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穷苦鞋匠(从鞋匠之子到苏联领袖)
1879年12月9日,距离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76公里,一座叫做哥里的古老小城,在一户破旧的房屋内,再次传来婴儿的啼哭,这是叶卡捷琳娜·格奥尔吉耶夫娜·格拉泽的第四个孩子,前三个孩子都已经不幸夭亡,维萨里昂·伊万诺维奇·朱加施维里给他起名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朱加施维里,母亲总是很疼爱的称他为索索,后来,索索将自己的姓氏改为斯大林。
斯大林的出生地——哥里小镇
画像中的哥里
现在的哥里小城
格鲁吉亚有一句俗话:“每个皮鞋匠都是酒鬼。”并且由于多次经历丧子之痛,维萨里昂已经有些精神失常并借酒浇愁,因此在斯大林的印象里,父亲总是一副醉醺醺的模样,做鞋匠的微薄收入都用来换酒喝了,而且酒精使父亲更加蛮不讲理,暴躁而且易怒,索索与母亲常常收到父亲的殴打,看起来比同龄人成熟的孩子一定经历了同龄人所没有经历的,平白无故的挨打让索索变得倔强,为了避免父亲的殴打,他心思活咯想出了很多对策去不与父亲照面,并且他也学会了使用暴力去保护自己的母亲。多少年后,当斯大林与自己的爱女谈论童年的时候,他提到,有一次,他将刀子扔向了他的父亲,父亲于是大喊大叫要杀死斯大林,是邻居的掩藏才让索索躲过了一劫。
斯大林的父亲
斯大林的母亲
5岁时,嗜酒的父亲回到了年轻时当学徒的鞋厂,虽然与家庭未断联系,但是经济上对母子已经再无接济,叶卡捷琳娜只能夜以继日地拼命干活,她为富人洗衣服,烤面包,彻夜加工服装,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儿子免受饥寒,不幸的是,斯大林这时得了天花,虽然最终活了下来,但是脸上却留下了明显的麻子,所以宪兵队后来在斯大林的特征一栏中写到:“麻脸,有瘢痕。”
幼年斯大林
母亲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做人很有原则,关爱孩子但从不溺爱,看到斯大林犯错误的时候,也会用拳头教育他走向正轨,一直以来,母亲特别希望儿子将来能够成为一名神父,在当时,神父无疑是一个理想的职业,按规定,传教士可以结婚,掌管某个教区,进而可以步步高升,为上帝效力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到普通人梦寐以求的安逸生活,是铁饭碗中的金饭碗。
于是在1888年,叶卡把孩子送到了哥里教会小学,作为贫困生,斯大林每月可以领到三卢布的助学金,为了维持儿子的生活,叶卡还设法在学校为教师们洗洗衣服,做清洁工,每月可以挣到10卢布,但听到孩子在教会小学上学的消息,本来在鞋厂许久没有音讯的父亲大发雷霆,怒吼并咆哮着赶回了家,对妻子大喊大嚷道:“你难道想让我儿子当大主教嘛,痴心妄想,我是个鞋匠,我的儿子也只能当鞋匠。”维萨里昂还冲到学校,强行把儿子带走,并送到了阿德尔汉诺夫鞋厂当童工,叶卡捷琳娜不顾一切,到鞋厂将儿子领了出来,又送回了学校。
斯大林的小学合影(后排左四为斯大林)
1890年,在一次酗酒斗殴 中,维萨里昂被人当街捅死,但父亲的去世,对斯大林与母亲丝毫未造成任何影响。多年后,斯大林小学时的同窗好友约瑟夫·伊雷马什维里回忆道“虽然父亲英年早逝,但是好像对他没有造成任何影响,甚至是完全无所谓的事,被他称为父亲的这个人的死,没有使他失掉任何东西。”
从1888年9月到1894年7月,斯大林在哥里小学读了6年书,他通常是班里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记忆力非凡,上课时聚精会神,从不漏听一字一句,学习功课几乎不费什么劲,作业也完成的干净利索。他还非常的热爱读书,课余时间,他读完了格鲁吉亚作家达乔恩卡的《苏马尔城堡》,还有恰夫恰瓦泽、阿·策烈铁里等格鲁吉亚作家的长诗和小说,其中最使他感兴趣的是亚历山大·卡兹别吉写的一篇充满浪漫色彩的短篇小说《弑父》,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勇敢、机智、善于战胜任何困难的英雄——柯巴,为反对沙皇在高加索的总督沃龙佐夫伯爵的军队而进行战斗,最后杀死了叛徒吉尔戈拉……
斯大林的成绩单
总之,斯大林特别崇拜柯巴,在斯大林心中,柯巴成了他的偶像和理想的化身,柯巴就是他心目中的神,是生命中的全部真谛,他决心要成为第二个柯巴,并认为柯巴将在他身上复活,于是从此,他便自称柯巴,并要求同学们也这样称呼他。就像我小学时有一个胖胖的同学特别喜欢猪猪侠,也自称并希望同学们喊他GGbond。
