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三宝三味线(你知道大道公和蚵仔面线的美丽传说吗)
我们的东坂村
东坂村开基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旧称东安社,地处漳浦县东北部佛昙湾内,三面环海、一面依山,有“濒海枕山”之地势,“苍龙探海”之地形,近可观东海汤汤,远可眺玳瑁苍苍,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如今的东坂村,有人口近7000人,是佛昙镇唯一的革命老区村,漳浦县水产养殖大村、经济重村,也是福建河鲀养殖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河鲀第一村。
漳浦戴姓是唐开漳圣王陈元光女婿、荫封郡马副元帅戴君胄的后裔。戴君胄生三子,长子克纯,号善忠,袭父职为分营将,随州治迁移龙溪县游仙乡墨溪(今属芗城区天宝镇),传裔龙溪、长泰、南靖等处。三子克统,官授统帅府判官,其十六世裔孙戴徽万,平生酷爱山林,于南宋绍兴末年,卜基戴厝林(今赤土乡前坂村),传裔至元代,克统的十九世裔孙戴功训、二十世裔孙戴璧,于元代开基金浦金井(今佛昙镇整美村或称井尾),越四世,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为避倭寇之乱迁居漳浦东安(今东坂村),传裔于漳浦霞美后房、鸡母坞、前坂、城关及莆田涵江观后、泉州惠安崇武等地,明清时期有后裔远迁台湾及南洋各埠。
东坂自明永乐三年(1405年)开基到清光绪年间,五百年时间涌现出文官武将42位以上,有“父子登科”、“父子总戎”、“兄弟同科”、“一世四总兵”等荣耀,载入府志、县志流芳万世的有松江知府戴琇、万州正堂戴云江、临海知县戴秉铨等。现有中科院研究员1人、博士6人、研究生近50人、大学生700余人。
大道公和东坂蚵仔面线
的美丽传说
慈济宫位于东坂村东南面,是龙海白礁慈济祖宫的分灵庙宫,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二进皇宫式石木斗拱结构殿宇,造型雄伟,装潢精湛,金碧辉煌,主祀保生大帝,同坛还有赵府元帅、注生娘娘、南海佛祖等,清末设立六十二首签以供善信问卜,民国初年改名寿宁宫,1996年重建并征得神明尊意,改名慈济宫。
保生大帝又称大道公、吴真人,本名吴夲(tāo),字华基,别号云衷,为北宋闽南人士,生前为济世良医,受其恩惠者无数,其医术高明,医德高尚、闻名遐迩,民间尊为“神医”,东坂人尊奉为“大道公祖”。
东坂供奉大道公已有二百年历史了,先由东安戴氏太武顶四一房祖戴日桢(尊称怀爹)之媳朱氏自家供奉于本村三落大厝,由于尊神灵感,凡祈安祷佑者无不灵验,一时轰动整个东坂,于是,全社立庙供奉。慈济宫主祀的大道公,为金面黑须,威严正气。历史流传,保生大帝为佑社里平安,百姓乐业而持邪斩瘟,永断祸根,指点迷津,救苦救难。因此,海内外善信与之结下不解之缘,视为普济万民之尊神做到有事必问,指点必行。立庙以来,代代相传,香火旺盛,神光显赫。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大道公诞辰,是东坂村一年来最热闹的时候,是时社戏连连,鞭炮不断。农历十四,东坂都会组织上千人的进香团前往青礁、白礁慈济祖宫进香,进香现场香客摩肩擦踵,队伍浩浩荡荡,甚是热闹。农历十五当天,东坂东安大街车水马龙,保生大帝尊前求安问卜者,双手持香,虔诚叩首,络绎不绝。
两百年来,大道公庇佑乡里,圣迹频现。尤以蚵仔面线的美丽传说,传之千古,经久不衰,很是神奇。
东坂人祖祖辈辈靠出海捕鱼为生,近几十年来,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爱拼敢闯的勇士精神,勤劳勇敢的东坂人敢于在逆境中求生存、要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水资源,率先在全县搞起水产养殖,在全国首创“鱼虾贝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养殖有海蛎、河鲀、对虾、花蛤、鳗鱼等,为东坂致富插上腾飞的翅膀,成就了富美乡村。
相传有一年春天,东坂渔民像往常一样出海捕鱼,突遇漫天浓雾,遮挡了视线。茫茫大海,一片朦胧,渔民在此迷失方向,不知归路。浓雾久久不肯散去,迷失的渔民撑着渔船在海上束手无策,只能随浪飘摇。这时候刚好赶上退潮,浪潮急涌,如若不及时返回,就会被海浪带到外海深处,后果不堪设想。
在海边的东坂渔村,翘首以盼的渔民家属,见本该到家的渔民迟迟未归,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此时,渔民家属想起了平日里虔诚信仰的大道公,急忙到村里的慈济宫,向大道公祈祷,保佑出海渔船能够平安归来。似乎大道公听到了渔民家属的祈求,帮助了渔民。
这里有三种说法。
“老者引路”。大道公化为白须老者,来到渔船上,为东坂渔船引航指路,带领渔船平安回港。
“榕灯引路”。慈济宫左侧的一株大榕树梢发出耀眼的光芒,如同引航的灯塔。迷航在海上的渔民本来已经精疲力竭,突然在浓雾中看到这耀眼的希望之光,如同抓住救命的稻草,全力朝着亮光航行,终于平安归来。
“灯篙引路”。东坂人在元宵前后会在大道公庙前立起一盏“灯篙”,这个“灯篙”由竹竿和灯火组成,竹竿上的灯火常亮不息,迷失的渔民正是在元宵左右遇到浓雾,心里虔诚祷求大道公显灵相救。古时候大道公庙地处村尾,虔诚祷求完的渔民发现了一个小红点,便顺着这个红点走,最终回到了大道公庙前,而这个红点就是庙前的“灯篙”。
获救渔民平安回家后,为感谢大道公圣恩,自发到山上采捡石头运到海边,放在浅滩成排堆放,好让海蛎天然附苗在石头上,用这种天然海蛎煮成面线答谢大道公。这种长在石头上的海蛎,吸收海里的天然藻类和浮游动物,每年麦熟时节就可长成又圆又肥的海蛎。东坂石头海蛎丰满圆胖,尾巴呈七耳状,非常特别,只有东坂特有,所以渔民称之为“东坂珠蚵”,并信之为大道公恩赐给东坂人民的礼物。久而久之,每逢农历三月十五大道公诞辰,东坂村每家每户都会煮“蚵仔面线”来答谢神恩,用“蚵仔面线dao,好人来相交”的俗语表达一种美好的生活愿望,全村在同一时间都享用美味的“蚵仔面线”,很是壮观,怪不得有人形容东坂三月十五吃“蚵仔面线”可以吃到苏厝埭岸震。
不管故事是否真实,但蚵仔面线已经成为东坂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家乡美味。长期在外打拼的东坂游子,每次回乡必做的两件事:一是到慈济宫朝拜大道公,谢恩祈福。二是回家里吃一碗母亲煮的热腾腾的蚵仔面线,这就是日思夜想的家乡味道。村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每家每户新进门的媳妇,都要先学会煮蚵仔面线,而这道菜也是招待客人的必备菜肴。
一碗香浓美味的蚵仔面线,蕴藏着我们东坂人虔诚的感恩之心,热情的待客之道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游美丽乡村,尝蚵仔面线,
赏万亩虾塘,品美味河鲀。
图文源自《漳浦东坂戴氏家乘》、戴裕辉、戴云峰、
网络等。
图文源自《漳浦东坂戴氏家乘》、戴裕辉、戴云峰及网络等,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