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二礼拜邓州文曲红庙的广济寺)
-
敬请关注作者 笑熬浆糊个人头条号“图说邓州”,这里有地方的风俗与传说、古迹与新景、历史与文化,恭候您的品鉴!
-
农历二月二礼拜邓州文曲红庙的广济寺
-
-
作者/笑熬浆糊
-
-
路旁顶着干枯荒叶的的杂草已蠢蠢欲动要吐着绿,落叶的树木高高地伸着枝桠也似在萌着芽,蓝天下的一块黄牌子似在伸着手向来往的行人打着招呼。
-
农历丁酉新年后,在邓州市文渠乡北边249省道旁,刚立的一块颇大的黄底红字牌子很是夺人眼目,虽说牌子制作得不够精细,但黄红色的搭配倒增添了不少亮色暖意。
-
广济寺,近年新建的寺庙,听说就位于邓州市文渠乡红庙村轱辘沟李家西边爬鱼河旁。
-
-
穿过流淌着故事的爬鱼河,没走几步,只见在一处较宽阔的河边斜坡地带,一排五颜六色的纸马(俗称“甲马”)面南而立,这些篾扎纸糊的大马有真马那么高,赤橙黄绿青蓝紫成群结队甚是威风和出彩。有好奇的小玩孩,可不管它灵气不灵气、神秘不神秘,只想用小手去摸一摸那些鲜艳艳亮闪闪的彩带、马身,可往往会被一脸严肃的大人们吓阻住。
-
一弯已没水的小河,一片开阔的高坡,一座雕梁画栋的庙堂,一只只昂首的彩马,一缕缕飞扬的鬃毛,一面面招摇的旗帜,一声声急骤的锣鼓,这一切,组成了一幅颇具韵味的民俗图!
-
-
紧挨着爬鱼河的这片渐走渐高的开阔土地上,一座四角飞翘的建筑虽不甚高大但足够庄严,黄色琉璃瓦红墙红廊柱煞是端庄气派,这就是广济寺唯一建成的大殿。
-
目前广济寺建筑并不多,周边也没有围墙,有的是敞亮,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热闹。适逢农历二月二,十里八村的善男信女可能送走了上学的孩子,可能照顾好了卧病在床的父母,可能喜盈盈地向已年迈但跑不了远门的邻里老人打过了招呼,就怀揣着好奇或希冀喜滋滋地赶过来了。
-
-
正对大殿的上香炉别具一格,简单实用——用水泥青砖砌就一圈长方形池子,再用蓝色铁皮打制两层香炉顶棚,一处祈福、叩拜、焚香的地方就诞生了。看看那插得满满的高低、大小不一的香烛,你就会明白此地香火旺盛的程度。随着袅袅升腾的香烟,人们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人们的面容也舒展开来,人们的嘴角也似乎添了丝笑意。
-
地上还躺着长长的棒香,也就是俗称的高香,可能在等待着新的请香者吧。这类高香,长达几米的庞大体积有点近乎夸张,一个成年人需用力才能拿得动,可一点也不影响信众对它的兴趣。也许是人们怀揣着最朴素的想法,认为烧高香求神拜佛这样可以使神佛感受到自己的虔诚,这样可以得到神佛的庇佑,这样可以使生活步步高升从而获得洪福吧?真的是这样吗?
-
-
-
不管咋说,可能个别人平时还舍不得给年迈的父母买斤苹果,可在这里就是舍得花钱请高香,到底是求一份平安?还是求一种心安?
-
人们诚心的请着高香,在红纸上涂着自己的名字,画着自己的许愿语,裹在高香的下端,然后燃了高香,跪拜、礼敬、念词,因这些特长、特大、特重的高香,已不能插在香炉里了,人们就直接在大殿前面正对门的空地上像栽树一样很认真很虔诚地 栽下祝愿、栽下希望、栽下美梦,一切希冀也就随着香烟飘散缭绕在广济寺上空!
-
-
过去,民众都要来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显灵,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今天,信众又来广济寺燃炮、上香、放礼花,庇佑一家人福祉绵长,少灾去病,安康太平;广济寺的香火正旺,经声阵阵,但愿给一方能带来人气、灵气和福气。
-
-
舞狮队正卖力地表演着,一次次的将二月二庙会的热闹推向高潮,引得围成圈的老人和小孩不时地笑着、乐着、说着。
-
中国本身没有狮子,在中华文化中,“狮”本来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到了汉朝时,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从西域传入。
-
舞狮表演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断绝邦交。
-
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挑选了三人来驯狮,均未成功。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于是将狮皮剥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再由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
-
此事后来慢慢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能为国争光,是吉祥的象征。于是民间各地仿造狮子,模仿其外貎、动作作戏,至三国时发展成舞狮,南北朝时随佛教兴起而开始盛行表演狮子舞。
-
-
大概中国一般很少受到狮患所害,因此民间对狮子天然地有了亲切感,把它当成勇猛与吉祥的象征,并希望用狮子的威猛形象驱魔赶邪,纳福取祥!
