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过年习俗传说(山东最重要的过年风俗)
每年过年的时候,请家堂是山东大部分地区(尤其以泰安、莱芜、济南、临沂、潍坊、宁阳、新泰、日照等地为盛)的风俗习惯。大凡是家里有老人的都是要很严肃很神圣的要举行这个仪式的。
祝子
农民,一年忙到头,终于可以在过年的节日里,放松心情,放飞自我。
不用考虑庄稼,不用考虑工作。不论大人孩子,所有人都尽情的玩儿起来。
腊月进20,就为一场狂欢开始筹备。
炒花生瓜子最早的时候,是老爸自己炒,在院里也有一口大锅,倒上干净的粗沙,炒花生。炒完用筛子把沙子筛出去就可以了。
后来有了手摇的翻炒机,轮流在村子里替别人翻炒瓜子和花生。一斤三毛两角的。就那么底下添柴火,手里不停的摇,看着差不多了,一股脑的倒在冰凉的水泥地面上。嗯,香气扑鼻,凉透之后装袋子里背走。
火候大了就糊,火候小了就夹生。要炒的恰到好处,才能让人称心满意。
过年期间,磕着瓜子唠闲嗑,嘴巴就不那么寂寞了。吃的口渴了,就喝茶。那些天,天天喝茶水嗑瓜子。家长里短的扯闲篇。
蒸年糕
蒸年糕
糕面子越来越少了,多赶几个年集也要把它买到。用搪瓷茶盘蒸上满满的金黄一盘,上面插上红枣。供奉要用,供奉完就可以复蒸来吃,略带苦味,必蘸着红糖吃。必趁热吃,方好消化。香喷喷,黏糊糊,类似于南方的糍粑。
劈木头
柴火
过年要蒸好几大锅馒头,须用很多木柴。
找一把洋镐,家里没有便去邻居家借来。
把屋前堆积着晾了大半年已经朽透干透好劈的老树根墩子拎出来,仍在大街上。
脱去厚棉袄,往手心里啐口唾沫,抡圆了洋镐,深深的楔进去,把木头撑开,像鸡胸肉一样劈开。
劈几个树古墩下来,人已经放了汗。大的木块,小的碎屑,捡巴捡巴,整齐的码在厨房外墙根下,柴火就准备停当。
蒸馒头
蒸馒头
年前年后10几天,节日期间所要吃的主食馒头,索性一次给它制作出来。
老妈找出陶土黑釉的和面大盆,兑上3公分深的温水,撕一包酵母倒进去先养一养。
拿葫芦挖成的面瓢,满满的从面袋子里舀几勺面倒入盆中。继续加水,边加水边搓成面团。
往面团上盖一块包袱布,盆口盖上高粱杆儿做成的篦子,把面盆往热乎的炕头上一蹲,发面就悄无声息的进行开去。
估摸着面发差不多了,老妈用手指按一个坑又弹起,检查一下面团的气泡发到了什么程度。
面发好了,就在炕上摆好面桌,把面团扔上去,手揉手擀,揪成大小均等的剂子,再把剂子一通揉搓,塑型成圆圆胖胖的甚是美观的馒头坯子,放到撒好面薄的篦子上,端到锅里,放到木条做的架子上,锅里已添了大半锅水。
灶里烧起来,木头往里填满,熊熊烈火舔着锅底。蒸汽从大铁锅盖底下钻出来,屋里雾气昭昭,掀开锅盖,雾气一股脑冲向屋顶,屋里彻底要看不清了。
馒头蒸过之后变的更大了,一个有两斤,日后得用刀一切两半来吃才能热透。靠锅沿的馒头烤成了一层金黄的噶扎,掰开了咬一口,馒头香甜,噶扎干香嘎嘣脆。
面模子
馒头做够了,就找来模子,种类不够就去邻居家借。仙桃的,金鱼的,元宝的,不一而足。
估摸着用面大小,揪块面剂,和成相称的长条形,先在模子里洒一点面粉防止粘连,再把面剂按压进去。清脆的一声,把模子一角磕在面桌上,模子里成型的金鱼就扣了出来,带着里面儿一身的花纹儿,像艺术品。
几天馒头蒸下来,炕每天都热的烙人。席子都得掀起来散发热量,不然席都给烫坏了。
老一辈人还爱蒸豆包,姥姥家就年年蒸,也送我们一些。
扫屋28,赶年集买一把全新的笤帚,找一根木杆绑了,挨个屋子的天棚扫一遍蜘蛛网和落的灶灰。扫完,整个屋子都亮堂了许多。
年集
年集
