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洋旅游业发展现状(三问宁波海洋旅游面临机遇与挑战)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冲
6月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六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宁波“向海而生,倚港而兴”,坐落于贯穿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北纬30˚上,拥有丰厚的海洋文化和旅游资源,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证明宁波与海洋相依相存的时间线至少可以延伸到8000年前,是中国海洋文明的重要起源地。
海洋旅游是以海洋为旅游场所,以探险、观光、娱乐、运动、疗养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形式。海洋面积辽阔,开发潜力很大。海洋空气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碘、大量的氧、臭氧、碳酸钠和溴,灰尘极少,有利于人体健康,适于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在海上旅行具有与陆地迥然不同的趣味,游客可在海上观看日出日落,开展划船、海水浴,以及各种体育和探险项目,如游泳、潜水、冲浪、钓鱼、驰帆、赛艇等。游船是海洋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当今世界拥有数百艘豪华型游船,不仅可为游客提供食宿,而且具有各种服务项目和娱乐设施。
今年海洋旅游在宁波空前火爆。以宁波北仑梅山湾为例,五一小长假,梅山湾省级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127527人次,较2022年同比增长1756.6%,基本恢复至三年前同期水平。其中,最火爆的是梅山湾沙滩公园,吸引人流近11万人次,五一当天瞬时流量达1.5万人次,“万人沙滩”名副其实。又如,五一期间,位于象山县的宁波松兰山旅游度假区总接待人数超16万,4月30日、5月1日连续两天刷新游客接待量纪录,分别达4.8万、5.5万人。酒店出租率再创新高,平均超88%。
一问:宁波海洋旅游“家底”有多少?
宁波海岸线总长1562公里,约占全省24%;海岛611个(其中有居民海岛共计19个,无居民海岛592个),约占全省14%;管辖海域面积9758平方公里,“港、湾、岛、涂、渔、矿、油”等资源众多,拥有港口区位、海岛岸线、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油气资源和海洋旅游五大基础优势。
宁波是记载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从唐宋至今,宁波先民在经营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至今仍较完好地保存着越窑青瓷、永丰库、庆安会馆、海防炮台等东汉晚期至清代中期遗存120余处。象山塔山文化遗址是中国迄今为止离海岸线最近的滨海考古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海洋考古文物,宁波文化遗存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内涵之丰富,均为古代港口城市所罕见,是海洋旅游发展的宝贵资源。
宁波拥有长江三角洲区域近岸海域少见的海滨沙滩,沙细、坡缓、浪静,是天然的海水浴场;宁波岛域众多,岛屿周围环境优良、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受海洋水体的调节,气候冬暖夏凉,利于疗养治病和避暑避寒。在宁波的海域范围内,不仅具有大自然赋予的雄壮、绮丽、多变的迷人景色,更是发展游泳、垂钓、冲浪、风帆、游艇、滑水、潜水等休闲活动和海洋科考、度假等旅游项目的良好区域。
宁波大陆岸线西起余姚市黄家埠镇,西南至宁海县一市镇。杭州湾和三门湾分别从北边和南边挟裹,象山港从中间嵌入陆地,岸线曲折,海岛星罗棋布。宁波是中国沿海城市中难得一见的港湾型城市,不仅拥有优越的天然深水良港造就的洋洋东方大港,而且因杭州湾、象山港湾、三门湾三大港湾形成了宁波滨海城市的独有风貌和特色。
同时,宁波港口区位十分突出,宁波位于长江流域经济带和我国沿海经济带T形交汇区域的南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拥有全球首个“10亿吨大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2年保持全球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大港。港口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依托港口资源和开放优势,与世界190多个国家(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开通近250条航线,为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作出重要贡献,也成为发展大港旅游的独特资源。
宁波拥有全国唯一的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落户地象山县位于东海之滨的象山半岛,境内有中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的石浦港,海洋渔文化非常丰富。民国时期的著名电影《渔光曲》就在象山石浦取景拍摄,从1998年开始像山举办一年一届的以感恩海洋、保护海洋为主题,展示渔文化为主线的海洋民俗文化类节庆中国开渔节至今。正全方位打造“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全国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成为宁波海洋旅游资源的集聚区。
二问:宁波海洋旅游目前发展如何?
