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的领导最后授衔情况(真实的铁道游击队)

受电视剧《铁道游击队》的影响,一直以来,“铁道游击队”这支充满传奇色彩的部队都给人一种神通广大的印象。

在影视剧中,铁道游击队成员个个本领高强:爬火车、炸桥梁,让日寇魂飞胆丧,令人印象深刻。

这些场面历史上当然是存在过的,但鲜有人知的是,铁道游击队的工作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真正的铁道游击队创立于1938年夏天,并最终于1945年底接受改编,共计持续7年时间,而就在这七年时间里,铁道游击队的十位领导人牺牲率高达50%:其中包括1位大队长、1位副大队长以及3任政委。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指挥官牺牲率如此之高的部队都是属于极其罕见的。

这让人不由得好奇,铁道游击队的几位领导人都是谁?在他们的身上有发生过哪些故事?

铁道游击队的领导最后授衔情况(真实的铁道游击队)(1)

1938年,随着日军开入山东,鲁南地区沦陷,为了保留抗日有生力量,当地的抗日武装主力“人民抗日义勇队”选择退居抱犊山区,暂避锋芒。

为了能够对日军进行监视,义勇队在离开的时候,留下了一个地下交通站,由洪振海、王志胜分别担任正副站长。

当时的这个交通站满打满算也只有六人,而相比之下,驻扎在鲁南地区的日军正规军人数高达上千人,他们不但装备齐整,甚至还有数千伪军予以配合,双方实力悬殊。

但是任谁也没有想到,正是眼下这个毫不起眼的交通站,日后,将成为当地日军挥之不去的梦魇。

洪振海、王志胜接手鲁南地区抗日工作时,连短枪都无法做到人手一支,子弹更是稀少,甚至撑不起一场战斗。

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两人没有丝毫的气馁,反而决定主动出击,为队伍争取一线生机。当时的枣庄有不少日本人开设的洋行,这些洋行基本上全部被汉奸和买办所承包,为日本人在民间敛财。

作为回报,日本人也会默许这些汉奸和买办,聚集一批地痞流氓,装备一定的武器,形成一支支小型民团。

铁道游击队的领导最后授衔情况(真实的铁道游击队)(2)

在洪振海和王志胜眼中,这些训练严重不足的民团,简直就是送上门来的军火库。洪振海和王志胜都是义勇军时期接受过正规训练的老兵,对付他们可以说是手到擒来。因此,在1939年8月,洪振海和王志胜乔装打扮,混进了枣庄的一座洋行,以奇袭的手段劫持了洋行的几位掌柜,击毙二人,击伤一人,最终夺取长枪一支、短枪一把,并且迅速撤离。

虽然这场战斗的战果并不算多,但是其难度可以说是相当之大的。

枣庄是当时日军的主要驻扎点,兵力没有一千也有三百,而整场行动中,游击队一方只有洪振海和王志胜两人,想要带着一把长枪,躲避日军大军围捕,顺利出城,绝非易事。

整个行动堪称“精致”,其所展现出来的执行能力可以说不亚于后世的特种部队。这样只会出现在电影中的精彩场景,洪振海和王志胜干了不止一次。

铁道游击队的领导最后授衔情况(真实的铁道游击队)(3)

当年10月,他们又伙同几名同志,在枣临铁路一带飞上火车,击杀数名日军,并且缴获大量的枪支弹药。

就这样,铁道游击队攒下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作为铁道游击队的初代队长,洪振海的亮眼表现不止如此,短短几年时间里,他便将6人的游击队扩充到了300多人。

凭借着这支力量,铁道游击队后来还抓住了日军防守松懈的时机,一举解放了山东的微山岛,此战歼灭敌人两百,缴枪200余支,外加4挺机关枪,在这一时刻,铁道游击队的实力达到了生涯的顶端。

然而,虽然铁道游击队创下了璀璨的战果,其实力相较于日军来说,仍然是薄弱的。

铁道游击队成员大都是附近的铁路工人,缺乏军事训练。这也就意味着,很多任务的执行都需要队长或政委亲自带队,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洪振海就是为了掩护战友撤退而不幸牺牲,这一年,他才年仅31岁。