年集比往日大出去不知多少。
比任何时候的货都齐全。
卖花的,红艳的牡丹、早开的迎春。
卖金鱼的,红的、黄的、黑的锦鲤。
牛羊猪鸡鱼,卖什么的都红火,老百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慷慨解囊”。
卖碗筷的,为新的一年添一副新的碗筷。
卖衣服的,家长给孩子买着来年的新衣。
卖水果的,人们在挑选着个儿大条儿顺的当贡品:香蕉、苹果、菠萝、橙子。
贴对子
贴对子
29,老爸赶年集揭一套对联回来。
吃了午饭,趁着太阳暖和,空气无风,把对子贴了。
先拿炒瓢熬一锅浆糊当胶水。水里加面粉,小火慢熬,边熬边搅,不然糊锅。
找个催帚头儿,蘸了往清理干净的门窗上一抹,把对子往上一贴,牢靠。
对子放一簸箕,长的短的,对联、横批、福字、出门见喜,六畜兴旺。
边贴边看对联是否工整,寓意是否丰满。重中之重,大门上的一幅对联,一定要贴的高低对齐,这是门面。
大年30
祝子
中午过后就忙开了。
老爸从南屋找出尘封了一年的祝子(家谱)。在当门北墙上挂了。
下面桌子上放两柄粗红蜡烛,放香炉,放贡品。
年轻人腿脚轻,挂祝子这活儿年年都是我的。
祝子上是历代家谱。周边饰以各种古朴的图案:放鞭炮的孩童,仙鹤,松树,官人乘轿子,焚香炉,诸如此类。
老爸让我去外面弄点沙子来,填进香炉插香用。
当门和院子里就点上了香,香烟萦绕,提神。
挂完祝子,紧接着老爸就去厨房忙活贡品了。
集上买的金黄的小黄鱼,煎一下。
煎几块豆腐。
菠菜择几个心儿。
白菜切点菜帮。
切点烧肉。
烫点粉丝。
做十个八个的碗儿。
下面垫白菜帮、粉丝。
上面或铺上煎的小黄鱼,煎豆腐,切好的烧肉。
最后碗当中插一棵嫩绿的菠菜心儿。
加上水果盘。还有点心盘:蜜三刀之类的传统点心。
老一辈,像姥爷家,还有插榆钱树枝子的。
充满仪式感,供奉先祖。
这一天,家里人要是鸡毛蒜皮的起什么争执,谁要是说脏话,老妈就会说:“今日过年,光说好听的。”过年让大家脾气都变好了。
去村里小卖部买一包烧纸,拿100元新钞在上面打上印子,3,5张对折,一摞打好后装进塑料袋里等上坟的时候拿上。
差不多时候,隔壁的叔叔就会来叫。
两个亲叔叔,加上二爷爷家的两个叔叔。整个家族的男丁集体去上坟。拿了烧纸,鞭炮,挑一根竹竿。往村外的集体墓田进发。
天南海北的游子,在这个日子都回来了。在这个日趋沉寂的村子,蓦的又恢复了活力。
全村的男人都来到村子的集体墓田,烧纸,放鞭炮。这是墓田一年中固定的最热闹的一天。人们告祭先祖,祈求明年。
鞭炮齐放,就在身边炸裂。烧纸在风里烧成黑灰,伴着热浪飘向天空。大家沉浸在这气氛中,也许烧纸的青烟呛出了谁的眼泪,眼泪里可能在思念故去的亲人。
日落西山,人们扛起竹竿,纷纷踏着麦田里的麦苗步回家去。一年在这里已经结束。脚下干干的麦田,刚浅浅的麦苗,养活了这一村的人。
张灯结彩,夜不闭户
回到家,老爸找来一根棍子放在院子当口,称之为拦牛棍。现在开始,大门就彻夜不关了。一年里的这一天,家家张灯结彩,夜不闭户。
老妈早已经忙着和面,剁馅子,包饺子了。老爸则去炒菜。
不分先后,谁家先做好就来叫,去两个叔叔家,轮流吃年夜饭。在别人家的电视上看一阵春晚,一桌人的闲聊作为年终总结。尝尝叔婶的手艺,家家有其拿手菜。
包饺子
三家吃下来,已经很饱了,休息片刻,在12点后,就要下饺子了。
老妈让我找来钢镚,我就去翻箱倒柜,实在没有就去小卖部兑换。拿开水倒进碗里烫过,包进水饺里,还有糖块、红枣。
饺子出锅,马上放鞭炮,盛出来后先须上供。当门,和院子里的供桌上,都要摆上。老妈在院子里虔诚的跪下,拿筷子屏住饺子,撒一些饺子汤在地上。边烧纸边磕头,祈求着来年家人的好运。
