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言巧语和谄媚逢迎区别(绮语虽然悦耳动听)

绮语虽然悦耳动听,但却是投人所好的阿谀逢迎,是违心的吹捧。

原创:熊春锦 德慧智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备最快乐!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绮语,就是语言虽然辞藻华丽,语句美妙,善于恭维,却是假话连篇,文过饰非;绮语虽然悦耳动听,但却是投人所好的阿谀逢迎,是违心的吹捧。

在古代官方有时会组织一班文人,用诗歌艳词来赞美当政者,这就是一种绮语。

这种文风影响深远,至今还残存未去,在文艺界、新闻界都存在类似现象。

虽然有的是以文字或语言表达,有的转换成歌舞形式,,损伤的还是每个参与者本身和广大的受众。

但是其副作用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现代社会很多媒体失去了公信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对绮语和妄言的控制。

除了阿谀奉承的华丽语言,那些没有标准、败德丧名、乱风乱俗、瞎说惹祸以及所谓无节操无底线的媚俗低俗之语,也都属于绮语的范围。

前人根据舌识的特点,曾经总结了人际交往当中的一项原则: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社会上热衷于谈别人是非的人很多,而常能真心感恩赞美和鼓励别人的却是非常罕见,这与道德根文化的根本原则是完全相悖的。

老子在《百病百药》当中提倡要隐恶扬善,对于恶的现象一定要将其隐起来,让它在正能量中悄悄地消失。

但是现代社会却正好相反,人们乐于通过妄言绮语将恶的信息进行放大、播散以及张扬,占领而主导舆论阵地,放任有害的臭气任意飘散在人们生存的空间内,很多人不慎吸入毒气而中毒;更恶劣的影响是毒气邪气弥漫,使得正气始终无法抬起头来。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们从新闻报道当中还看不到像后来这样典型的扬恶现象,那时候犯罪率是控制得比较好的。

但是后来一些报纸开始详细报道恶性案件的侦破过程,对犯罪情节描述得越来越细,名为揭露罪恶,实际上是在扬恶。

新闻报道丢弃了隐恶扬善的原则,社会上的犯罪率肯定就要上升,因为人们从这些案件里就可以学到大量的负面内容。

例如,如何作案,如何与公安的侦破技术对着干等。

这种所谓揭露式的新闻宣传理念是从西方学来的商业赢利性伪自由观,我们结合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后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西方文化中有一些缺失信德与信仪规范制约的东西,偏离度、数、信的内容,我们只有在信德土壤厚实、信仪完整坚实的基础上加以运用,对自己才会有益,如果失去了自己文化的忠信主见而轻率地使用西方理念,那么就会掀翻自己的文化土壤,造成难以控制的乱象。

花言巧语和谄媚逢迎区别(绮语虽然悦耳动听)(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