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所有目录(为何林海雪原还是)
2014, 一部叫《智取威虎山》的电影上映第一眼看到这部电影的片名的时候我们一眼就能知道这部电影是改编曲波的红色革命小说《林海雪原》的。本来应该是一部看起来很平淡的电影但是因为影片导演是徐克而让笔者产生了兴趣。
我们所熟知的徐克导演是以拍"武侠电影"而叱咤内地与香港电影圈。其实,徐克拍摄这部红色题材的电影是让笔者很是意外的。毕竟这是徐克第一次拍摄这样"主流意识形态"强烈的电影。并且这样的一个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了,怎样改编出新意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影片上映之后我们发现,徐克没有让我们失望。他将这部《智取威虎山》确实拍出很多的新鲜感。当然其中也出现了很多"颠覆性"的改编。这些颠覆性的改编一方面确实增加了很多看点,在另一方面确实也是一些让人些许诟病的细节。总而言之,徐克把这部电影拍得还是不错的,另外加入了他擅长的武侠元素在其中。
徐克说他自己之所以会拍这部《智取威虎山》是因为他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读书时,就看过京剧版本的《智取威虎山》,徐克觉得《智取威虎山》剿匪斗智的故事很精彩。而笔者认为,徐克之所以能够改编这部小说的另一个原因,因为这部《林海雪原》的很多精神内核出了红色主流意识形态之外,还有就是《林海雪原》中所反映的"武侠内核"。因为这部《林海雪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武侠小说"。
《林海雪原》与曲波
《林海雪原》的作者是曲波。该小说描述了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故事。
曲波(1923年2月~2002年6月27日)山东黄县(今龙口市风仪区枣林庄)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于山东地区作战,任连、营指挥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部队开赴东北作战,担任过大队和团的指挥员。他曾率领一支英勇善战的小分队深入东北牡丹江一带深山密林与敌人周旋,进行了艰难的剿匪战斗。
因为这部小说的故事可能是家喻户晓了,具体的情节就不过多赘述了。笔者对于这部小说想要阐发的就是:《林海雪原》所包含的"武侠小说特色"。
为何《林海雪原》还是"武侠小说"武侠小说是中国旧通俗小说的一种重要类型,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见义勇为和叛逆造反行为。下面就具体谈谈"身为"武侠小说的《林海雪原》:
1、作者童年经历启发与积淀
笔者一直认为作者的经历是作者创作的源泉。"艺术是高于生活"但是"艺术一定是源于生活的"。1923年,曲波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父亲当过染匠,后失业归农。曲波只念过五年半私塾。后来失学在家务农和樵采。曲波是没有受过规范的写作训练的,但是他很小的时候就爱《说岳全传》、《水浒传》这些古典武侠小说。他爱这些小说到了可以整段背诵的程度。因为这样的阅读喜好,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主旋律小说大批的涌现,但是它读起来更加像古典的武侠小说而不是英雄史诗。在这一批主旋律的"红色小说"中《林海雪原》与《红旗谱》都非常像武侠小说,这两部作品中的人物都带着浓厚的侠义性与英雄性。"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暗战神河庙、谋攻大锅盔"这四大重要阶段为基本框架构成了整个小说的框架,这些回目跟《水浒传》中例如"风雪山神庙"这些回目标题有着完全相似性。这些选择都是在曲波童年中大量阅读传统武侠小说的结果。
2、复仇主题
复仇是人的动物性的体现,是人的本能。通过动物社会学的研究,发现许多动物都会复仇,如蛇、象、猴、虎、狮、鲨等,这是动物防御性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在人类社会,复仇行为往往被组织化、系统化、自觉化,又成为社会防御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原始社会直至封建社会初期,复仇行为在中国和西方都是普遍存在,即使复仇后来随着法律的逐渐完善与公共权威的严厉禁止而消歇,人类的这种本能也只是隐伏起来,并转而反映或释放到文学作品中,因此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复仇主题文学都不绝如缕。——《中西文学的复仇主题》
西方,从古希腊的《安提戈涅》《赫库帕》,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再至《基督山伯爵》,都是复仇主题文学名篇,革命背景下的复仇故事的《双城记》等都是强烈的"复仇"主题。中国本土之上,晋朝的《搜神记》中的《干将莫邪》到唐朝传奇《谢小娥传》;再从元代《赵氏孤儿》到《水浒传》,乃至近代的《白毛女》都带着强烈的"复仇主题"。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小说"基本故事的起源都是因为"复仇":《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要为家人报仇、任我行为了给自己报仇;《射雕英雄传》的郭靖的仇人是段天德、完颜洪烈等等,武侠小说的主题无外乎"复仇"、"武功"、"伦理爱情"这几类。
《林海雪原》当然也是这种模式,笔者认为和《笑傲江湖》开篇林平之一家的《福威镖局》类似灭门类似。第一回的回目名就叫《血债》:讲的是:土匪洗劫了衫岗站,残忍杀害了少剑波姐姐在内的数十人。"少剑波们"这样说的:
"亲爱的同胞们!
对不起,我们来晚了!我们的责任没有尽到。
安息吧!父老们!我们一定讨还这笔血债,我们誓死报这场血海深仇!"
