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冬至思念远方朋友,日常十月朔望
“烂漫黄金蕊,轻盈白玉枝。重阳留得下元时。醮谢星官,特地献真师。”从农历九月转入十月,冬寒乍起,农事暂停,万具收藏,民众为庆贺丰年拉开序幕,丰饶的物产用以礼敬天神、祈请祖灵,平安度冬并为来年的好收成做准备,成为十月节日的主要内容。
孟冬的节日名称纷立,不仅有“十月朔、十月朝、授衣节、寒衣节、开炉节、立冬节”,还有十月十五“下元节”,形成了十月节丰富的习俗体系。与他月不同,十月节集中了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概念,审视了重要人生仪轨的若干关键问题——寒与暖,旧与新,悲与喜,生与死,终与启,从一个临界点向另一个临界点的转折过渡中,集中放大了人生聚散离合的世间百态。
一、十月朝与岁首授衣
(1)十月朝与民岁腊
古人将黄帝、颛顼、夏、殷、周及鲁历合称为“古六历”,因岁首不同、施行地区有别,后又合并为四历,即夏历、殷历、周历和颛顼历。夏历,是以冬至所在的建寅之月为岁首(即后世俗称的“阴历”正月);殷历以建丑之月为岁首(相当于夏历的十二月);周历以建子之月为岁首(相当于夏历的十一月);而秦朝以建亥之月为新年之始(相当于夏历十月),故“十月一”又被称为 “十月朝”“十月朔”或“秦岁首”。
十月作为一岁之首,体现了“年”字的本意。《说文》曰:“年,谷熟也。”甲骨文的“年”字,上部为一束饱满的穗子向下垂荡,下部是一个弯着腰、臂向下伸的人形,二者合之似人负禾,以示丰收、收获等义,形象地体现了以农事周期为一年的计算方法。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十月朔日,黍臛,俗谓之秦岁首。今北人此曰设麻羹豆饭,当为其始熟尝新耳。”黍,即黍子,粘米的一种;臛为肉羹;黍臛,即黍子加肉熬成的肉粥;红豆、黍米与是秦朝岁首庆祝新年的节令食品。
十月孟冬,是重要的祭祖月份。《诗经·豳风·七月》云:“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济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礼记·王制》就记述了周天子宗庙祭祀的四时之祭,即以四季时令物品向祖灵献祭,让祖先尝新。四时之祭均有专称,“春曰杓,夏曰稀,秋曰尝,冬曰烝。”其中,立冬之日举行的“冬烝”之祭,西汉董仲舒解释为“烝者,以十月进初稻也。”也即以新收获的稻子祭荐祖先。
“十月朝”还被称作“民岁腊”节,腊祀原为丰收之后的丰年祭。“岁腊”即“年终”,为“年终祭祖”之意,多进行祭拜祖先、修斋谢罪、祈求延年益寿等活动。《云笈七签》引《八道秘言》述:“正月一日名天腊,五月五日名地腊,七月七日名道德腊,十月一日名民岁腊,十二月节日名侯王腊,此五腊日,并宜修斋,并祭祀先祖。”南宋罗泌《路史》亦记:“每岁阳月,盍百种萃,万民蜡,戏于国中。”《太平府志》载:“孟冬朔日,古谓之民岁腊涂邑。是日始以火禦寒,市糕作供,曰暖炉,亲戚相馈。”足见“十月朝”“民岁腊”等名称是彼时新年岁时的标识。
对于民岁腊的盛景,元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从使臣的角度记述了新年观灯、燃放焰火的庆贺细节:“每用中国十月为正月,是月也,名为佳得。当国宫之前,缚一大棚,上可容千馀人,尽挂灯毬花朵之属,其对岸远离二十丈地,则以木接续,缚成高棚如造塔,扑竿之状,可高二十馀丈。每夜设三四座,或五六座装烟火,爆杖于其上……点放烟火爆杖。烟火虽百里之外皆见之。爆杖其大如炮,声震一城。其官属贵戚每人分以巨烛、槟榔,所费甚夥。国王亦请奉使观焉。如是者半月,而后止。”
汉朝建立后一直沿用十月岁首的传统,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初历,改正月为岁首“元旦”。虽然汉代颁用了新历,但“十月一”作为节日的习俗依旧在民间延续。
(2)授衣节与寒衣节
在十月迎新、荐新等一系列充满温暖与生命期冀的习俗中,同时演化出了授衣与送寒衣充满慰问、缅怀等人文关怀的习俗。
《诗经·豳风·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句,意思是从农历九月开始,天气慢慢转凉,为了抵御寒气,需要添加衣服。《月令》记:“是月也,天子始裘。”意思是天子在十月换上冬装以示民众,此外天子还会赏赐大臣锦衣裘帽以示慰问。晋崔豹《古今注》云:“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宋陶谷《清异录》记:“唐制,立冬进千重袜。其法用罗帛十余层,锦夹络之。” 授衣送暖之习,代有沿革。
