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句子理解解题技巧(中考语文现代文阅之理解句子的含义答题思路)
理解句子含义
理解句子含义主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着手。两个方向是要回答句子的本义和深层意,要准确答出这两层意思,需要分三步思考,具体如下:
第一步:
从句子本身出发,将艺术化或者简化的语句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句子的本义,即表层含义。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遇到代词,要明确的回答出实际指代的内容;二是对于一些处于特殊位置的句子,比如开头的总领句,结尾的总结句,以及中间的过渡句,要将总领、总结以及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概括答出,要求答题完整。
第二步:
要联系上下文,仔细阅读文章,分析句子与所在自然段,以及所在段落的关系,解答句子的深层含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分析要结合具体事件或者具体的人物细节描写分析得出。
第三步:
要联系文章的主旨,这是解答和分析句子深层含义的一部分。就句子而言,出现在文章开头、结尾、中间过渡的句子,以及文章中的抒情句和议论句,多需要联系主旨回答深层含义。就题型而言,要求理解句子含义,或者就某句话谈体会等题型,多需要联系文章主旨作答。
答题技巧:
1.充分结合背景和语境,注意整体把握,寻找题目中的隐含信息。
2.要结合文章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分析句子的深层含意。
3.注意句段的言外之意等。
4.注意句段中重点词语,明确这些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一词多义等。
5.要注意结合文题。此外,还要注意结合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来体会其含义。
【例文】 大美田园
王本道
①千百年来,“田园”这两个字,在国人的思想情感与文化积淀中有着特殊的意蕴。虽然自幼在城里长大,但自打脱离童稚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乘车驶离市区,眼前出现坦荡开阔的原野,宁静旷达的村落,袅袅升空的炊烟,我的心总会沉入一场迷离缥缈的梦境。对田园的眷恋,已经深入我的骨髓。
②今年入夏以来,我约了三两好友,利用休息日出离市区,每天踏着晨光,映着朝霞,在辽宁盘锦水乡徜徉。这里一马平川,坦荡如砥,河流交错如织。在稻田间的阡陌穿行,清风徐来,水波澹荡,周遭世界绿得无拘无束,飞扬洒脱,一缕缕甜丝丝的清香在微风吹拂下掠过鼻翼。那是正在生长的庄稼的芬芳,草木的芬芳,并夹带着泥土的芬芳,田园岁月的纯净与醇厚,是这些气息的混合;田水清清,粉蝶纷飞,阳光浑朴天真,稻秧恣意茁长。虽然还没有到水稻扬花的季节,但可以想象出一束束稻穗上那朵朵乳白色小花的淡雅,它在农民的心里有种淳朴的香甜。虽然是绿肥红瘦的盛夏,但是原野上却不乏有高低错落的野花,鲜红、橘红、粉红、淡紫、洁白,星星点点,缠缠绵绵,与天边稀疏的云朵连成了一片。身旁的沟渠里,田水在哗哗地流淌,时而有青蛙呱呱的叫声传来,这情景很容易让人想到以往在电影里或图画上看到的江南水乡:一位农人头戴斗笠,手牵一头水牛徐徐而行,稻田中倒映着老人和水牛移动的身影,姗姗可爱。据唐人《云仙杂记》记载:“渊明尝闻田水声,倚仗久听,叹曰:‘秫稻已秀,翠色染人,时剖胸襟,一洗荆棘,此水过吾师丈人矣。’”耳听水流潺潺,满目翠色莹莹,令他身心顿爽。
③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有着深厚的田园情结。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都无异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一种理想生存方式的诗意表现。具有共同文化传统的人们都有共同的生存态度。即使离开故土,但其心灵深处依然有一种执拗的田园情结。人们如眷恋母亲一样地眷恋田园,不仅仅因为那是自己的家园,那里有自己的亲人,还因那里有着熟悉的青山秀水,有弥漫着庄稼成熟气味的田垄。田园承载着记忆,承载着乡愁,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之根,是血脉和心灵的安住之所。
④临近中午,我们走出水光潋滟、一碧万顷的田畴,进入一片芦荡之中。此时,天空焕发出这个季节惬意的火热和光辉。放眼四顾,稠密的芦苇,连绵在天地之间。走在芦荡的小径上,苇叶葱茏,宛如青纱织成的帐幔;清风吹拂,芦秆摇曳,发出的沙沙声伴着潺潺的水声,合成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我们置身其中,只能看见头顶的一线蓝天。行进之中,芦荡深处不断“扑棱棱”地飞出一只只大鸟,朋友告诉我说,眼前飞起又旋即隐没的是白鹭,而那直翔云天的是芦鹰……“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诗人描绘田园风光的诗句真的是浮动着颜色呢!