近年来,宁波以实施省市海洋旅游发展规划计划为核心,不断丰富完善全市海洋旅游规划体系,先后印发实施《宁波三门湾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象山港区域旅游发展规划(2014-2030)》和《宁波市邮轮游艇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完成《宁波北纬30˚最美海岸带建设方案》。同时,指导推进相关区县(市)编制实施海洋旅游专项或区域性规划。对照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和旅游厅规划要求,扎实推进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花岙岛十大海岛公园等建设。
宁波以“海”为媒,不断扩大“蓝色朋友圈”,在国际合作中,发出宁波声音、贡献宁波智慧。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于去年7月在宁波举行,多个亚洲国家驻华使领馆、中国—东盟中心、国际海洋组织、海洋研究机构和智库、海洋行业协会和海洋院校,以及国内12个省(市)和8个沿海城市文旅部门代表、专家、学者近200人参会,推出了主题演讲、圆桌对话、专家座谈会、实地调研等一系列活动。
记者调研采访了解到,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宁波海洋旅游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涉海旅游景区建设成效明显,在全省范围内处于领先的地位。已建成杭州湾湿地公园、梅山湾旅游度假区、港口博物馆、象山影视城、松兰山旅游度假区、石浦渔港古城、中国渔村等一批海洋旅游景区,全市现有涉海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15家,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6家,初步梳理确定涉海、涉水文旅资源单体名录629个。当前正推进松兰山、宁海森林温泉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现已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培育名单,象山影视城、前童古镇、慈城古县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东海半边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省级联席审查。
宁波市北仑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宁波梅山湾旅游度假区位于宁波市北仑区东部沿海,也是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梅山片范围内,紧邻宁波舟山港最繁忙的梅山港区,总占地面积约 46.20 平方公里。度假区坚决贯彻“生态、环保、人文、特色、精品”的发展理念,聚焦自贸区 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完善度假功能和服务体系,丰富运动休闲、滨海度假、文化创意等产品体系,致力于将度假区打造成以海洋休闲运动体验为特色的滨海旅游度假区,走出了一条在自贸区深化改革赋能下的发展之路。
据了解,宁波半边山旅游度假区、民国城、中国海影城“海上传奇”、阿拉的海水上乐园、万人沙滩、万博鱼、浙江海洋运动中心、环蟹钳港共富样板区项目、“儒雅山水境”精品线改造提升项目、白沙湾度假村等一批海洋旅游项目建成运营。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园、“时光宁波”文旅小镇、宁波湾旅游度假区欢乐滨海文旅项目、北仑山海滨公园一期等项目加快推进。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宁波立足海洋旅游观光产品,加快培育健康养生、体育运动、婚纱摄影、影视演艺、休闲捕捞、露营海钓等新业态项目。杭州湾新区滨海欢乐假期小镇、宁海森林温泉小镇正在接受省级特色小镇创建验收。依托滨海资源,宁波大力发展海洋民宿产业,建成饮海三湾、玖悦初见、沙塘静湾、蜃海湾等一批精品民宿。宁波还不断完善旅游购物与餐饮体系,丰富旅游配套要素,象山建成国际风情街等一批商业街区,制定实施海鲜餐饮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举办海鲜美食节,以“名厨、名菜、名店”工程提高象山海鲜品牌知名度。
三问:宁波海洋旅游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作为海洋大市,宁波拥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深厚的海洋文化内涵和雄厚的海洋产业基础。这为海洋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积极响应宁波市委提出的争当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号召,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握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文旅行业复苏,扎实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宁波海洋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别是海丝文化遗产地域特征明显,保留十分完整。近年来,宁波海洋旅游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海洋观光、海洋文化体验和滨海休闲度假为主打的海洋旅游产品,产业规模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但同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的要求相比,宁波市海洋旅游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短板”。
