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最短的古文(全篇只有1个读音的古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很小的时候,老师上课的时候经常跟我们讲得一句话。在背诵课文的时候,很多人一定遇到过很多生僻词,拗口不说,还不懂说的什么意思,尤其是文言文,提起来就会让很多人觉得头大。遇到一些长篇大论的时候,《过秦论》、《蜀道难》、《长歌行》这些名篇基本上都是必备诗词,课后的习题第一项一定是背诵并默写全篇。
每每看到这些,总会让人心中为之一颤。但其实也有很多有才的古人,留下了许多有趣的一个字对联,就比如说这句上联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是“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更加经典的要数通篇只用了1个读音的古文。一篇名叫《季姬击鸡记》,另一篇叫《施氏食狮史》,都出自一人的手笔,这个人叫赵元任。
《季姬击鸡记》讲述了叫季姬的人,养了一群“棘鸡”,但又不喜欢听这些“棘鸡”叽叽叫个不停,还踩脏了季姬的“笈(书箱)”。于是季姬着急地去追这些“棘鸡”,就用“书籍”去追打这些棘鸡,一不小心把桌上的“陶伎”给打碎了。这下季姬更加激动了,把自己的“木屐”脱下来直接朝“棘鸡”击去,这下“棘鸡”就“殛(死)”了。季姬一激动就写下了这篇。
全文通篇只使用了“ji”一个音节,只不过在声调上有所不同。在赵元任的归类里,这种文体叫“同音文”。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一首《施氏食狮史》,
原文如下: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这篇也讲述了一个施姓诗人吃狮子的生活片段,仅仅使用了一个“shi”的读音,就将一个完整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既幽默诙谐,又展现出创作者高超的语言智慧,深受后世的敬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赵元任是清代著名诗人赵翼的后人,赵翼就是那个写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大诗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赵元任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我们现在用到的很多语言大家的著作,比如说考研的时候会有“王力、朱德熙、吕叔湘”等语言学必考教材,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几个人都是赵元任的学生。
出生于清朝末年的赵元任,从小就表现出很好的语言天赋。年幼的时候,从保姆那边学会了保定话跟北京话,后来5岁回到老家常州,又学会了常州方言。陆陆续续又从家人那边学会了常熟话跟福州话。等到他15岁的时候,又从3名南京同学的口中学会了南京话。
后来美国杜威跟英国的罗素来中国讲学的时候,赵元任担当翻译,在罗素讲学途中又学会了湖南话。所以罗素讲学取得的效果,要比杜威的更加明显一些。就是这样一位“天才”一般的语言大师,无论国内外,走到哪里大家都会误以为这是“老乡”。他一生中学会了33种汉语方言,精通英、法、德、日、俄、希腊、拉丁等7国语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赵元任26岁的时候,已经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28岁时他回到清华大学任教。但如果你只是以为这位语言天才,只是对文字、文化感兴趣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在清华大学教授的是物理、数学以及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可以说文理精通,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也是极其深厚。
在清华任教期间,赵元任更是跟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并称为“清华四大导师”。除了教授文理,他也开设了中国音韵学、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等课程。随后,他还亲自去民间广泛搜集音乐,进行语言调查和采风。在夏威夷大学开设过“中国音乐课程”。抗日战争爆发期间,他为了躲避战乱,前往美国任教,随后加入美国国籍。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建国后,赵元任多次归国探亲,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待。北京大学也授予了他“名誉教授”的称号,虽然他的后半生并没有留在中国,但他所讲授的课程跟祖国密不可分,无时无刻不在传播中华文化,他对于中国语言文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愧是“中国语言学之父”。
而且他在音乐领域的建树也广为人知,人民教育出版社曾这样评价他:赵元任的歌曲作品,音乐形象鲜明,风格新颖,曲调优美流畅,富于抒情性。既善于借鉴欧洲近代多声音乐创作的技法,又不断探索和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的特色。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吧!你知道赵元任这个人吗?你觉得他的“同音文”怎么样?最上面的对联你知道怎么读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和言论,期待你精彩的言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