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古城范围(清江浦的由来)
清江浦,是一个充满着水灵水韵般诗意的名字。对于不熟悉淮安的人来说,知晓这是个地名的途径可能来自一本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其中记述了明正德皇帝南巡在清江浦落水而一命归西的故事。事实上在明清时期,清江浦曾以一时的繁荣而闻名于世。
今天淮安市中洲上,在绿树成荫的环抱中,矗立着一座状如城堡的红色塔楼,古色古香,巍峨壮观,面朝运河的门匾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清江浦”。
清江浦本是水名。京杭大运河介于长江和淮河之间的河段,又称里运河。里运河流进淮安清浦区的一段为清江浦。
春秋时期,吴国开凿了连接长江、淮水的邗沟。
隋炀帝时,连接黄河与淮河的通济渠挖通。至此黄河、淮河、长江三水相通。
北宋转运使乔维岳为了漕运方便,开辟了从末口到泗口的沙河,但至元末已是河床淤塞,闸坝湮废。
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正是平江伯陈瑄任督运总兵官期间,他走访当地群众,寻找沙河故道并加以疏浚,改其名为清江浦。
清江浦与古邗沟相通,共称里运河。
陈瑄还就河筑堤,建筑了新庄、福兴、清江、移风四道闸。后来新庄闸以下日渐淤塞,航不能行,于是在清江闸下游筑坝,称仁义坝(今水渡口)。
由于清江闸扼运河之咽喉,是跨运河的唯一陆上通道。而每年从江南运往北京的漕粮达400万石,必经清江浦转运京师。由于过往人员众多,昔日少有人烟的“闲旷之地”,很快变成了“侨民宿贾,巨室鳞次”的通商大埠,称清江浦镇。
清江浦在行政上原来属于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淮安区)。1760年,由于清河县县城(今淮阴区码头镇旧县村)毁于洪水。于是将清江浦一带由山阳县划归清河县,作为清河县的新县治。
来源:淮上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