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为何要打造北部增长极(广州划定五个城市更新圈)

广州为何要打造北部增长极(广州划定五个城市更新圈)(1)

广州为何要打造北部增长极(广州划定五个城市更新圈)(2)

广州将通过城市更新打开高质量发展空间。 南方日报记者 王良珏 摄

开年以来,“高质量发展”成为南粤大地的热词。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土地空间利用至关重要。

就在前两天,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专项规划》),拟对全市7434平方公里区域进行更新改造,支撑广州国土空间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结构。

在《专项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南建新城、北筑核极、东立门户、西联广佛、中兴老城”五个城市更新圈的概念,引起坊间热议。

随着城市地域扩张不断向郊区扩散、再集中,广州形成了多中心的区域城市形态,这五大城市更新圈通过实施差异化战略,重塑区域定位,为广州城市更新指明方向。

“广州通过城市更新打开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释放了新的增长动能。”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表示,过往的城市更新,基本上是在中心城区核心区,此次规划最大的亮点是从全域空间谋篇布局,新划分中心城区核心区、中心城区及周边城区、外围地区三片区域,瞄准各自主攻方向发力城市更新。

南方日报记者 刘珊

南建▶▶

造一座未来综合性新城

南沙在城市更新规划的新定位是“面海新城”。

《专项规划》提出,将南沙新区营造为向海而立、创新而强、链湾而兴的未来综合性新城,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

广州向南造新城的计划,酝酿已久。

2022年6月,国务院出台《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提出将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高标准编制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优化形成“一廊一带、双核五极”的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结构。

对广州来说,这是一次罕见的空间格局大调整,也意味着南沙不再只是广州的一个副中心、一个滨海新城,而是一个与中心城区比翼双飞的新核心城区。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南沙需要通过城市更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加快高端功能集聚。比如,结合国际航运贸易枢纽建设,优先保障中国(广东)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片区发展用地,推进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等先行启动区的更新改造,包含交通建设、地标建筑、高端配套等高质量土地使用。

北筑▶▶

产业成势,需转换新旧动能

向北筑产业极点,无疑是广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跃。

从广州城市建设20余年的历程可以发现,东进、南拓取得长足进展,北优则保护了绿水青山,但缺乏强劲的动力引擎。

事实上,依托空铁枢纽这一天然引擎,北部产业崛起有着巨大潜力。根据《专项规划》,北部增长极区域可更新存量用地面积约78.5平方公里,依托空港-花都、知识城、从化等功能平台,推动低效产业用地园区化、集聚化发展。

“城市南建是向海而兴,而向北围绕空铁融合,建设北部综合门户,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增长动力强劲。”胡刚说。

广州向北以城市更新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要做强做优全球“顶流”枢纽机场及其周边地区,建设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区域辐射极点。

东立▶▶

直连湾区,需升级门户枢纽

枢纽是城市发展的血脉。向东看,东部枢纽作为“五极”中的其中之一,被纳入广州“一廊一带、双核五极”的城市战略版图。

在东部综合门户区域,此次更新的存量用地约64.1平方公里。“背靠广州东部广阔的经济腹地,与莞深制造业基地近在咫尺,广州东部门户有着得天独厚的枢纽优势。”胡刚认为,枢纽升级能带来人流、物流、商流聚集,东部城市更新可以释放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以上海虹桥枢纽为例,作为国内“空铁一体、高效换乘、快速集散、港城融合”新一代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典型代表,与临近的虹桥商务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枢纽交通商务区的发展样本。

值得关注的是,结合城市更新配置高质量产业空间,广州将谋划构建东部枢纽交通商务区,推动广州东部地区跃升为辐射粤东、服务湾区东岸、对接华东的重要支点。

枢纽赋能提质,广州还需充分发挥东部枢纽作为广州与深圳、东莞、惠州合作互联的空间载体作用,打造直连湾区的交通新枢纽。聚焦新塘站、增城站,广州正在以城市更新储改结合挖掘空间潜力,推动周边区域客运枢纽集群整合。