⑤我暗忖,无论是陶渊明、孟浩然等古代的田园诗人,抑或是当今世界的后来人,憧憬田园之美历来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这是一种对拜物的、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生活态度的否定,对那种真正人性的、朴素的、自然的人生理想的呼唤。从这个意义上说,田园不仅可以“养目”,更可以“洗心”“养心”。
⑥正午过后,我们离开水乡。夏日的碧眼在嫣然的云朵间笑意盈盈,阳光在无垠的天地间迷离闪烁。此时,我心中长满了馥郁的鲜花,萋萋的芳草,浓密的庄稼……
(选自《天津日报》2020年8月11日,有改动)
请结合全文,理解第⑥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参考答案】美好的田园风光已经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里。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根据"心中长满了馥郁的鲜花,萋萋的芳草,浓密的庄...可知,这美好的田园风光,已经深入我的心底,化作了我身体的一部分,由此表达了对田园风光深深地喜爱。
选文读完了,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散文。主要写的是:“我”去郊区田园游玩,对美丽景色的所见所感。
那这篇散文抒发了什么情感呢?
首先你回忆一下,选文讲了哪些内容?作者用大量笔墨去描写了田园的美丽环境对吧?
那通过描写田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什么情感呢?
对的,通过描写了田园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赞美之情,抒发了自己追求自然、朴素的人生理想,不急不躁的生活态度。
那问题来了,怎么分析这个划线句子的含义呢?
基本思路还是不变:联系上下文,从四个维度分析。
还记得哪四个维度吗?
词语、句子、段落、整篇
从词语角度的分析,就是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揣摩句子的含义。
这就是第一步:抓关键词,揣摩含义
所谓的关键词,就是指这个词语它有深刻的含义,表达了某种情绪、情感和心理。
通过搞清这个关键词语,就能使比较难懂的句子变得简单。
老师给你1分钟钟,你再仔细读读划线的句子,看看有没有什么关键词语?
此时,我心中长满了馥郁的鲜花,萋萋的芳草,浓密的庄稼……
你看“鲜花”“芳草”“庄稼”,你看到这些名词,脑海里是不是就可以出现一个画面,有五颜六色的花,绿油油的草和庄稼,是不是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心情也会很愉悦,很舒畅啊?看到过这么美丽的田园风光,是不是就很难忘了呢?
“我”还加了形容词“馥郁的”“萋萋的”“浓密的”,那这些植物就更加美丽了,是在作者的心中长满了的。
那是不是说明,美好的田园风光已经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里?
假如你去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游玩,你非常非常喜欢那里的风光,那肯定会很难忘的,写作文都想把它写下来呢!对它念念不忘,下次还想再去游玩呢!
从关键词语的角度,理解句子的含义之后,接着从句子的角度来分析,也就是第二步:分析修辞手法。
看看句子有没有用什么修辞手法?
显然,划线句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作者抒情的表达效果,对吧!
那继续从段落的角度来分析划线句子,也就是第三步:分析表现手法。
看看划线的句子,有没有使用什么表现手法。
你可能有个疑问:老师,咱们之前不是说过,表现手法的主体不是段落吗?只有段落才有表现手法一说,划线句子,哪来的表现手法呢?
