠,实际上却在推波助澜,为李严上钩作着另一层的助攻。
这两人,不似仇敌,倒像是暗中打配合的队友。
杨仪也跟冯膺说过:陈恭父亲一事,到时候跟他说开便是了。这也又佐证了陈恭未来再次反转的可能。
这波谲云诡的《风起陇西》,究竟下了多大的一盘棋,我们还得继续观望。
棋局之外,这些谍战小人物的命运,实在令人唏嘘。身家性命,妻子兄弟,都可以抛舍,所有的付出和牺牲,只为了守住自己的职责。
冯膺曾跟小舅子孙令说过两句话:
做大事者,不计小怨。
做人,要有底线。有些事,绝对不能做。
不计小怨,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可以像走狗一样匍匐在地,可以被世人甚至亲人误解痛恨,但底线绝不能丢。底线,就是要用生命去捍卫的家国使命与职责。
冯膺,这个看似腹黑卑劣的小人,会不会是剧中最悲情的英雄呢?且看下回分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