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心城区将再添一座公园(一座正在打造的公园城市)
— 公园城市 —
2018年2月11日,在考察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了“公园城市”理念。
一年后的天府新区,“园中建城、城园相融、人城和谐”,随处可见“公园城市”的气息。
不只是天府新区。成都以天府绿道为主线,串联起全域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将整个城市变为一座巨大的“公园”,人城境业和谐统一,“成都蓝”成为日常、“西岭雪”刷爆朋友圈,天府绿道、川西林盘等成为网红打卡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的科学论断,诠释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公园城市”建设是交给成都的时代课题,是生态文明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全新探索。唯有改革才能破解公园城市建设的瓶颈制约,唯有创新才能彰显生态资源的无穷价值,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判断成为市民可感知的生态福利。
2019年,成都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以“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创构公园城市生态投资和价值转化的新范式,探索出生态保护和价值转化梯次推进的治理新模式,推动现代城市生活与绿色低碳理念相得益彰,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
资源环境与绿色发展的整体性、公共性、外部性决定了政府职责不可或缺。如何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彰显公园城市的多元价值?
成都坚持政府主导,以“顶层设计 整体统筹”,坚守公园城市价值选择和目标方向。
2020年1月1日,“城市之眼”——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丹景台景区核心区试运营,景区设置了许多颇具时尚感、文化感的消费场景。
成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牵头作用和抓总优势,加快构建生态优先发展制度框架。成立市委公园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编制公园城市总体规划、组建公园城市研究智库……有力保障公园城市建设的公益性、普惠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2019年,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成果丰硕:新建成各级绿道822公里、累计建成3429公里,全市绿化覆盖率43.5%、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人均绿地面积达13.8平方米;引导社会资本103亿元参与公园城市建设,打造生活消费新场景380余个;成功举办全球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发表《公园城市成都共识2019》……
联合国城市规划专家顾问小组首席专家彼得·卡尔索普认为:“这座城市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得很彻底。”
绿色发展从来不是一场“独角戏”,而是一场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深刻变革的“交响曲”。公园城市建设,如何发挥好市场主体作用?
成都遵循市场规律和商业逻辑,营造高效优质营商环境,以“专业企业 社会资本”释放投资价值和创新活力。
探索形成了公园城市投入产出两个平衡机制:前期生态投入资金,通过划定生态建设成本提取控制区域,将土地增值部分收益定向用于生态项目建设,形成土地增值与生态投入良性互动机制;后期管理维护资金,通过引入市场主体开展商业开发,以商业收益反哺运营维护费用机制,为可持续的生态绿色投入提供保障。
成都坚定不移举好生态优先的旗、握好产业发展的杆,推动新业态、新消费、新价值在绿色空间持续生长,让公园城市成为引领时尚、转型升级的天然牧场。
2019年,成都开工建设绿道1200公里。未来,规划全长1.7万公里的天府绿道建成后,怎样实现持续运营?
成都坚持商业化逻辑,遵循商业内在规律,以“场景营造 产业植入”促进价值转化和产业转型,以生态产品思维持续放大生态资产、资源的增值效应。围绕天府绿道与绿化空间,加快实施“绿道 ”“公园 ”“生态 ”模式,持续放大生态资产、资源的增值效应。
天府绿道不仅具备慢行交通、文化展示、体育健身、生态景观等场景功能,还形成时尚消费、文化创意、流量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
在“公园 ”模式上,打造“百花小院”“青羊花肆”等社区居民生活消费新场景,启动打造300个网红“打卡”地。公园城市乡村表达。依托绿道、川西林盘,营造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消费新场景。在“生态 ”模式上,依托江家艺苑等重大生态项目,推动公园城市成为新经济的成长发育之地。探索绿色开放空间多元营运模式,形成自我造血、自我生长的长效体制机制。武侯区天府芙蓉园运用COT(合建—经营—转让)模式,引入中粮集团共同投资、合作建设。
濯锦江边两岸花。成都探索公园城市建设新模式,为新时代城市价值重塑提供了新路径,在世界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2019年12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评价: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案例被选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城市发展典型成功经验。(天晓 成都市金牛生态环境局)
主编:舒程 编辑:博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