虽然斯大林体格瘦小,但很结实并有力,是学校里最优秀的摔跤手,据老师和同学回忆道,他天生机敏而任性,有着强烈的报复心理,胆大妄为而又足智多谋,这让他成了学校里的扛把子和孩子王,并展现出了超凡的领导力,他挑动同学们打架,但事情要发展到严重受处分时,他却总能不被发觉,在他的挑唆下,孩子们甚至公开讽刺挖苦那些不受欢迎的老师,在老师背后对着老师吹口哨,他逐渐的在同学们中间树立起了“领袖”的形象。
但是,他的学习成绩依然还是那么的优秀,属于刚刚被罚在校门口罚站,转头又被张贴在学校光荣榜的人,1894年6月,斯大林还是获得了全优文凭,轻松的考取了第比利斯正教中学,并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这样一个类似军营的中学规定,学生必须日夜待在学校里,一律早7时起床,然后是晨祷、吃早点,上课到下午2时,下午3时进午餐,5时点名、晚祷,8时进晚餐,上自习,10时就寝。连节假日都要做三四个小时的祷告活动。学生只有得到特殊允许才可以外出一两个小时,但必须在下午5时校门关闭前返校。
学生哪怕只是犯了小过失,也要在地下室的一间小黑屋子里关禁闭。除了作息的严格,为了防止孩子们受到俄国自由独立思想的鼓舞,担心年轻的灵魂受到新的社会主义学说的感染,修道士们经常侦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搜查他们的行李,偷听他们的谈话,稍有怀疑,就向校长告发。而且学校也鼓励互相告密。对于穷困学生来说,学校生活尤其艰苦,因为二三十个人挤在一间宿舍里。
第比利斯正教中学
一开始,斯大林的学习依然是那么的优秀,以至于在老师们的眼里他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而且他也曾对新旧约全书产生过真正的兴趣,力求领会只有上帝才是无所不爱、无所不能和无所不知的思想。学校也开设数学、希腊语、拉丁语、俄罗斯文学和历史等课程,但这些并未使他的求知欲得到满足。他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对真理的探索使他大量疯狂的寻找书籍阅读,他读的作品不仅有格鲁吉亚的诗歌,也有俄罗斯和西方的经典著作,如达尔文的《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雨果的《海上劳工》和《九三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果戈理的《死魂灵》、勒图努的《民族文学发展史》等,但这些,在教会学校看来,都是禁书。
这一时期,他变得沉默寡言,似乎非常内向,他似乎觉得童年的那些活动都无比的幼稚,他不喜欢别人与他开玩笑,只喜欢手不释卷的坐在角落里一人读书。以至于他的中学同学奥尔忠尼说道“对柯巴简直开不得玩笑。这是一个古怪的格鲁吉亚人:他不懂得什么是玩笑,对那种并无恶意的话他竟然常常用拳头来回答。”但是每当同学们对一个问题进行辩论时,斯大林是佼佼者,比许多同学知道的都多,并且总能够顽强巧妙的提出自己的观点。他渴望压人一头,绝不轻易地忍受别人超过自己。
在入学三年后,这位传教士眼里刻苦学习经文的好学生被发现违反校规,学校发现他的一张出租廉价书刊的图书馆的借书证,并夹在雨果的《海上劳工》中,校长格尔莫格尼斯在惩罚通告上批道:“罚他长期禁闭。上次我已经为雨果的《九三年》一书警告过他一次了。”
一次被查似乎让他成为了学校的重点关注对象,几个月后,在勒图努写的《民族文学发展史》中,学校又发现了他的借书证,据悉,被发现时,斯大林正在礼拜堂楼梯处看的入迷,并且校方发现,该学生已经是第十三次被发现向廉价图书馆借书了。这次犯规离第一次仅仅4个月,于是校长仍命令说:“罚他长期禁闭,并给予严重警告。”
向往自由的鸟儿,即使关在笼子里,它们的每一片羽毛,也依然闪烁着自由的光芒,没有人会想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曾经就读于一个教会学校,如果这种安排放在一般人的身上,也许这个世上会多一个神父,而少一颗闪烁于那段岁月的璀璨星辰。
在禁闭室的几个月内,斯大林已经完全失去了对东正教的信仰。但对于自己之后该走什么路,他也依然充满了迷茫。好在这时,社会主义的火苗,正在古老的俄国蔓延开来。
(文章未完待续,欢迎关注作者,第一时间收到更新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