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忌讳的就是太过于圆满(对待人生的三种态度)
沉迷和厌离
人生有很多活法,但说到底,我们对待欲望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活法。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欲望,可以说欲望就是人生的代名词。佛教里有一种比喻,欲望就像是涂满了蜂蜜的刀口,蜂蜜很美味,但我们在舔蜂蜜的时候,却很有可能被刀口伤着。
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欲望是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但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痛苦;欲望带来了文明和活力,却也带来了各种危机。因为这个原因,人们的生活态度,有的是纵欲,有的是禁欲,有的则在两者之间徘徊不定。
纵欲的人,沉迷于欲望的海洋中,享受、追逐欲望的各种刺激与快感,这样的人生可以说是一种不断向外逐求的人生。美色、美食、名利、权力,等等,这些欲望中的任何一种,如果不知节制,就有可能酿成大祸。
很多人因为经历了这种犹如刀口舔蜜的伤害,便视欲望为魔鬼,转而走向禁欲的路子。走禁欲路子的人,对人生持一种厌离的态度。在纵欲之人的眼中,花花世界很有诱惑力,但在禁欲之人的眼里,世界就是一个苦海,不值得沉迷于其中。
当然,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情况。得意的时候便沉迷于各种追逐当中,失意的时候又转向厌离人生,来回切换。比如说有人因为生意失败,痛苦到看破人生,感觉自己已经彻底放下了。但无意之中得到一大笔钱,于是人性深处的盲目冲动又被激发,再一次开始刀口舔蜜。
可以说,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在沉迷和厌离之间徘徊。沉迷的时候,我们内心又有那么一丝不安,好像缺了点什么,干了坏事的时候好像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于是有一段时间又开始厌离,强行压制内心的盲动,但压是压不住的,结果时间长了又开始沉迷,就像戒烟一样,戒了再抽、抽了再戒,如此循环往复。
在希腊神话中,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要求西西弗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推上山顶的过程很煎熬。但最煎熬的不是这个,而是石头到了山顶后还要滚落下来,然后西西弗再一次把石头往上推,然后石头再一次滚下来,再推,再滚下来......如此循环。
这个悲剧式的循环过程像极了这种死循环。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一堆欲望,而欲望的本质便是痛苦。人自打出生,内在就一种盲目的冲动,总想追求点什么,这种内在的无明冲动,叔本华称其为意志。他认为我们所谓的文明,不过是意志的外化。
叔本华最终是偏悲观的,他虽然发现了盲目的意志,但却没有找到一条适合大多数人的解决办法。那么对于人生,除了沉迷与厌离,难道就没有第三条路了吗?其实是有的,答案就在东方古老的儒家文化以及禅文化中,这条路叫化欲,或者叫中道。
中道
沉迷的人,可以说完全向外追逐,迷失了本心。厌离的人,可以说切断了自身的能量与外界的互动,成了悲观主义者。就好像吃饭的人,一开始因为贪得无厌,拼命的吃,把自己撑得要死,于是因噎废食,不再吃饭。
很显然,把自己撑得要死,或者因噎废食,这两种情况都不可取。问题的根本就在叔本华所说的“盲目”这两个字上。欲望是盲目的,所以才产生了各种祸患。据说为了解决这种祸患,叔本华提出了艺术、禁欲以及绝食自杀三种解决方案。
说实话,站在东方文化的立场上,叔本华的解决方案不怎么高明。意志是盲目的,我们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自然是“超越意志的盲目性”,如何超越?我们看古老的《尚书》是怎么说的: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翻译成白话如下(意译):
人的盲目意志是危险而不安稳的,但人除了盲目的意志,还有洁净精微的道心。道心精纯而无杂染,如果我们能虔诚恭敬的守护道心,便能处处得其中,做什么事都能恰到好处。
《传习录》中对人心与道心做过一番比较,说的非常好,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先生曰:“率性之谓道”,便是“道心”。但有一些人的意思在,便是“人心”。“道心”本是无声无臭,故曰“微”。依着“人心”行去,便有许多不安稳处,故曰“惟危”。
我们要想达到“惟微”的境界,就要反观自照。既然意志是盲目的、无意识的,我们就要用自己的觉性去观照它。或者用佛家的语言,我们就要活在正念中,对当下的起心动念都要了了分明,不再被无明牵着走。
人心当中同时有道和魔两种倾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好像现在的科技,它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繁荣,但也带来了各种危机,特别是环境的危机。
但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句话,是站在盲目意志的立场上的。站在道心或者正念的立场上,却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邪永远不能压正。
活在道心中,既不排斥欲望,也不放纵欲望,只是清清明明的活在当下,全然的照顾当下。在这种“照顾”中,欲望不再是脱缰之马,而是有了缰绳,有了主人。同时,欲望也是一种能量,儒家擅长升华这种能量,而不是一味的压制。
升华的方法就是通志,通一人之志便是世间之大丈夫,通天下之志便是社会之大同。通志的步骤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种通志的过程中,欲望的能量被转移到了为社会立功、立德、立言上。好比原本狂奔的野马,有了主人之后,开始为社会做贡献。
在儒家,这叫通志。在佛家,这叫行菩萨道。这种路子,其实就是所谓的化欲。在儒家叫“志”,在佛家叫“愿力”。人的意志是一种流动的能量,既不能一味的堵,也不能毫无节制的放纵,最好的方法是升华和净化。就好比一头猛兽被驯化成了祥瑞之兽,原本是祸害人间的,现在则成了人间的守护神。
厌离是死气,放纵虽是生气,但这种生气之下却藏着杀气,跳不出阴阳互根的轮回模式。唯有中道可以让我们不断超越盲目的意志,无限的向道心接近,直至最终觉醒。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转贪、嗔、痴、慢、疑五毒为妙观察智、大圆镜智、法界体性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五种智慧。
欲望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欲望没有觉知,没有觉知的欲望人生,犹如夜行,处处隐藏着危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