如果说“授衣之仪”是从生活中御寒的实用角度给予关怀,而为亡者寄送寒衣之举,则寄予了对先祖与逝者的思念。民间又称十月一为“寒衣节”,士民祭扫祖先茔,为亡故的祖先送寒衣,多烧纸剪冥衣。此俗正是基于十月迎冬祭祀与年节祭祖仪礼,从生者的生活所需联想到逝者所需,在慎终追远、寄托情感的礼敬同时,祈望得到祖先的赐福与庇护。
宋人辑录的《唐大诏令集》是一部唐代皇帝诏令集,其中《九月一日荐衣陵寝诏》记载,唐玄宗天宝二年八月制曰:“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皇帝亲自下诏为祖先送衣服以示孝道。宋吴自牧《梦梁录・十月》述:“(十月孟冬)朔日,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日授衣,其赐锦花色,依品从效扫松,祭祀垃茔。内廷车马,差宗室南班往赞宫行朝陵礼。”北宋京城汴梁“每至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故也。”到了元代,寒衣节之名正式出现:“(十月)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祭先上坟,为之扫黄叶。此一月行追远礼甚厚。”
在朝廷自上而下的倡导与儒释道及传统伦理影响下,明清时的寒衣节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悼亡节。明田汝成《西胡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记述道:“十月朔日,人家祭奠于祖考,或有举扫松、墓之礼者。”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述:“十月一日,纸铺裁五色纸作男女衣,长尺有忍,奠焚于门,曰送寒衣。”寒衣以纸套包裹,上书收衣人的姓氏、辈分,如同邮寄的书信一样。入夜后,家家祭奠,呼唤着亡者的名字,在大门处焚化寒衣。清顾禄《清嘉录・十月・十月朝》:“月朔,俗称十月朝……人无贫富,皆祀。”“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与“寒衣节”相关的《孟姜女送寒衣》传说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寒衣节最为动人的情感表述。孟姜女的故事在《春秋左氏传》《礼记·檀弓》《孟子》《列女传》等古籍中均有记载,晚唐敦煌曲子词《捣练子》唱云:“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流传在甘肃河西一带的《孟姜女宝卷》中的唱词也提及“十月一,送寒衣”的古俗:“十月里,十月一,麻腐包子送寒衣;走了一里又一里,我的郎君在哪里?” 千百年来,孟姜女的传说故事被人们口耳相承,戏曲、歌曲、歌舞剧等艺术创造亦是层出不穷。2006年,“孟姜女传说”作为宝贵的民间文学遗产,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月望与水官解厄
十月十五月圆亦称望日,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圆的节日“下元节”。《云笈七签》卷五十六载:“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道教尊远古的三位明君尧、舜、禹为天、地、水三官,载录世人善恶,为万物之行本。天、地、水三官各司其职,正月十五天气圆满,天气主生,赐福以利民生,所以赐福;七月十五地气圆满,地气主成,成福而赦罪,所以赦罪;十月十五水气圆满,盛德在水,水气主化,解除一切氛秽,所以解厄。所以民间分别以三官诞辰称三元为“上元”“中元”与“下元”。只不过,如今下元节的习俗已淡化,不似上元节、中元节仍为民众所熟识。
道教“三官信仰”起源于自然崇拜,崇拜对象是天、地、水等自然元素。古代先民认为天、地、水三大元素是化生万物的基础,在对大自然的敬畏中,分别创造了主天之神、主地之神和主水之神,并上升为朝觐天子的主要仪式内容。
据《仪礼·觐礼》记载,诸侯觐见天子,要举行祭天、祭地、祭水仪式。“祭天,燔柴”,是用木头烧,将木头的香气上达于天,认为天神可以感知;“祭地,瘗”,是将三牲的毛、血埋到地穴里,让地神可以闻到气血;“祭川,沉”,是将祭品倒进水里,让水神知道盟义的存在。
