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下这个词的来历:却未必知道它的来历

找一下这个词的来历:却未必知道它的来历(1)

“借光”有什么来历?

找一下这个词的来历:却未必知道它的来历(2)

人们把凡是请求别人提供某种帮助或从别人那里分享某种荣誉称作“借光”。“借光”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礼貌用语。但是,你知道“借光”一词是怎么来的吗?

“借光”这个词由来已久。《战国策•秦策》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在长江下游地区的一条支流两边住着很多人家。这些人家中的姑娘们为了图个快活总是在晚上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所以总是不想和她在一起。这位姑娘就对大家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把她留下来了。

后来,“借光”一词便成为人们之间寻求帮助的礼貌性用语

“小时”从何而来?

找一下这个词的来历:却未必知道它的来历(3)

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钟表打交道,“几点钟”、“几小时”这些话一天也不知要说多少遍。可是为什么要把两个钟点之间的间隔称为“小时”呢?

其实,“小时”是从“大时”引申而来的。在中国古代,人们是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的。根据天文历法的演算,人们便把一昼夜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如果和今天的二十四小时相对照的话,那么半夜十一点到次日一点的时间就是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一个时辰其实相当于两个小时,而不是一个小时。

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一个钟点就为“小时”。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小巫见大巫”真和巫术有关吗?

找一下这个词的来历:却未必知道它的来历(4)

“小巫见大巫”的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来比喻相比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这个词的来源与一则故事相关。

在裴松之《三国志注》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三国时,有两个同乡好友,一个名叫陈琳,在魏国做官;一个叫张纮,是东吴孙权的谋士。两人都很有才华,虽然各事其主,但相互仰慕,经常有书信来往,探讨作品。

有一次,张纮作了一篇赋。千里之外的陈琳见到了这篇赋后,赞赏不已。在一次请客宴宾时,特地拿出文章让在座的宾客传阅,欣赏,嘴里还不断地夸耀说:“这篇文章写得多么脱俗清新呀!你们知道吗,这是我的同乡张纮写的呀……”过了不久,张纮也看到了陈琳写的《武库赋》和《应机论》,不由得击掌叫好,并马上写了一封信给陈琳。信上对陈琳文辞清新、见解独到的文章大加赞赏,并表示要好好地向他学习。

陈琳见信后感慨极了。他在复信时谦虚地说:“我生活在北方,消息闭塞,与天下的文人学士交往很少,没见过大世面。只是这里能写文章的人不多,因此我在这儿容易冒尖,得到了大家过分的称赞,并不是我的才学真有那么好。和你们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就好像小巫遇见大巫,没法施展巫术了。”

发生争执为何又叫做“抬杠”?

找一下这个词的来历:却未必知道它的来历(5)

北方人把两人就某事争辩叫做“抬杠”。直到今天,这个词在农村用得还是很普遍。

“抬杠”一词起源于民间的一种风俗。汉族人民总是在正月十五闹元宵,但有些地方却通过举行一种叫“抬杠会”的花会来表示对元宵节的庆祝。“抬杠会”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很多人抬着一根木杆,大木杆的一头安一把椅子,椅上坐着一个穿红袍、戴纱帽的丑角官。这位丑官的职责就是随机应变回答逛花会的人的问题。即便观众提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丑官也要能应答自如。提问的和回答的有时还会互相争论、批驳,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时间一长,人们就把这种互相争辩的对话形式,叫成“抬杠”了。

什么是“名堂”?

找一下这个词的来历:却未必知道它的来历(6)

明堂是上古时候帝王会见诸侯、接见长者的地方。后世的帝王为了彰显自己的威风总是想造出一座明堂。

汉武帝在一次巡狩泰山的时候,发现了一处古代明堂的遗址,便想在这片遗址上造一座新明堂,以显示自己的威风。可是,文武百官从来没有见过明堂是什么,也就只好作罢。唐朝时,由于国势强大、经济繁荣,重建“明堂”的事又提了出来。武则天让大臣各自上书献策,谈谈明堂到底是什么样的。没过多久,有人写了《黄帝明堂经》三卷献给武则天,上绘有巍峨的正殿,四面清水环绕,中有响履木铺成的甬道通到岸上,非常繁华。武则天看后很高兴,准备照此动工。正直的大臣刘允沦怕修造明堂劳民伤财,对国家不利,就写了一篇《明堂赋》,讽喻武后,讥讽那人不知搞的什么“明堂经”,明堂经里也不知弄的什么“明堂”,纯属子虚乌有,胡说八道。武则天看了深为赞许,就没照着那所谓的“明堂经”去造“明堂”。不久,这事流传开来,人们将稀奇古怪、别出心裁的东西称作“搞什么名堂”。由于“明”和“名”的读音相同,而“名堂”又能表示“有名的明堂”这样的意思,所以“明堂”慢慢地写成了“名堂”。而搞名堂也就成了故弄玄虚的代名词。

人们为何用“汗青”来指代史册?

找一下这个词的来历:却未必知道它的来历(7)

人们都知道文天祥写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其中“汗青”一词代指史册。可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原来,在造纸术未被发明之前,古人著述都是刻写在简牍或书写在绢帛上。简是竹简,牍是木牍,只是因原料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名字罢了。汉代刘向的《别录》说:“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杀”,有除水之义;“汗简”或“汗青”是名词;“汗”是使动用法,即“使简(青)出汗”的意思。为什么要经历这种程序呢?这是因为简牍在用竹木加工成条状平面物之后,需经烘烤去水分,方可用于书写,是为真正的简牍。简牍加工完成之后,还要把简牍串起来成册。“册”字的本义,就是编结好的简牍。造纸术发明之前,史书是用简牍韦编成册的,必先经过杀青、汗青工序,故又以“汗青”代指史册。

“汗青”本是一个动宾短语,而用以代指史册,则成了一个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名词。另外,“汗青”与“杀青”还代指作品完成或最后校订,仍是动词用法。如朱熹《答严时亭书》:“当时若得时亭诸友在近相助,当亦汗青有期也。”此指著作完成。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既念欲俟全书卒业,始公诸世,恐更阅数年,杀青无日。”此指完成并校刻付印、出版发行。

微信关注方式

1,在“通讯录----添加----查找公众号”中搜“梨乡宁陵”

2,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3,长按上面图片两三秒,识别图中二维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