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选刊合集(散文文集名称由来趣谈)

三是以文集的寓意命名。如丽尼的《鹰之歌》、方敬的《风尘集》、孙梨的《尺泽集》等。丽尼在《鹰之歌》序中,“我确曾看过鹰飞,也曾听过鹰底歌唱:那声音嘹唳,清脆,那姿态也雄健;我确曾希望我能学习那样的歌唱和飞翔,然而,我不能肯定我自己。一个不能肯定自己的人,结果往往会嘲笑自己的——因此,我疑惑我变成一只乌鸦。在黑色的翼上,我飞翔着;在昏暗的林蒌里,我休息着。然而,一样地,我怀着一颗企望黎明的心。”这部文集表达了作者向往新生活,但对投入新生活又有一种犹豫不决的心态。方敬在他的《风尘集》后记中说,“……现在,我觉得一个人不能老隔着窗看飞尘,也得到狂风中去走一遭,还得牢记着回来后一定照照镜子,看风尘之色上了自己的脸没有。

可是,我不能老对着自己陌生的面孔出神,因为还要净手写文章呢。这是我的一点意思。”文集中体现了作者愿意走进群众生活中,与群众打成一片的观点。孙梨在1982年出版《尺泽集》后记中说,“尺泽二字,引自古书,其义甚明,就不再作什么解释了。尺泽虽小,希望它是清澈的,没有污染的。它是我的心泉里流出来,希望能通向一些读者的心田里去。希望在它的周围,能滋生一片浅草,几棵小树。能为经过这里的,善良的飞鸟和走兽,春燕和秋雁,山羊或野鹿,解一时这渴,供一时之荫。希望它不要再遭到强暴的践踏,风沙的掩盖,烈日的蒸煮,蚊蚁也不要飞舞其上,孑孓其中。”表达了作者的善良心愿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

散文选刊合集(散文文集名称由来趣谈)(1)

四是从诗里生发。这类如俞平伯的《燕知草》、周作人《看云集》,何其芳的《芳草集》等。朱自清为俞平伯的《燕知草》作序说“‘燕知草’的名字是从作者的诗句‘而今陌上花开日,应有将雏旧燕知’而来;这两句话以平淡的面目,遮掩着那一往的深情,明眼人自会看出。书中所写,全是杭州的事;你若到过杭州,只看了目录,也便可约略知道的。”周作人的《看云集》取名则出自王右丞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意思是作者看人间万物的感受。何其芳的《芳草集》是从“天涯何处无芳草”引伸出来的,意思是“茫茫生活海洋中,到处都有思想闪光的火花,象美丽花朵,萋萋芳草一样长遍天涯海角。”

五是从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取名,这类散文集的名字也较多。如冯至的《山水》,他在后记中写道,“在抗战期中最苦闷的岁月里,多赖那朴质的原野供给我无限的精神食粮,当社会里一般现象一天一天地趋向腐烂时,任何一棵田梗上的小草,任何一棵山坡上的树木都曾给我许多启示……我在它们那里明白了什么是生长,什么是忍耐。”在这本集子里,作者着重写了昆明的山水给予他的精神慰藉和启示,因此取名为《山水》。

曹靖华在《花》小跋中说,“散文题材应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后来又讲,他是在贯彻党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芦焚在他的《黄花苔》序中说,“文坛也有如花坛,因为上面常生出‘奇芭’和‘异草’而我写的——尤其这里收的,却是坛下的东西,是野生植物;假如也好比做花,那便是既不美观,也无大用处的黄花苔。黄花苔就是蒲公英,是我们乡下的名目,据说也是地丁的一种,不大清楚,……取得却是不为世人所知的‘黄花苔’。”这是作者谦虚的说法。

此外还有自选集、杂感集、散文集一类的命名。文集不管怎样命名,都表达了作者的心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给文章或文集起名是一门艺术,文名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章若能配上好的文名,将更是锦上添花,叫人难以忘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