-
乡民除了在新年期间乐意舞狮,也更乐意在神诞或庆典上进行舞狮表演,以增添热闹的气氛罢了。
-
鼓点锣声时而舒缓时而高亢,舞狮的人也十分卖力,舞得也非常逼真,只见舞狮随着音乐的节奏,时而昂首、时而抖头、时而瘙痒、时而前翻、时而后蹬、时而匍匐、时而甩尾、······在庙会上表演着各种动作,期待着镇宅旺户、神佛赐福、使鬼神降伏、合境安宁、五谷丰收。
-
-
-
舞狮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趴下,头不停的摇动着,眼睛一眨一眨的,尾巴也一摇一摆的,似乎吉祥安康就在人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孕育着、弥漫着、荡漾着······
-
看,舞狮的高潮表演——
-
只见一条半粉半绿色的彩带在一位演员的手中上下翻飞,循环往复,舞狮滑稽的追着、撵着、抢着······
-
看着眼前的场景,不由得使人想起舞狮的一项传统的表演,就是用一条长长的红布条间隔的栓上一些红包,最后面再绑些生菜、桔子等物,然后从高处一节一节慢慢地放下来,舞狮的人要用凳子叠起来,边舞边爬上去,只见舞狮兴奋地舞动着,突然间会一跃而起,将生菜咬碎,洒向周围人群,突然间,此起彼伏的“生财”“大吉的”相互祝福声将会淹没一切(“生菜和桔子就是“生财”、“大吉”的意思,洒向周围就是将这些愿望送给大家)。
-
大概广济寺前不断旋转的彩带也有“生菜”(生财)的味道吧? 这也许是猛狮吃“生菜”的变式模样吧?虽说舞狮表演就在高潮中结束了,却留给了人们无穷的快乐和回味。
-
-
广济寺的祈福法会正在进行着,老人和小孩组成了祈福祭拜的主力军。
-
祈福法会中,也许每个环节都蕴含着深深的民俗民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今逢清明岁月,人民安居乐业。为弘扬民族民俗传统文化,保留本乡民众崇德尚善,祈福平安、丰收、祥和的风俗习惯。红庙村李家热心人士郑重倡导在原龙王庙旁修建广济寺,以供香客祭拜、游人瞻仰,进而实现凝聚人心,和善布德、造福趋利之心愿!
-
-
-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经过不断的改造和自我更新,早已和儒、道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塑造出华夏人特有的处世方式和价值观念。
-
可是时至今日,宗教仍未能完全走出时代给它设置的困境,很多人对其认识恐怕还是仅局限于肤浅的“迷信”层次,不过,在一个面临精神危机的时代,宗教的劝人向善的救世情怀和独特的道德弘扬功能也许是一般的说教所无法比拟的。
-
-
赶庙会的人们
-
-
广济寺的义工们正在准备着中午的斋饭(每年农历二月二前后三天,广济寺都会大戏三天,且免费吃斋饭三天)
-
那天的广济寺,处处像过年般的热闹,给人的感觉处处弥漫的倒像是农户在办喜事的忙碌与欢快,似乎缺了点什么······
-
记得一次偶然的机会,与一位法师有一面之缘,邀请我去其寮房小叙,只见房间干净整洁,泡上两杯茶,我连声道谢,法师话并不多,但能感受到是一种俗世难遇的平静、安详、真诚。仅是坐了片刻,也让人能感受到一种足够的气场,让人自省自觉自悟,让人感到心地清净。
-
-
很多时候,人们寻寻觅觅,痴痴跪拜,企盼那个万能的神佛来帮我们解厄脱困;还有许多信众常常不顾路途颠簸,风尘仆仆地赶往一个道场去礼拜庙观的神佛,以显示其无比虔诚之心;还有各地近年热衷建筑座座无比宏伟气派的佛堂,但是有谁能想到要给自己的心灵盖一座佛堂呢?有谁能理解造化惟心、成败在己呢?这个世间还有比心灵的佛堂更庄严、更真实、更美丽的吗?
-
其实伟大的神佛,早就以他们那无比的智慧启迪万民——
-
一个人唯有心灵有了觉知,智慧才会升起;一个人唯有慧根打开,则可虚华自实,淫威自敛,其福自至;一个人唯有从内心自求,力行仁义道德,日日行善,时时积德,自然就能感天动地!
-
相信年轻的广济寺也许会建设得越来越好,也许能够感化一方,也许能够惠及一方,也许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清净庄严的和谐氛围。
-
附录——
-
2014年1月22日,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在京举行“倡导文明敬香, 建设生态寺观”新闻发布会,共同号召中国佛教、道教界自觉抵制烧高香、烧天价香、烧头炷香等不良风气,维护寺观清净庄严的和谐气氛,为建设美丽中国出一份力。
-
作者笑熬浆糊在广济寺采风
-
-
-
作 者:笑熬浆糊
-
作者简介:
-
有网友说,笑熬浆糊应是一位年纪不小的老人,实际不再等十好几年退休不了,还不算太老;有网友说,笑熬浆糊应是有闲有钱的公务员,实际“有闲有钱”对作者来说只能“哈哈”了;有网友还猜测,笑熬浆糊要么是旅游局的、要么是文化局的、要么是宣传部的,实际是邓州市花洲实验高中(原四高中)在职语文教师;笑熬浆糊只不过有点小爱好,凭着小兴趣,星期假日跑一跑看一看,利用一点业余时间,涂点文字,坚持原创,图说一点古迹与新景、风俗与传说、历史与文化……仅此而已!
-
-
【这里有古迹与新景、风俗与传说、历史与文化,恭候您的品鉴!】
-
亲,如果您感觉此文很棒,记得分享给好友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