但是这部作品毕竟不是完全的"武侠小说",家仇也必须上升到爱国的高度,因为是土匪的残忍才造成了这样的悲剧,一场复仇的故事自然就变成了人民的嘱托。为了姐姐的仇,为了继续和敌人作战为了挽救人民于水火中,少剑波的"复仇"更加合理。
3、"武侠人物"
我们看武侠小说觉得精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小说中的人物五花八门且性格各异。他们有着丰富和特异的特征。自从传统小说《三国演义》首设"五虎将"模式 以后,五种性格构成的主要英雄人物常常是古典武侠小说的基本人物模式,《林海雪原》也不自觉地套用了这"五虎将"的结构。"五虎"是忠诚(政治方面)勇毅(个性方面)双全的少剑波;依次是骁勇威猛刘勋苍;胆识过人的杨子荣,身怀绝技、粗俗诙谐的栾超家;刻苦耐劳的孙达得。还有和金庸小说中很像的"西山一窟鬼"、"黄河四鬼"很类似的"八大金刚":迎门梁:刘大麻子,北满四大炮头之一,威虎山大当家。无论枪法还是武功都实力惊人,是威虎山第一高手;托天梁:醉花,威虎山二当家,唱戏出身,座山雕的宠臣,识文断字,是土匪中少有的文化人;转角梁:殷八字,威虎山三当家,算命出身,识文断字,同样是座山雕的宠臣,威虎山为数不多的文化人;顺天梁,老四顺天梁江湖人称"一撮毛",脸颊的那撮毛挺直肃立,邪魅的眼神使人不寒而栗,老四顺天梁"插扦"最大的特征就是脸上一颗恶心的黑痣,负责侦查联络;狠心柱,老五狠心柱手持一把铁戟,凶悍凌厉,尽显凶残本色,老五狠心柱"秧子房"负责绑票,看管拷问勒索人质;老六佛门柱塌鼻子两手把玩着板斧,泛光的兵刃与他怪异的五官形成强烈的"反差萌",使人看了即心生敬畏,老六佛门柱"水香"负责威虎山的防御工事;老七扫清柱"花舌子"负责土匪与苦主之间游说,向苦主勒索钱粮;老八白玉柱手持皮鞭,衣袂飞扬,一股策马扬鞭的气势呼之欲出,老八白玉柱"马号",专职管带骑兵,养马、驯马。
这样的人物安排深得古典武侠小说的真传,他们是威虎山的中层管理干部,各司其职中各怀鬼胎。他们在"座山雕"手下"干活"。这种几个人、几个人的组合在武侠小说中层出不穷。黑风双煞、不三不四(《侠客行》)、落花流水、风虎云龙(《连城诀》)、江南四友(出自《笑傲江湖》)这些武侠组合成了"武侠小说"里必不可少的因素。
4、武侠情节
说完了"主题"、"人物"最后自然要说到这部"类武侠小说"的情节与武侠小说的情节的极致相似性。武侠小说的典型情节是这些:
(1)仇杀:以武相争,正不胜邪;
(2)流亡:武逊一筹,孤雏余生;
(3)拜师:异人相救,授以武功;
(4)练武:艰辛困苦,锻炼武功;
(5)复出:武功初成,游侠江湖;
(6)艳遇:武艺超卓,侠女倾心;
(7)遇挫:武技未熟,遭尝败绩;
(8)再次拜师:再磨武技,更上层楼;
(9)情变:情海生波,侠士心伤;
(10)受伤:武逢强敌,侠士铩羽;
(11)疗伤:得逢奇遇,疗伤复武;
(12)得宝:因缘巧合,获窥武典;
(13)扫清帮凶:大展武威,肃清次敌;
(14)大功告成:武决高下,一了恩仇;
(15)归隐:看破世情,偃武归田。
现在我就来将这些固定情节对应《林海雪原》。首先,"仇杀"在上文中已经提到;"流亡",少剑波在姐姐和亲人死去之后,就走上了"流亡"之路;"拜师"、"练武""复出"则在"第一六回 苦练武,滑雪飞山"中有着具体的体现,少剑波的小队为了方便在雪地中战斗,开始苦练滑雪技术,就是为了和土匪们在雪原中展开搏斗;"艳遇"方面则是要提到就是少剑波和白茹之间的爱情了,两人在战争年代相知相爱颇有美女英雄的感觉。另外,在剿匪小分队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遇见困难就会出现"奇人"来为迷途的小分队指明方向,"青年猎手"、"蘑菇老人"这些都是民间的高手在传授武艺与指点迷津方面堪比射雕英雄传为迷途中郭靖指明练功技巧的马钰道长和洪七公。另外由于篇幅的原因,其他的对应情节不能够一一对应而尽情畅谈还请各位包涵。当各位读完全文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些经典的武侠情节都能够在这部《林海雪原》中找到固定的对应情节。这就是《林海雪原》在情节上与武侠小说相似的地方。
曲波的这部《林海雪原》出版,曲波在开篇献词中写道:"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是将这部作品完全当成一部"红色主旋律"作品来阅读和赏析,其实这部"红色革命作品"还有可以当成"武侠小说"来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