这个问题非常好,你说得没错,表现手法的主体确实是段落,句子也确实没有表现手法这一说。
但是,你想想,划线的句子,它划出来的就是一句话吗?
未必,有的时候划线的句子可能由几句话组成,其实也就是个小段落了,也就能用上某些表现手法了。
另外,即便划线句子就是一句很短的话,但是,这句话可能与前文某处照应,可能为后文某个情节埋下了伏笔,也可能为后文做了铺垫。
你看,是不是结合段落,就有了分析表现手法的必要了?
搞清楚这点后,老师再给你半分钟,你看看这个划线句子有没有用什么表现手法?
怎么分析呢?还记得方法吗?
咱们在学习表现手法的时候,介绍了哪三类表现手法,还记得吗?
是不是叙述类、描写类和抒情类,那划线句子用的是什么表达手法呢?
是描写没问题吧,还记得描写类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哪四类吗?回忆一下口诀:渲对两托。
大声说出来,哪四类?是不是:渲染、对比、衬托、烘托。
那你看看划线句子中有这四类表现手法吗?
显然没有的是吧!那就跳过第三步,继续从文章整体来分析划线句子,
也就是第四步:分析思想情感。
也就是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来整体领悟句子的含义。
你看文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写田园风光是多么多么的美丽。
结合文章中心思想,你会发现,划线句子有着这样更深刻的含义:
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眷恋、赞美之情!
通过四个步骤,从词、句、段、章四个维度分析了划线句子之后,我们可以将分析的信息,组织成答案,这样满分答案就到手了。
注意,要从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来组织答案,你可以这样回答:
划线句子表面上写了我的心中长满了馥郁的鲜花,萋萋的芳草,浓密的庄稼。其实是在说,美好的田园风光已经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里。
满分到手后,不要忘了,总结一下刚刚的过程,这样再遇到类似的题,你再也不会丢分了。
首先是句子含义题的破解方法,有几个步骤?
四步是吧,分别是:
第一步:抓关键词揣摩含义
第二步: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
第三步:分析句子涉及的表现手法。
第四步:分析句子体现的思想情感。
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公式:
句子含义题=句子表面含义 句子深层含义(从词、句、段、章分析)
一个解题清单法
好了,你把这四个步骤,和这个公式,一起用思维导图,归纳到你的知识体系中。本篇其他问题解答:
13.下面是对本文思路的梳理,请你根据第②段和第④段。在方框中补上合适的内容。(4分)
【参考答案】(1)穿行田间,欣赏美景(或:稻田景色,美丽怡人);(2)进入芦荡,感受美好(或:芦荡风光,生机勃勃)。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思路的梳理。根据题干“第②段和第④段”的要求,可知答题范围是第②段和第④段。根据第②段“每天踏着晨光,映着晚霞,在辽宁盘锦水乡徜徉”和“在稻田间的阡陌穿行,清风徐来,水波澹荡”可知“穿行田间,欣赏美景”;根据第④段“临近中午,我们走出水光潋滟、一碧万顷的田畴,进入一片芦荡之中”可知“进入芦荡,感受美好”。
15.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词句。(6 分)
(1)虽然是绿肥红瘦的盛夏,但是原野上却不乏有高低错落的野花。(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3分)
(2)走在芦荡的小径之上,苇叶葱茏,宛如轻纱织成的帐幔,清风吹拂,芦杆摇曳,发出的沙沙声,伴随着潺潺的水声,合成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的妙处)(3 分)
【参考答案】(1)(3分)“绿肥”与“红瘦”对比(答成“引用”“借代”“形象化”均可)(1分),写出了盛夏绿叶茂盛、花朵较少的季节特征,衬托了后文看到各色野花的欣喜(2分)。
(2)(3分)运用比喻,把芦荡比作“帐幔”,把声音比作“乐曲”(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芦苇的茂盛稠密,声音的美妙动听(1分),表达了作者对芦荡风光的喜爱(1分)。
【解析】(1)根据题干“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的要求,可知这道赏析需要从词句理解开始。“绿肥红瘦”巧妙引用李清照的诗句,该处“绿肥”指田园中植物茂盛的枝叶,“红瘦”指田园中此刻比较缺少的花朵。这里田园中植物“茂盛的枝叶”和暂时短缺的“花朵”形成对比,凸显了盛夏的季节特征,表达了对田园的喜爱之情。