其中,水官全称为下元三品五炁解厄水官金灵洞阴大帝旸谷帝君,隶属太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九江四渎、三河五海、十二溪直圣神君等水中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称为水官解厄。每至下元日,水官考籍,按众生善恶功过,随福受报,随擎转形。道观则设斋建蘸,解厄难,超度死者。届时,信众杀鸡宰鸭,备好美味佳肴,果品醇酒,前往三官庙祭祀水神和先祖。道教徒则在门外竖天杆,杆上挂写有“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的黄旗。
元 何澄 《下元水官图》 卷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约于宋代,下元节形成为一个祈求水官解忧排难、祭祀神灵与祖先、禳灾免邪,同时祈求来年丰收的节日。《月令粹编》引《搜采异闻录》述:“(宋太宗赵匡义)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十月下元,京城始张灯,如上元日。”另据《帝京岁时纪胜》记,每至下元日,太液池南面的永安寺有白塔,自山下燃灯至塔顶,灯光恍如星斗。黄衣喇嘛诵经,吹大法螺,信众左手持有柄圆鼓,右手敲击,为国家民众祈福。民间家家户户燃灯祝福,盛大犹如上元灯会。
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权利,庶民百姓多祭祖祀灶。下元节在正统的天地祭祀中不断融入农业生产的祭祀风俗,使其成为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据《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福建莆田地区下元节,农民会在田埂上奉斋插香祭水神,祈求干燥的冬季过后,来年风调雨顺,庄稼能有丰沛的水源滋润;江苏淮安民众会于下元日登禹王台祭大禹,大禹被当地人们视为水官大帝,禹王宫庙会人山人海,也是物资交易的重要场所。此外,还在河道进行“水色”,即扎彩船在河中巡游的仪式。
《三官出巡图》局部 水官出巡,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山东、陕西、湖南一些地区下元节祭水官与山神,迎神赛会,热闹非凡。如陕西凤翔“十月秋成,报答土功,祭献山神,迎赛经月不绝”;湖南宁远“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迎神赛会之事,多于是节前后行之”;山东邹县“下元日,祀先,毕场功,设醮燕”。在西藏地区,下元节要纪念文成公主诞辰,“十月十五日,为唐文成公主之诞辰,士女盛装参贺,家家饮酒”。
三、炉神与行业神崇拜
下元节除祭祀水官外,行业神崇拜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旧时,金属制作匠人、矿工等多奉炉神,如清孙嘉淦《重修炉神庵老君殿碑记》云:“老君之为炉神,于史传元所考,予尝揆以意,或世传道家丹灶,可铅汞致黄白(金银),故云尔,抑亦别有据耶!吾山右之贾于京者,多业铜、铁、锡、炭诸货。以其有资于炉也,相沿尸祝炉神。”民国文献《民间新年神像图画展览会》云:“炉火之神,乃为冶工、金银匠与兑换商之祖师。”
民间奉太上老君为炉神,皆因道教传说中太上老君炼九鼎神丹。随着手工业的兴盛,各类工坊包括铁匠、铜匠、锡匠、金匠、银匠、补锅匠、盆碗窑匠等,为城市的萌生提供了经济基础。手工匠人的工具,多离不开炉子的煅烧,所以均奉太上老君为祖师爷,祭炉神成为行业间的规制与习俗。在北京、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多有炉神庵或老君堂,每逢会期,凡金、银、铜、铁、锡匠及矿工等及各种盆、碗、窑匠,均往庙中进香,或在行会所中挂老君像祭祀,护佑行业发展。
下元节除汉族供奉老君为炉神外,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祀行业神之俗,如将鲁班大仙视为木工、窑工的保护神;彝族的矿工、盐工,苗族的陶工,壮族的铁匠,满族的金银匠等也供奉老君为炉神或行业神,此外,手工作坊还供炉火神、金炉神等。
民国北京炉火之神年画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
另一位女性炉神莫邪的记述出自《女聊斋志异》,书中记载了干将莫邪铸剑的传说:“按《吴地记》,阖闾使干将铸剑。采五山之精,合五金之英,使童女三百人祭炉神,鼓橐。金银不销,铁汁不下。其妻莫邪曰:‘铁汁不下,有何计?’干将日:‘先师欧冶铸剑,不销,以女人聘炉神,当得之。’莫邪闻语,窜入炉中。铁汁出,遂成二剑。雄号‘干将’,作龟文,雌号‘莫邪’;鳗文。余铸得三千,并号‘干将莫邪’”。莫邪舍身祭炉神而得雌雄二剑的传说,不过是古人将铸剑术神秘化的创造,但却成为煅造行业神崇拜的来源。