铁道游击队的领导最后授衔情况(真实的铁道游击队)(4)

洪振海为掩护战友而牺牲,这在铁道游击队里绝对不是个例,甚至可以说,保护战友,早已经成为了铁道游击队干部们的一项传统。

1943年的时候,时任铁道游击队副大队长的赵永泉率领短枪中队在西托村一带活动,当时其身边只有几十人,所有人都只有短枪傍身。就在此时,日伪军得知消息以后,派出了100多人对其进行围攻。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赵永泉临危不乱,率领部队突围到东巨山村北,由于为了掩护队友,赵永泉不幸被敌人机枪打中,无法移动。在临终之前,赵永泉嘱托自己的弟弟赵永良一定要带队突围,自己却不幸牺牲,享年32岁。

赵永泉和洪振海是同一批的,是情报站时期的“老人”了,在他牺牲后,他的妻子胡继兰没有丝毫犹豫,抱着13岁的大儿子赵德太就送到了游击队:“我一个女人家没办法扛枪,我把孩子送了过来,让他和你们一起打鬼子!”

胡继兰一番话说完,闻者无不落泪。

铁道游击队的领导最后授衔情况(真实的铁道游击队)(5)

铁道游击队另一个牺牲人数最高的职务便是政委,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政委往往是负责政治工作,很少插手军事,离战场远远的。然而,在铁道游击队这样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

铁道游击队没有根据地也没有稳定的大后方,部队所在之处,全是前线,这也就使得几乎每一位政委都同时肩负着战士的身份。

铁道游击队创立以来,前前后后共有6位政委,其中就有高达3位牺牲在抗战战场。

第一位牺牲的政委名叫孟昭煜,孟昭煜十八岁便参加了革命,由于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后来他被任命为了铁道游击队政委,协助第二任队长刘金山工作。

虽然年轻,但是,在这份岗位上孟昭煜干得十分出色,深受同志们喜欢,可惜的是,在孟昭煜上任仅仅一年的时间,便被伪军剿共司令朱玉相抓捕并杀害,这一年他才仅仅25岁。

孟昭煜死后,文立征接替了他的工作。

文立征也是读书人出身,他本是辅仁大学的高材生,为了革命,不惜与家里断绝关系。

铁道游击队的领导最后授衔情况(真实的铁道游击队)(6)

1943年春,文立征来到了条件极为恶劣艰苦的鲁南地区,在这里,他不单单进行政治思想工作,还经常利用私下时间手把手地教战士认字。

到了后来,组织将其调往临城六区开辟工作,在路途上,因为叛徒告密,文立征在丁堂村遭到袭击,牺牲时只有34岁。

第三位牺牲的政委名叫张鸿义,是于1944年7月到任的,这时的抗战已经接近尾声,作为敌后地区,鲁南地区的战斗烈度和次数都已经大大降低。

但是,在1945年5月龙山战斗过程中,张鸿义由于身先士卒,最终不幸被流弹击中而牺牲,时年33岁。

此时距离抗战结束已经只剩下不到三个月,张鸿义就这样倒在了胜利的前夕。

在铁道游击队牺牲的干部里,其中年纪最大的不过35岁,最小的不过25岁,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他们都能够拥有更加璀璨的人生,但是做到了游击队领导这个位置,他们都无一例外选择了为国家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只有读懂他们,我们或许才能够意识到“铁道游击队”这五个字的重量。

铁道游击队的领导最后授衔情况(真实的铁道游击队)(7)

鲜为人知的是,铁道游击队中不乏为国牺牲的烈士,也有令人鄙夷的叛徒。

这个人便是《铁道游击队》长篇小中“彭亮”的原型人物,许广田。

在小说和电视剧中,彭亮的形象很单纯,是一个枪法极准、对党极度忠心的,无论能力、人品都十分出色的队员。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原型人物许广田居然成为了一名叛徒。