如目前的港口和海湾以发展临港产业和国际航运为主,对海洋旅游的研究和谋划不够,目前海洋旅游尚未形成系统科学的前瞻性发展专项规划,海洋资源挖掘不够,海洋旅游线路整体规划和资源开发的水平有待提升。海洋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够。与厦门、青岛等国内滨海城市相比,宁波海洋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够,与宁波开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新局面的战略目标不相称。全时化、深度化的海洋旅游体验性产品开发不足。目前海洋旅游产品存在同质化现象,旅游要素尚未充分挖掘,产品供给丰富度不高。受冬春淡季制约,海洋旅游全时段利用有待提升。海上旅游线路开辟不够,宁波市内海洋旅游产品有待串珠成链,与舟山、台州、温州、上海、福建等地的合作联动有待加强。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充分发挥宁波市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宁波市旅游专班的统筹领导作用,成立市海洋旅游专项工作小组,协调解决海洋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将海洋旅游工作与共同富裕、长三角一体化、四大建设、全域旅游等有机结合,形成建设合力。系统科学编制海洋旅游发展整体规划及海湾、海岛、海岸、海滩等各类旅游专项规划,推进陆海旅游空间重塑,在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等区域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海洋旅游产业集聚区。鼓励加大海上旅游公共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依托大通道建设,建立起“接陆连海、贯通海岸、延伸内陆”便捷高效的海陆空交通体系。
“十四五”期间,宁波市海洋旅游业将面临难得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从国际环境看,国际形势严峻复杂,新冠疫情影响广发深远,全球旅游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轮技术革命,将引发海洋旅游发展模式新变革;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为海洋旅游发展提供新机遇;从省/室内环境看,宁波、舟山启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宁波加快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等战略红利转化为海洋旅游发展新动能。
宁波大学旅游系主任、博士、副教授苏勇军说,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背景下,发展海洋旅游不仅是实现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宁波海洋经济示范区主体区建设的题中之义,更是宁波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的重要抓手。为此,需进一步在扩大海洋旅游经济规模、完善海洋旅游产业体系、提升海洋旅游产品内涵等方面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聚变,切实推进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知名的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以2022年杭州亚运会帆船(板)、沙滩排球赛事落户象山为契机,大力发展帆船帆板、摩托艇、水上滑翔、沙滩运动、休闲海钓等休闲项目,培育形成亚洲知名的帆船等水上运动基地。加快推进中国·浙江海洋运动中心(亚帆中心)、梅山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宁海湾国际游艇俱乐部等项目建设进度,打造海洋运动休闲产业平台。新建水上运动探险乐园、运动娱乐休闲基地,完善攀岩基地,推出若干条各种距离的自行车骑游线路和健身步道,大力发展骑行、徒步、游泳、漂流、沙滩足球、排球等近海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并推广帆船帆板、皮划艇、滑水、潜水、攀岩等高端、个性化的运动,满足都市中青年的多元户外运动需求。利用象山港、宁海湾、梅山湾等得天独厚山地资源和海洋资源条件以及姚江、甬江、奉化江、东钱湖等生态水系资源,以系列化体育运动赛事为基础,以塑造国际品牌和开发精品旅游产品为重点,打造亚洲知名的山水运动康体旅游产品和体育赛事项目。