供完了,我们再吃。已经吃菜吃到很饱了,老妈还是要不停的劝我们多吃几个饺子,殷切的想看我们每人吃到她用心包进去的内容,每当有人吃出,老妈必在一边念叨:
吃着枣,过的好。
吃着糖,过的甜。
吃着钱,挣大钱。
看完春晚,还是不能睡的,小辈分的走出去,“拉帮结派”的去长辈家,没出五服的老人,都去拜上一拜。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朝屋里喊一声“老爷老嫲过年好”,就声跪下磕一个头,起身。
老太太老爷子从里屋闻声迎出来,往屋里让。大家也不久扰,起身去下一家。如此拜一圈年。可以说一年就终告圆满结局了。
初一守夜到2点也就睡了。
早上,老妈就说“初一是耍日子,今天谁都别干活。”早早的把我们撵出去玩儿。
孩子时候的我们,不用撵,鞭炮一响,人就穿上新衣服窜出去了。谁家刚放完鞭炮,寻着声儿就过去了,从地上找那带引信的,还能二次燃放的爆竹。
收集满满两布袋子,才心满意足的回家,点根儿长香,在街上一个个燃放。
妇女们串联起来,你喊我,我喊她,凑上堆,一起去今年刚结婚的人家去看新媳妇。新媳妇家早早的收拾好,准备瓜子面棋子糖块儿。
我们年轻人是没有这癖好的,三五成群,同学之间,发小之间,聚在一起,学着大人在家坐下来,喝喝茶水,论道论道。
上午在家坐够了,下午吃过午饭就约定好了似的,十里八乡的年轻小姑娘小伙子全都步行着去附近的水库的坝上玩儿。
这大坝,又宽又长,还高。人在上面熙熙攘攘,碰到熟人就寒暄几句。
小伙子一个个收拾的浪的不轻,看看大闺女小媳妇。
大闺女一个个花枝招展,偷瞄瞄帅小伙儿。
送年初二无事,初三送年。
一个村子分两个社,我们社上在村子一头的十字路口送年。
买了很多的鞭炮,几个大小伙子拿长竹竿挑上,几串长鞭炮在空中悬着荡荡悠悠,噼里啪啦的放,放完再挂上接着放。比谁家结婚放的鞭炮都多。
足放半个多小时,地上的鞭炮纸都堆成了一个小山儿,在地上着着火。那些引信夹的太紧而熄火的鞭炮,在小山儿里,被火由外烘烤到高温又爆炸了,不时传出爆裂声。街边的老大爷就骂我们这些小孩儿,不准我们往火里再扔鞭炮。大爷这是老糊涂了么,这哪是我们扔进去的呀。
年年如此,我们这些小年轻已经搞不清楚这项活动的来龙去脉,只剩下这固定的仪式继续保持和延续。
送完年,家里边就撤祝子。妇女们就可以回娘家了。
初三过后就是各种走亲访友,每天做座上宾,在觥筹交错里,年渐行渐远。
【变迁】
- 姥姥已经走了,也就吃不到她老人家包的豆包了。
- 现如今人们都不自己蒸馒头了,找馒头店定做,买来吃。
- 贴对联也大都不用浆糊,改用了宽透明胶带。那些老人走了,年轻人去了外面的户,30下午开车回来一趟,贴个对子就走。
- 我们这些当年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下一代都有了,一家人三世同堂。年30也就不去叔叔家轮流吃年夜饭了。各家吃各家的。
- 往年去给磕头的老人们,大都也一对一对的走了。
- 以前爸妈给我们这些孩子过年买新衣服,现在变成我们过年给爸妈买新衣服。
- 长大了的我们,再也不去捡鞭炮放了。想放就从家里拎一串,摘下来一个个放。
- 同学或者发小也都结婚生子,正月里也就见不上了。现在结婚两口子都是天南海北的。男的,最晚初三就跟媳妇去娘家了。女的,嫁出去了,过完年初三才回娘家。
年味,最浓不过孩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