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业如何去做(当一个零售业老板到底有多难难难难难)
《零售难》
(改写自唐代李白《蜀道难》)
噫吁戏,心里苦哉!
零售之难,难于上青天!
百货街铺Mall,开店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店,不如买楼能赚钱。
夙兴夜寐谁知道?朋友笑我太疯癫!
招商运营没愁死,还有营销客服供应链。
上有消法食安之高标,下有铺租人工之猛蹿。
销售目标尚不得过,明明旺季愁客源。
库存何艰难,全场打折卖不完。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贷款何时还,账面营收不够看。
绞尽脑汁升体验,奈何顾客不进店。
又闻跨界来打劫,愁不完,
零售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因此凋容颜。
连年养店不盈利,无奈关停引人泣。
我就想问,之前那一堆财务的、库存的、收银的、会员的、ERP和CRM的,要全部打通怎么搞,员工怎么培训,花多少钱,效果怎么确保,顾客爽不爽……你等等我还没问完!
但趋势就是趋势,无缝的全方位业务,想要。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与本号联系)
2. 消费者变化要应对
如果前边那个叫做复杂的系统工程,那么应对消费者的变化,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
有时候这一届商场看起来不行,是因为这一届消费者太行了!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的80、90后,整个成长的环境就是全新的,每天他们都是刷新人类的认识,长大后那个消费特征,不瞒您说,俺们的high点自己都未必找得到。
如果您问的成功者跟您坦诚讲实话,您会发现,受90后欢迎很多时候是个随机事件。
怎么办?多尝试、多整些新鲜玩意、搞搞大数据,未必没有效果。对了,他们的价值认同模式比较值得研究,研究研究社群,粉丝经济,参与感,对于喜爱的,他们付款不遗余力,对于get不到点的,他们弃之如敝履。
君不见,当“新妈妈”都是80、90后时,整个母婴行业都得翻个底朝天,现在的消费者,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批人类。对了,还得注意这批人类对上一批人类的影响呢。
3. 顾客体验要升级
顾客体验又是一个巨大的版块,简直瀚海阑干百丈冰,不如自挂东南枝…
我们都知道顾客期待什么,他们喜欢眼前一亮的店面装修,想要更好的购物和试用体验,详细透明还一说就懂的产品信息,最优的性价比,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好挑选包退换,买的东西品位受人认同,拍张照分享到朋友圈一大堆点赞,品牌有文化标签和内涵,想参与产品开发和设计……
是的我们什么都知道,也可能相当于什么都不知道。我们还知道一件更可怕的事情,顾客的要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层出不穷的新创意,结果拼的就会是性价比。
好在我们也明白,我们能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们只是不一定这么快能转得过弯,想法到落地实现有一系列思考、决策、方案、整合资源、成本核算、试点、实施等等的过程。
最可怕的是什么?同样一招,有人先用了,接下来就是越用越不灵;好的想法,落地不够迅速做出来效果已经打了折扣。
4. 经验、信息数据化
更有效的营销、更有效的转化、更好的品牌和商品组合、更好的顾客满意度、更好的#@%*&…从前就是个抠成本的行业,现在更加是绞尽脑汁地高效开源节流。资金资源都要用在刀刃上,机会成本更是高到难以估量。
更精细就要求更精确的量化分析,所以大家都很关注大数据。利润薄了,所有事情的容错率就低了,所有投入的资源转化出来的价值都得更高。
小卖部时代,看店的老板娘上下这么一打量,购买力、兴趣品类、是否常客等等都分析完毕;超市、百货雨后春笋般开业的时候,算算商圈排名、城市和周边人口、分析分析竞争环境,差不多也就开了。
现在不行了。经营成本不断上升,消费者也有更多更广更多样的选择,需要更多的顾客,需要更吸引顾客,需要和想要处理的顾客数据呈几何倍数增长。我们都知道数据里边有宝藏,一部分是我们过去不曾深挖的经验,一部分是往下走重要的线索。
当咨询了若干家技术服务公司,甚至下了决心着手做了,你才会发现,要做好大数据是真不简单,底子好的惊呼一声“还好”,底子薄的甚至无从下手。
5. 供应链水平要提升
供应链管理水平是决定零售企业能挣多少钱的一大关键。你家供应链柔性够吗?能灵敏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或应对突发情况吗?它运转效率怎样?成本有优势吗?
做终端的零售企业很可能会感到,“我想我是了解顾客的,但是在我熟知的范围内,我的确也找不到足够多的他们想要的东西”。至少,没办法足够经济、顺畅和大规模地做到。
主动找了吗?主动变了吗?是否跟主力供应商或更合适的新供应商多聊聊?“Hey 兄弟,顾客根本不想要你放在我家货架上的那些东西!”