(2)根据“宛如青纱织成的帐幔”和“潺潺的水声,合成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者将芦荡比作“帐幔”,把声音比作“乐曲”,从而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芦苇荡中的的景色与声音,让人如临其境,表达了作者对这里风光的喜爱。
16.散文朗读要有一定的技巧。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朗读设计( “.” 表重读,“v”表停顿,“→”表稍稍延长),请选出设计不恰当的一处( )
那是→(A)正在生长的庄稼的芬芳(B),草木的芬芳,并夹带着泥土v(C)的芬芳,田园岁月的纯净与醇厚,是这些气息的混合。(全句的感情基调: 欣喜、深情)( 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朗读的技巧。C项不恰当,因为“并夹带着泥土v的芬芳”这样停顿,明显与前文"庄稼的芬芳,草木的芬芳”的朗读相违背。同样的句式,单单这里停顿,明显会造成语句的破读,故错误,选C。
17.文中说,中国人心中始终有一种田园情结,田园可以“洗心”“养心”。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全文和你的生活体验谈一谈。(5 分)
【参考答案】示例:走进田园,感受田园之美,能使人摈弃拜物的、浮躁的、急动近利的生活态度。追求真正人性的、朴素的、自然的人生理想和生存方式,净化人的心灵;回归田园就是要回到精神的家园,回到血脉和心灵的安住之所,精神得到滋养(3分),我也有这样的感受,周末我来到乡村,那里风清水静、禾秀蛙鸣,心中的烦闷一扫而光,感觉心旷神怡,内心宁静(2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田园,是慢节奏的,这里有最实实在在的庄稼,有最淳朴的人民,还有最最本真的生活....这一切,都与人们日益浮躁生活追求,急功近利的生活目标相悖,故而回归田园可以使身心俱疲的我们暂时逃避生活的压力,释放身心,缓解压力。田园,还是诗的国度,这里的精神已经与诗词相融。回归田园,就是亲近诗词,亲近理想,故而田园那怡人风光,就充满了诗情画意,从而使我们心中的烦闷-扫而空, 获得内心的宁静。
【例文】 春走老山界
谭谈
①其实,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灿烂,春的表演才最癫狂!嫩绿的新叶,压在深绿的老叶上,此时全部张开了身姿,展示着它的魅力,使山色具有了鲜明的层次感。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把或浓或淡的芳香,洒满坡坡岭岭。整个山野,都沐浴在芳香里。
②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
③汽车,在一个“之”字接一个“之”字的山间公路上奔驰。我的双眼,贪婪地向前张望。只见前面山头上的一棵棵大树,仿佛一个个绿色的云团,浮动在天际。刚刚下过一场雨,山腰里升腾起一缕缕轻纱似的云雾。山头在这一缕缕云雾里时隐时现,像一个披着婚纱的新娘,姿态娇美。
④老山界,深藏在舜皇山里。
⑤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汽车在一块平地上停下了。这里是紫花坪,一丛丛、一树树紫色的杜鹃花,正热烈地绽放着,璀璨一片。紫花坪,真是名副其实!沿着山谷,一条小溪一路叮咚而下。几场春雨过后,窜动在小溪里的溪水更充沛了,溪水蹦跳着勇猛向前。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它总是千方百计向前奔去,去探寻更广阔的世界……山东的溪,出山后注入湘江,而山西的溪,下山后就汇入资江。最后,都走进洞庭、长江、大海,到达它们终极的目标。
⑥终于,一块巨石立在我们面前。几个威严的大字,赫然入目:老山界。这里是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惨烈的湘江之战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当年翻越这座山的陆定一,记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于是,一篇美文《老山界》进入了共和国的中小学课本,激励着一代代国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纪念革命先辈,为宣传红军精神,傍着这座山的东安、新宁、城步三地,都立有老山界的碑石。那么,哪里,才是真正的老山界?这座山很大,老山界也很大。红军穿山而过,陆老到底描绘的是哪一段?这并不重要了。或者应该说,三块碑石标示的,都是真的。
⑦在这里,不时看到一队队游人,艰难地走在这条山道上,追寻当年红军的足迹。我站在碑前,望着山间荆棘丛生的小道,陷入了沉思。当年,红军战士,一路走去,走过二万五千里,经历了多少如湘江战役般惨烈的战斗,多少鲜活的生命,倒在这条路上啊!