四、五谷神与下元食俗
节令食品成为节日仪式中调节民族的共同情感与节日行为的重要手段,如春节吃饺子,上元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仲秋节吃月饼等等,下元节也有其独特的节令食品。
南宋 马远 《诗经豳风图卷》 局部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为感念天地赐予的丰年,下元节要祀“五谷母”。传说王谷母一年有两次生日,一次是六月十五日,此时是夏收的早稻,一次是在十月十五,此时是秋收的晚稻。所谓“五谷母”并不是指女性母神,而是指创生了五谷的神农氏炎帝。神农被奉为农业祖神,是因为他不仅懂得耕种五谷、发明农具、辨识草药的知识,还亲自传授民众为民谋福。
民间供奉五谷母的供品也多为五谷制成的粿类,有些地区还用米粉蒸制五谷母像,遍身挂满谷穗、豆荚,以庆丰收。如广东潮汕地区将“五谷母”又称作“五谷大帝”“五谷爷”,神像拜祭时有的设在饭桌上,有的设于米缸前,有的就直接在收割完的田地里。农民用米筒装满白米,筒口封上红纸,当作供插香烛用的“五谷母”炉,焚香拜祭时用“五谷丰登,米粮充足”的祷祝来答谢五谷神。
“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下元节作为道教节日,按道教斋法规定,修斋期间一要设供斋,结坛醮神,积德解愆;二要节食斋,沐浴更衣,戒酒戒荤,以求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洁身清心,以示诚敬;三要心斋,夷心静然。因此,下元节多以素食答谢天地、先祖。如北京下元节时,家家户户要做“豆泥骨朵”,就是现在的“豆沙包”;河西大部分地区常见的一种下元风味小吃是“麻腐包子”;福建莆仙人家喜欢做葱饼;这些食物被当作供品放在大门外“斋天”,然后分给家中儿童沾得福泽。
四川客家传统,如家中有新添男丁的,会在下元节做新丁粄,即传统的红粄,是将粄脆中包以甜豆沙、花生粉、红豆馅,包好的粄团再用模具印出龟甲的花纹来“祭天公”,以答谢上天赐男丁之福。之后再把新丁粄分发给邻舍,让大家共同分享。岭南一带的客家人也保留了下元节要“吃红”的古俗。所谓“红”,即用糯米做成的糕,也称之为糍粑。客家人遇办喜事大都会“打红”,做法也是糯米加红豆的粿儿,上饭甑蒸熟即食。
在镇江下元节要吃红豆饭“为苍蝇饯行”。饭前,在厨房案桌为苍蝇准备一杯水,一碗红豆饭,意思是苍蝇吃喝之后离开不再相扰。吃过红豆饭,人们便到城隍庙看城隍出巡。游神队伍高抬城隍神像走街串巷,沿途百姓祈愿庇佑。苏州下元节要吃素斋、熏青豆、腌菜、储冬菜、十月白(酒)、饴糖等。
上海在明代时,将下元节从“十月望”移为“十月朔”,有开炉做饼的习俗。明人姚廷辚的《历年记》述:“世俗以十月初一为下元节,大家小户必祭先,为农事告成也。”清人王韬《瀛壖杂志》中亦述:“沪俗于十月朔日开炉煮饼,献于家祠,故称‘炉节’。”清人倪绳中《南汇县竹枝词》中描述了炉节祀祖与报赛的欢乐情景:“炉节欣逢十月朝,开炉祀祖饼初烧;更看报赛丰年乐,旗影斜阳柳外飘。”清人秦荣光的《上海县竹枝词》也描述了十月炉节的画景:“十月开炉竟饼烧,年丰赛社闹笙箫;前村旗影斜阳里,橘绿橙黄画景描。”
五、结语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寒冷萧瑟的早冬,先民期盼在天地之间找到平衡与突破,迎来新一季的繁荣与富庶。在上古社会,天、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否则生命将无法维系,因此先民常怀敬畏虔诚之心加以顶礼膜拜。从“十月朔”的岁首欢庆,到“十月望”为天地、为祖先、为生命而设的修斋设醮、享祭祈愿、禁屠茹素等节日内容与节俗形式,在社会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与儒、释、道以及其他社会主流文化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呈现出中国独有的人伦孝悌思想特质。十月节丰富的节日义涵,不仅表达了先民祈福、求寿、感恩的人生感受,亦有对生命历程中困境与苦厄的消除与化解,形成了赎罪、解困等完整的生命体验,是对万物归一这一生命哲学的文化实践与表达。
(作者:方云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非遗理论创新基地 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 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