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记忆雕刻的时光(把城市记忆雕刻进时光)
位于柳树街13号的哈尔滨市博物馆集群。
绿树成荫,古色古香,游人如织,文物琳琅满目。
位于柳树街13号的老市委大院,是一个让哈尔滨人印象深刻的百年院落,如今它已变身为哈尔滨市博物馆集群。在这里,市民和游客可以追寻城市记忆,品味历史气息,“触摸”千年时光。
大幕拉开
方寸间带你“梦回千年”
历史人物“活”起来。
“十三五”期间,哈尔滨的博物馆从46家增长到70家。其中,国有博物馆从34家增长到39家,非国有博物馆从12家增长到31家。如今,哈尔滨无论从博物馆数量、质量、种类,以及参观人数上,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名列前茅。
近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博物馆建设,多措并举,整合资源,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和利用力度,让文物“活”起来、“动”起来、“转”起来,全市文物利用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哈尔滨的博物馆集群大幕已经拉开,方寸间便可“梦回千年”。
珍品佳作
记录这片黑土地上的生活
哈尔滨解放的历史瞬间。
走进位于老市委大院的哈尔滨文物馆,你将看到哈尔滨这座欧陆风情城市传统的一面。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白银货币“承安宝货”、元代的陶器……人类文明的进步,都在这里完美呈现。
位于群力景江西路上的哈尔滨市博物馆群力分馆则用《哈尔滨历史编年图文展》《金朝简史展》《金代铁器精品展》等丰富藏品的展览,生动展示了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的先民与中原地区紧密联系与交流。
沧桑巨变
雕刻在时光里的百年印记
哈尔滨城市历史展馆通过声、电、光影,让这座城市的历史“活”起来。馆内既有哈尔滨的历史沿革、文化融合,也有城市的民俗、建筑之美。跨越历史长河,冲破时空局限,哈尔滨城市历史展馆生动揭开了这座城市尘封多年的记忆,带领参观者一路触摸雕刻在时光里的沧桑印记。
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旧址纪念馆则是中国共产党人为解放哈尔滨浴血奋斗的见证,纪念馆以文字、图片、视频、建筑模型、办公家具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哈尔滨解放前后的沧桑巨变。
此外,位于江桥胡同与松花江铁路桥合围区域的中东铁路印象馆,再现了中东铁路建设史和哈尔滨的建筑之美、老城岁月、华洋商埠、侨民风情等百年印记。
中西交融
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与互鉴
卡拉拉大理石雕像。
位于老市委大院的喜多方古董·艺术品收藏展,不仅展示了欧洲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经典油画作品,还有欧洲文艺复兴后的艺术品、极富神话气息的卡拉拉大理石雕像,以及能听到历史天籁之音的有着欧洲18世纪手工业瑰宝之称的机械八音盒、欧洲各时期的宫廷古董家具等,走进这里就如同走进“中国的卢浮宫”。
作为15世纪至19世纪艺术交流和发展不可替代的传播媒介,欧洲铜版画对世界文化艺术的交流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老市委大院内的欧洲铜版画收藏馆里,1670年荷兰5幅描写中国文化的铜版画,是350年前中国文化被记载并在欧洲传播的史证;与欧洲著名8个图书馆同一雕版压印的17世纪至18世纪的16幅铜版画,再现了欧洲的历史文化……
革命文物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哈尔滨的城市历史中积淀着丰厚的红色文化,位于道里区西十五道街33号的哈尔滨党史纪念馆就是一处重要的革命遗址。通过历史图片、文物、场景复原和艺术作品等形式,哈尔滨党史纪念馆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哈尔滨人民团结奋斗、不断进取的历史画卷。这里不仅是重要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还是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许多年轻人到这里寻访红色足迹,感受革命精神的滋养。
位于南岗区光芒街40号的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俄式平房。1932年初,中共满洲省委从沈阳迁至哈尔滨,在这里,党中央的重要文件向东北各地的党组织发出,大批党的优秀干部被输送到东北抗战第一线。
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抗日名将李兆麟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在兆麟街88号李兆麟将军遇难地修建的李兆麟将军纪念馆,通过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再现了这位民族英雄的战斗历程。
哈尔滨市博物馆集群让这些革命文物及其所传承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城市融合发展、开拓旅游资源、构筑中国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强大助力。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