⑧这时,又一队着蓝色红军服的人,站在这块刻有老山界的巨石碑前宣誓,一个个神情庄重。每天,这块碑前,这条路上,总有人在追寻红军的足迹。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有老者,更有青年……红军自有后来人啊!
⑨如今,有一个汉子,走进了这座山,他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要与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山民手拉手,领着他们走一条新时代全民奔小康的长征之路。他要把散落在山谷深处的山货——野茶,带出山去,送进都市里家家户户的厅堂。从这座大山脚下走出去的山民之子老唐,放弃他在美国已有相当规模的事业,毅然回到家乡,寻找帮助乡亲走出贫困的道路。山民们在山中采到野茶叶,一担一担地送往茶业加工厂。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
⑩踏春舜皇山,追寻老山界,探访采茶人,让人发出由衷的感叹: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
(有删改)
结尾处为什么说“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这与标题有什么内在联系?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一问:“新长征路”指老山界乡村振兴之路,老山界人新长征的胜利需要继承发扬长征精神。
第二问:暗示老山界迎来“乡村振兴”的春天,揭示了标题中“春”的深层含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依据文章结尾处“山民们在山中采到野茶叶,一担一担地送往茶业加工厂。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可知,现在的老山界人正沿着这条曾经的长征之路,发展经济、努力振兴,所以这条路现在是一条乡村振兴之路。在这条振兴经济的路上,老山界人的新长征也会应有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长征精神。
题目是“春走老山界”,这里的春天是最浓烈、最灿烂的,春天也是希望,是开始,老山界的春天,也有着深刻的含义,寓意着老山界迎来“乡村振兴”的春天,也是对老山界振兴之路的期望和祝福。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走访老山界的游踪为行文线索,串联起作者的见闻与感受,脉络清晰。
B.第3段联想丰富,描绘了一幅娇美动人的雨后山景图,给人以如梦如幻之感。
C.第6段作者写自己未能确定陆老笔下老山界的位置而遗憾,体现其求真精神。
D.文末“取款机”喻指野茶林给山民带来持续经济收益,写出了山民的获得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C.“写自己未能确定陆老笔下老山界的位置而遗憾,体现其求真精神”说法错误,依据原文第六段“哪里,才是真正的老山界?这座山很大,老山界也很大。红军穿山而过,陆老到底描绘的是哪一段?这并不重要了。或者应该说,三块碑石标示的,都是真的”可知,虽未确定陆老笔下老山界的位置,但并未觉得遗憾,因为作者认为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每一块石碑都是“纪念革命先辈,为宣传红军精神”,所以选项说遗憾,体现求真精神理解错误。故选C。
2、首段中作者笔下“山野里的春色”有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一问:最浓烈、最灿烂。第二问: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对春访老山界的期待与向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能力。
依据原文第一段“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灿烂,春的表演才最癫狂”可提炼出关键词“最浓烈,最灿烂”,所以作者笔下“山野里的春色”特点是最浓烈、最灿烂。“山野里的春色”在作者眼里的浓烈灿烂,与作者对其的喜爱和赞美有关,“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则体现了在如此绚烂的春天去探访老山界的期待与向往。
3、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1)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赏析加点词语)