苏勇军提出,坚持文化与旅游“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深挖宁波海洋特色文化,逐渐找到文化和旅游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海洋渔文化为保护内容的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国家级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渔文化俯拾即是。推进渔文化专题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宜游化改造,可以将渔文化与创作空间、众创空间、阅读空间、休憩空间等进行融合,创造互动的文旅生活新空间;挖掘独特渔文化内涵,加强与专业艺术院团/机构合作,打造特色鲜明、艺术水准高的旅游演艺;高质量策划开渔节、海钓节、海鲜节、三月三等海洋节庆品牌,同时加快办节模式创新,实施“还节于民”,放大节庆效应;培育一批餐饮名店、名菜、名厨,加快建设一批规模酒店、海鲜餐饮排档集聚区(街区),打响海鲜餐饮品牌。
宁波港具有1200多年历史,融合了古港口文化和现代港口文化。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将港口博物馆、港口文化节从过去单一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转变成为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努力将其打造成区域标志性景观;把港口工业魅力与区域特色历史、文化、艺术相结合,将文化和情感内涵渗透到旅游产品中,通过体验、参与等形式建立旅游感知,打通港口工业与旅游之间的脉络;大力发展港口游船/游轮,让游客充分领略码头上大型吊具林立,航道内巨轮往来穿梭繁忙景象,感受世界一流大港跨越发展、日新月异的风采。
作为海丝启碇港,宁波要挖掘海丝文化内涵,营造时空代入感,将海丝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向游客展示更为生动形象的海丝文化特征,增强游客文化体验;要以海丝文化为主题,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海丝旅游产品,全力培植本土化的海丝文化旅游品牌;要将海丝文化与会展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形式相结合,积极拓展海丝旅游发展新领域,打造海丝旅游消费新潮流。
深度挖掘宁波运河沿线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促进运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文物保护与古城镇街区修复融合、运河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运河文化与海洋文化的融合,优化江海(河海)旅游线路建设,打响“甬风运河”品牌,打造领略运河风情、海洋魅力的旅游品牌。海商文化是宁波特色文化的亮点。建议充分挖掘宁波帮丰厚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传承活力,阐发文化当代价值,打造商帮文化旅游品牌与精品路线,大力推进商帮文化参与体验式旅游发展,加快推进商帮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打造多元化海洋度假娱乐产品体系。持续发展海洋度假旅游,加快推进松兰山旅游度假区、中国渔村二期、半边山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以海洋度假产品为基础,重点发展渔村文化、海岛民宿、休闲海钓、海洋牧场捕捞、海洋灯光秀、海上餐饮、海上婚庆等深度体验式海洋旅游产品。”苏勇军建议,以象山南部海岛公园建设为引领,推进旅游产品开发工程、快旅慢游交通工程、美丽海岛提升工程、海岛产业优化工程、数字海岛智慧工程,提供海洋休闲度假游、渔文化体验、地质公园观光、海洋自然研学、环海岛海防主题游等旅游产品。持续发展海洋游憩娱乐,升级森林温泉度假区、石浦渔港古城等标杆项目,建设杭州湾海洋主题公园集群、联动三湾打造“北纬30°最美海岸线”、莼湖风情渔港特色小镇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建设,以高端服务业态为引领打造“东方奥兰多”。
苏勇军还表示,推动邮轮游艇旅游产品高端化。依托宁舟港及山海自然人文资源,重启建设东方大港景区。建设国际邮轮港项目,整合港口码头和旅游开发产业链条,探索建设特色邮轮产港综合体,努力实现宁波旅游“港通天下”的愿景。统筹规划北仑、象山、奉化、宁海游船游艇码头岸线,深入推进梅山国际邮轮港、石浦内河邮轮码头建设,成功进入长三角“江海联程”“多点挂靠”邮轮旅游产品体系,积极融入长三角邮轮旅游目的地。培育形成4个以上游艇基地,推进游艇培训中心、展示中心、销售中心的建设,针对观光赏景、休闲度假、摄影摄像、运动娱乐等不同细分市场设计专项游船、游艇、摩托艇旅游路线和专题产品,提供休闲垂钓、主题摄影、微电影拍摄、婚庆婚礼等旅游创意产品,使得邮轮游艇旅游产品成为目的地流量新担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