如今,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定位“通道 枢纽 产业”枢纽经济示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西联▶▶

广佛同城,需全局统筹

土地资源要素

早在世纪之交,广州便提出“东进、南拓、西联、北优”四大城市发展战略,其中“西联”,饱含与佛山同城化的期许。

打破行政壁垒、统一城建规划,是广佛同城的重要步伐。自2009年,广佛同城化建设全面启动以来,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均实现了重大突破。

在城市更新规划中,西联广佛同城,以区域协同治理为纲,全局统筹土地资源要素,整合碎片化生态、产业、文化等资源要素,打造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可更新存量用地面积约58.2平方公里。

结合土地要素城乡交换机制探索,广州将建设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荔湾海龙先导区,推动区域连片更新、引导高端要素聚集,这是广州从更深层次上推动广佛同城化发展,加快建成全球超级都会与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战略大平台的重要一步。

中兴▶▶

复兴老城,需开动新引擎

广州主城区,再次奏响振兴强音。

从城市更新存量用地面积来看,依旧中心城区为王,可更新存量用地面积约233.5平方公里。《专项规划》提出,至2035年前,中心城区核心区拟推进54个项目,中心城区及周边拟推进213个项目。

胡刚分析,中心城区的核心区依然是以珠江前航道的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的核心范围为主,其中荔湾、越秀是中兴老城的重点片区。

基于中兴老城的战略谋划,此次城市更新重点提到推进新河浦、恩宁路、沙面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及活化利用,挖掘资源底蕴,再现粤府文化魅力。

而对于珠江西段、中央活力区、广州火车站、中轴线南端等重要节点,广州以城市更新增添高质量发展引擎,助力产业复兴。

宜居,是中兴老城的重要考量因素。对于中心城区老旧小区而言,微改造是完善功能配套、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开敞空间最有效的方式。

复兴老城,也意味着再焕城市生机活力,重塑中心老城区的城市魅力。

■解读

多中心的城市发展逻辑

从城市更新规划的战略布局,大抵可以窥见一座多中心、多极点的城市发展逻辑。

广州提出,要提升超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打造“一廊一带、双核五极”的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结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承载。

具体来看,则是高水平规划建设科技创新走廊和珠江高质量发展带,全面增强中心城区、南沙新区“双核”能级,推进北部增长极、国家知识中心城、东部枢纽、番禺智造创新城、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等重大平台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城市更新规划划分了中心城区核心区、中心城区及周边城区、外围地区三片区域。在首次提出的五个城市更新圈中,中心城区核心区为“中兴”老城区域,而中心城区的划分范围则包括黄埔区及其“五极”的中心区域。

“作为省会城市,广州中心体系聚集资源比较强,所以原来的城市规划都是以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的划分为主,哪怕是外围的新城建设,过去还是按照行政区划以卫星城的方式进行开发。”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表示,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其发展动力已不再完全依赖于中心城区,广州外围区域所能配置的资源已足以支撑其区域中心的崛起。

以南沙新区、广州北部增长极、东部综合门户、广州南站等为重点,广州通过城市更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导入区域重大产业项目,推动广州科技创新平台、创新空间引领广深科技走廊、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马向明认为,广州正从中心主义发展方式转向区域主义发展方式。以“五极”为例,广州曾经的外围区域的发展已不完全依托于广州中心体系的资源分配,区域力量已经超越行政力量,成为推动外围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

广州亟须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轴带,通过城市更新提高区域高端公共设施供给水平与辐射能力,保障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土地资源要素支撑。

“未来城市的发展一定是敞开的,而不是围绕核心而设定的,也不应以行政等级划分为区域发展重点。”在马向明看来,深圳的崛起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从关内特区到随着外部需求增长,形成各自区域的发展中心。

依托城市更新,广州将建成国土空间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结构,打开发展空间和增长能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