【参考答案】“拜会”指拜访会见;用语正式、庄重,表达对老山界的敬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词语、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鉴赏词语,首先理解词语含义,看有无修辞,看词语在此句的使用效果和表情达意效果。
“拜会”指拜访会见,常用于正式、庄重场合。作者探访老山界,却说是拜访会见,用语庄重,带有敬意,表达对老山界的无比敬爱之情。
(2)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赏析句子)
【参考答案】将溪水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崖石间溪水的奔流之美及溪水所象征的能屈能伸、一往无前的品格之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词语、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解答鉴赏句子此种题目,需从语言的修辞角度、表达技巧角度,句式角度、描写角度、语言特点等多方面深入探究。
“一蹦而下”“委曲求全,绕道而行”是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溪水人格化,“一蹦而下” 写出了崖石间溪水的奔流之美,“委曲求全,绕道而行”生动地写出了溪水能屈能伸、一往无前的品格之美。
4、文章写老山界时,还提及陆定一的《老山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点明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的途经地,为下文写老山界人的新长征之路做铺垫;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历史感;有助于读者联系《老山界》理解本文的深层意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从内容、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塑造、主题揭示、读者感受等角度去思考。
陆定一的《老山界》写了陆定一跟随中央纵队从广西老山界经过时一段难忘的经历,加入此内容,从内容角度看,点明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的途经地,增强文章的历史感,丰富了文章内容;从情节角度看,下文主要写了“这块碑前,这条路上,总有人在追寻红军的足迹。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有老者,更有青年……红军自有后来人啊!”这些新时代的人们热情追随长征之路,走出一条新的长征之路,所以陆定一的《老山界》为下文写老山界人的新长征之路做了很好的铺垫;从读者感受角度看,有助于读者联系《老山界》理解本文的深层意蕴。
【例文】 半个父亲疼
葛亚夫
①这些年,感觉时间在不停提速,尤其是对父亲。在他身上,岁月的沙漠化一年深过一年,从牙齿到骨骼,他所有坚硬的部分,都迅速钝化、脆弱。走在路上,每遇见老人,我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有时,还会从他身后追到身前……我总觉得,他是我父亲。
②老了的父亲失去标识度和分辨率,老成所有老人的样子——干瘦,呆滞,不苟言笑。但年轻时,他棱角分明,一顶光头佛光普照,哪怕十里外咳嗽一声,我也辨得出来者何人。
③小时,我诨号“葛维搅”。维是辈分,搅是捣蛋,我的“皮”有口皆碑。基本上,只要有摩擦,罪就在我,以被父亲摁在地上摩擦结束。这俗套的剧情,常让我怀疑父亲是假的。那天,我跟着父亲压红芋,甚得他欢心。老师路过地头,随口参我一本。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我眼疾手快,但大长腿没能跟上,被铁钩抽到,烙出一道血印。
④我抱着腿,疼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蹦蹦跳跳。父亲捉住我,把我摁到地上,揽一把萋萋芽,嚼啐敷在伤口上。我不经意看见,他稳健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更厉害。
⑤原来,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着。
⑥父亲脾气暴躁,一半是母亲点燃的,一半是癣疾煎熬的。年复一年,一开春,癣就如同藤蔓在他身上开枝散叶。不知听谁说的,用烧红的铜钱烫,就能把癣斩草除根。一盏抽搐的灯火前,他捋起袖子,让我烧铜钱烫癣。我做不到!他就自己来。牙一咬,眉一竖,火红的铜钱往手臂上一摁。一股焦肉味吱吱乱窜,撕咬得灯火弓起腰,啃噬得我心如刀绞。
⑦父亲拍拍我的头,满面春风地说,一点也不疼。我满脸是泪,痛得不能自己。
