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鹰雕像文物(赤峰博物馆有个木俑)

历史上海东青长什么模样?乾隆曾言:“鸷鸟种不一,海青称俊绝。”可惜历史悠久,它只流传在文献记载中。直到赤峰博物馆出现一个木俑,它胳膊上雕刻着一只鹰,才让我们知道了最真实的海东青形象。您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石鹰雕像文物(赤峰博物馆有个木俑)(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海东青”为金辽时代最高图腾。中文名鹧应,意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有“万鹰之神”的含义。在古人的心目中,海东青不是一种生物,是一种被赋予神秘力量的代表。传说中,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还有人说,《山海经》中“大荒之中的九凤”,就是海东青的祖先。

石鹰雕像文物(赤峰博物馆有个木俑)(2)

在古人对海东青的各种传说和崇拜之下,早在唐代,“海东青”就是满族先世靺鞨朝奉中原王朝的名贵贡品。当海东青被贡献上来时,唐代大诗人李白还赋诗一首:“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足以见得海东青的珍贵之处。

不过它性格凶猛,非常难捕捉。在金元时期,甚至有如此一条规定:“凡触犯刑律而被放逐到辽东的罪犯,谁能捕捉到海东青呈献上来,即可赎罪,传驿而释。”犯下了罪过的恶人,居然只要捕捉到海东青,就可以赎罪。这条法律在今天听起来真是闻所未闻了,不过也足以见得,海东青有多么难捕捉。

石鹰雕像文物(赤峰博物馆有个木俑)(3)

《清朝野史大观》甚至记载了放鹰能手总结的方法:“鹰以绣花锦帽蒙其面,擎者挽绦于手,见禽乃去帽放之。“具体方法如下,当数量稀少又野性十足的海东青被捕鹰网捕获后,猎人首先要要拜谢”鹰神“格格的恩赐,表达对神鹰的恭敬。

为了驯化神鹰,猎人要开始“熬鹰”,将海东青鹰拴上“脚绊”,控制它几天几夜不睡觉,才能磨掉野性。随后,再通过”过拳“、”跑绳“等环节,让海东青能听懂主人的口令和吆喝。

石鹰雕像文物(赤峰博物馆有个木俑)(4)

接着再对海东青“勒膘”,也就是饿上神鹰几天,让它肠子里的油都刮出来,肌肉强健,肠胃饥饿,才能更好的捕捉猎物。经过一步一步训练好的神鹰,才可以进行最后一步——放鹰。猎人将远处的猎物赶出来,再让鹰俯冲下去捕获住猎物,架鹰者要尽快赶到取下猎物,只给鹰吃点动物内脏,不可喂饱。

不过再有经验的猎手,遇到性格激烈的海东青,仍然没办法完全驯化,民间甚至有“九死一生,难得一名鹰“说法。而且海东青都是野生野长,人类没有任何办法帮助其繁殖、生育。为了让海东青不绝后,次年早春,猎人们会将海东青喂饱,除掉它们身上的锁链、铃铛,再将它们放到野外繁殖生长。

石鹰雕像文物(赤峰博物馆有个木俑)(5)

看罢海东青被捕捉驯化的过程,就会明白它的珍贵。在古代,可汗贝勒、王公贵戚,都以得到名雕为“荣耀”,花费重金购买。有了买卖之后便有了市场,辽、金、元、明、清各代,甚至设置了专司捕取和饲养海东青的机构。所以在元明清的历史文化中,留下许多描述了海东青外形的文献。

它在历史描述中长什么模样?《本草纲目·禽部》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海东青分为雌性和雄性,雌性比雄性更大一些,最重可达6公斤,身高1米左右,两翅展开2米多长,在“鹰”界家族中,体型彪悍庞大,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石鹰雕像文物(赤峰博物馆有个木俑)(6)

而海东青头部有白色的羽毛,缀有褐斑,胸部有褐红色,缀有褐斑,尾部是纯白色的羽毛,整体线条流畅,看起来非常漂亮。最令人惊讶的是,鹰嘴厚长,喙爪像铁钩一样硬,因为这些特点,它不仅飞得又高又快,而且可以迅速捕捉天鹅、野鸭、兔、狍等禽兽,成为“鹰”界“战斗机”。

可惜历史上的海东青并没有留下画作,也没有留下标本,人们并不知道它长什么模样。哪怕是现代的海东青,数量都非常稀少,几乎到了绝迹的地步。

石鹰雕像文物(赤峰博物馆有个木俑)(7)

正在人们以为,再也无缘看到古代海东青的模样时,赤峰博物馆出现了一尊木俑。只见木俑高51厘米,宽24cm,厚12cm,用整块柏木雕刻而成,刻工精细,神态逼真,胳膊上架一鹰。此种形态大小的木俑,在众多出土文物中,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它胳膊上的鹰,却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木鹰涂有彩绘,羽毛呈青灰色,嘴巴扁厚,鹰爪犀利,竟然和文献记载当中的海东青分毫不差。专家还说,木俑雕刻地如此逼真,似乎是临摹人像,海东青也应该是高度还原。消息一出,很快就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原来木俑雕塑上的鹰像,才是海东青最真实的存在。

石鹰雕像文物(赤峰博物馆有个木俑)(8)

经过历史学家的讨论,木俑还复原了辽国皇帝捺钵时的情形。因为自辽代以来,游牧民族出身的皇帝,不甘心整日待在皇宫,便会带着宫人安营扎寨,四季渔猎活动,“捺钵”就是皇帝“旅行”的活动。而木俑高超的木雕技巧,展现出海东青样子的同时,也显现“捺钵”活动真实的一幕,真是令人感叹不已。

这件木俑已经成为国家一级文物,也成为了博物馆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期待随着历史和科技的发展,更多有意义的文物可以被挖掘出来,带给人们更多的启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