也许在由顾客来设计和定制自己的非标品前,零售商可以先成为商品(组合)真正的设计者。更何况,有很多东西顾客是懒得去设计的。但前提是,供应链水平必须得跟上。
这不单是成本的问题,更是顾客满意度、粘性乃至客单价的问题。
6. 提升诚信经营水平
在顾客更加明智、对道德标准期望更高的市场中,诚信对经营而言至关重要。成功的企业都知道,获取信任是留住顾客的最佳方式。在消费者眼中,零售企业的诚信度决定金字招牌的成色。
然而诚信不是不断念叨和表达就能达成的。消费者眼中的诚信,对零售企业的老板来说,是一件“台下十年功”的事情,实际上牵扯到企业现场管理和运营、供应链管理、公关传播、仓储物流、客服、营销等等多个方面。
最重要的是,建立诚信经营的企业文化,这需要老板和上下员工在价值观、工作机制、团队建设等方面常年下足功夫。
7. 整个一大盘人力资源那些事
人无疑是当代企业最重要的资本。零售行业的人力资源问题,细说起来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归纳起来也简单,两个字:真的麻烦真的难!
组织结构要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水平要提升,福利得经济实惠有亮点,招聘难度大离职率还高,靠谱高管与关键人才都失踪去哪里了…??
基层新到岗年轻员工90后,学历指标和薪资期望比过去高了,管理和培养难度也高了,实际投入工作有时真的觉得没当年的新员工好用,抱怨还多一言不合还突然就辞职走人,辞职理由还千奇百怪……
招聘难、培训难、管理难、激励难、提拔个靠谱的管理者难上加难…这都不是事,能干愿干的不是没有,但整体上弥漫着一种不如过去人敬业的feeling,实情是,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敬业级员工的比例,不到10%。
人力资源中国还是很丰富的,虽然成本越来越高,但有钱还是不怕招不到人。问题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大部分牛人都往高毛利和新兴行业去了,经营环境大变革的节骨眼上,找个关键位置的得力干将跟中大奖一样!
不说了,说多了愁哭的都是当老板的。
8. 缔结利益共同体
独木难支,孤掌难鸣。社会总有一种分工细化的趋向,除了做好自己,或者为了做好自己,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成为每天摆在零售老板们案头的课题。
自己构建多方面的竞争优势,不如合作来得快,专注优势主营业务的同时找到更多合适的合作者,缔结利益共同体,能让企业经营更加灵活、左右逢源。
上下游、跨业态、跨领域、跨区域…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取暖、联盟协作…该找谁、怎么合作、一家还是一群??所宜深慎者,此事古难全。但这必须得做。
难在哪里?大家出来做生意,会不会都想多赚点?一旦谁强势了会不会积压合作方的空间?有钱大家赚多半没问题,可如果赚的不够大家都吃好呢?甚至不够大家都吃饱呢?
也许走下去是有风雨后的彩虹,也许没有。也许这事跟相亲确实很像,门当户对很重要,彼此打量很现实。
9. 选择和运用新技术
电子标签、移动场景应用、物联网技术、远程信息处理系统、数字化视觉营销、新一代POS技术、各种功能的机器人、智能购物车、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VR&AR)、3D打印、RFID、表情识别技术、全息影像技术、NFC、无人机……
一大波新技术向零售行业袭来,也向零售老板的大脑发起冲击。
上述每一项显然都是有其功用的,但每一项要考察了解清楚,要明白是不是适合自己现在用,要考察供应商是否够好够便宜,技术是否可以持续更新而不是很快淘汰,分析投入产出比,预判带来的效益是否值得……
您头大吗?可是您敢不了解和不做吗?
10. 还得摆弄新媒体
过去开个业,搞个大促销,上上报纸、广播、发发宣传单、做做周边和部分位点的户外广告,都这么做,似乎也还有点效果。
新媒体一代代袭来后,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好像不靠谱了,新媒体好像也并不那么万能,而且市场感觉有点乱。怎么办?好像现在连广告都不知道能怎么打了?!
哎~!我们也可以做自媒体,增加与顾客的连接点,有什么促销信息,一发出来就到大家手机里了!
然而,不能说完全没效果,却觉得好像并没有什么大用处。这鸡肋感满满的新媒体,到底是我做得不够好呢,还是它本身没这么神奇?
但做出效果时也是真的好,高效传播一下就铺开了,引爆全城不是梦,引流效果杠杠滴!不过有几大提醒:费用没有想象中低,成功没有想象中易,转化没有想象中这么犀利。
其他老板们在烦的事情跟你一样吗?世界各地的零售老板关注哪些问题?大家觉得什么才是当务之急?想了解吗?
著名咨询公司毕马威(点击了解毕马威)国际新近做了一项调查,调研对象是来自全球最有代表性的消费品和零售品牌的400位高管,形成《寻求以顾客为中心——全方位业务模式》专项报告。
这份报告将于2016年10月19日,在第五届中国品牌连锁发展大会上首发,大会在深圳举办,与会嘉宾将获得报告全文。
同时发布的还有其他十余项顶级权威机构最新研究成功;韩都衣舍赵迎光、名创优品叶国富、益普索刘立丰、英融集团雷彬等等30位大咖还将在大会论坛上做主题分享。
您可以查找[中国品牌连锁发展大会]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号报名免费参会~~
「品牌的力量」第五届中国品牌连锁发展大会
为同质化竞争时代迷茫的品牌企业谋划出路
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零售连锁业发展强效助推平台】
资源大平台 | 企业助推器 | 行业代言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