⑧我从未想过,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父亲的一半疼病,我愿默默领受。
⑨做了父亲后,我回去得少了,但会经常念及父亲,想象我这个年龄时的他,想象孩子这个年龄的父亲。起初是做反面教材,警醒自己别像他。慢慢地,我谅解了父亲,开始与他和解。无论在基因上,还是在生活里,我们都有彼此的影像。
⑩前不久,父亲的腿不堪磨损,闹起罢工。我带他看医生,背他上楼、下楼。起初他很不适应,肌肤和骨骼都极不情愿地抗拒我。很快,他认了。回家时,他竟趴在我背上睡着了。在家门口,我扭头看他,他酣睡得像个孩子一样。或许,父亲有一半是我,我有一半是父亲。
⑪家里的地板刚拖过,很滑。我和父亲摔成一团。父亲醒了,龇牙咧嘴地问我摔得痛吗?孩子一手扶着我,一手打地板,念念有词。我满面春风地对他们说,一点也不疼。
⑫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
(选自《安庆晚报》2020年11月25日)
说说文末第⑫段划线句“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我能体会到父亲的疼痛、不易,想帮父亲分担一半的疼痛;父亲也能体会到我的疼痛,也想替我分担部分痛苦,疼是表象,爱是实质,表现父子之间的挚爱亲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和文章的主旨,抓住关键句分析理解,简洁准确表述。父亲为我敷药,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着;父亲烫癣,父亲的一半疼病,我愿默默领受;父亲不抗拒我背他上楼、下楼,父亲有一半是我,我有一半是父亲。父子之间是心灵相通的,“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疼是表象,爱是实质,我能体会到父亲的疼痛、不易,想帮父亲分担一半的疼痛;父亲也能体会到我的疼痛,也想替我分担部分痛苦,表现父子之间的挚爱亲情。
1、梳理全文,完成下表。
【参考答案】①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着; ②父亲的一半疼病,我愿默默领受;③父亲不抗拒我背他上楼、下楼 。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浏览全文,了解内容,梳理思路,结合语境,抓住关键句提取概括。从“原来,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着”可知,父亲为我敷药时,“半个父亲疼”的含义: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着。从“我从未想过,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父亲的一半疼病,我愿默默领受”可知,父亲烫癣时,“半个父亲疼”的含义为:父亲的一半疼病,我愿默默领受。从“我带他看医生,背他上楼、下楼。起初他很不适应,肌肤和骨骼都极不情愿地抗拒我。很快,他认了”,可概括情节为:父亲不抗拒我背他上楼、下楼,此时,“半个父亲疼”的含义为:父亲有一半是我,我有一半是父亲。
2、按要求赏析下列词句。
(1)他稳健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更厉害。(赏析加点词)
【参考答案】“稳健”准确写出父亲为我治病时的果断、从容,“颤抖”表现了父亲的愧疚和对我的爱。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结合具体语境,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稳健”的本义是稳当有力。父亲“捉、摁、揽、嚼、敷”动作娴熟,“稳健”准确写出父亲为我治病时的果断、从容,“颤抖”的本义是颤动,哆嗦,发抖,形象表现了父亲误伤我时的愧疚之情和对我的疼爱之意。
(2)年复一年,一开春,癣就如同藤蔓在他身上开枝散叶。(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癣”比作“藤蔓”,生动形象地写出癣长势迅猛,顽固不易根除。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从修辞、句式、表现内容、表达情感、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考虑,简洁准确表述。从“癣就如同藤蔓在他身上开枝散叶”可知,作者把“癣”比作“藤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癣长势迅猛,顽固不易根除,生动形象,比喻新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