有趣的一点是,《铁道游击队》作者刘知侠最早就是通过许广田本人,了解到这段抗战佳话的。

1943年夏天,在山东军区滨海抗日根据地召开了一场全省战斗英雄模范大会,许广田作为受表彰者出席并发表了汇报讲话。

当时的刘知侠也出席了会议,听到游击队飞身铁轨,翻飞火车的情节后,十分激动,提出想要写作一部相关小说。

对此许广田倒是很爽快,私下里给刘知侠讲了不少故事,但没想到,刘知侠刚刚准备着手创作《铁道游击队》,许广田本人居然嫌弃官位太小,叛变了。

当时的许广田在部队里只是担任一位连长,有叛徒向其许诺高官厚禄后,许广田脑袋一热居然投了敌,后来做了伪军特务连连长。

此时的许广田不知道,几乎就在他投敌的同一时间,鲁南军区已经下达了对他的任命书,决定任命其担任营长,许广田的选择,可以说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铁道游击队的领导最后授衔情况(真实的铁道游击队)(8)

许广田投敌以后不久,日本人便战败了,他本人也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捕,由于没有做过太大的坏事,许广田只是被判处了两年的有期徒刑,昔日的全部功勋,全部遭到抹去。

许广田生命最后一段时间里十分孤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由于贫穷和疾病,最终在家乡逝世。

如果许广田没有投敌会发生什么?

这个问题事实上很好回答。与他同属于铁道游击队的那些幸存干部的人生,完全可以作为范例。

铁道游击队第一任队长洪振海牺牲后,当时的副大队长王志胜由于正在养伤,且其本人没有带队意愿。最终由洪振海曾经的警卫员,时年26岁的中队长刘金山担任队长职务,王志胜继续当副大队长。

刘金山和王志胜搭班子的这段时间,铁道游击队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期。

他们一面坚持灵活的游击作战,发起数十次对于日军的奇袭,成效斐然,一面积极配合上级,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1942年,铁道游击队还掩护刘少奇、陈毅、萧华、罗荣桓、朱瑞等千余名干部穿越敌占区,回到了后方,如此大规模的干部转移,堪称二战史上的奇迹。

铁道游击队的领导最后授衔情况(真实的铁道游击队)(9)

刘金山活到了抗战结束,在1955年的时候,被授予上校军衔,后晋升大校,最终于1996年病逝。

王志胜为人低调,建国后,他投入到了地质勘探领域工作,曾经对华北煤田进行过开发,后来成为了枣庄市当地人大常务委员、市政协常委,其人生也堪称圆满。

除此之外,政委杜季伟建国后授大校军衔,活到了八十年代,政委杨广立授大校军衔,并且在1964年晋升少将,活到了1997年。

政委赵若华更是长寿,活到了2011年10月,享年92岁。

他们或许在建国后没有过高的职务,但是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幸福且安定的晚年。

铁道游击队最为出名的还是要属第六任政委郑惕。

郑惕在铁道游击队中资历算是最浅的,直到1944年才担任政委,在其任内完成了“沙沟受降”的功劳,但就在第二年,铁道游击队便遭到整编,并入鲁南铁路工委和华东野战军鲁南军区特务团。

郑惕本人后来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时期,郑惕最高做到了志愿军第24军70师副师长。

由于其能力突出,回国之后,他又被任命为了“二炮”科技部部长兼副参谋长。

当时的二炮刚刚组建,这一职务的重要性还没有凸现,但是随着二炮逐渐充实强大,郑惕个人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到了1982年的时候,郑惕已然成为了第二炮兵副司令员,同时被中央军委授予了中将军衔。

铁道游击队的领导最后授衔情况(真实的铁道游击队)(10)

从昔日指挥“火车”再到指挥“火箭”,郑惕的一生,不可谓不传奇。

如果许广田能够看到这一幕,大概会后悔不已。但凡自己的意志力能够坚定一点,那么其前途可谓是不可限量,要知道,早在当年许广田本人就曾经获得过“甲级战斗英雄”的称号,比之郑惕,名气是要大上很多的。

但是现实中没有如果,许广田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也必须为自己的错误所买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