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的尿液有危险吗(怀孕对老虎的影响有多大)
刚开始怀孕的老虎,凭肉眼是完全看不出的,但是通过一些行为表现,我们可以很快就判断出来。
老虎是高度独居的猫科动物,即便是配对的雄虎与雌虎,也仅在发情期的时候短暂在一起,除此之外二者在日常中并没有过多的交流,这使得它与其他独居的猫科动物有显著的差异。
比如同样被称为独居的猞猁,有新的研究表明配对的雄猞猁与雌猞猁在发情期之前就在一起了,而且雄猞猁也会参与育幼的过程。
判断一只母虎究竟有没有怀孕,则从它有没有赶走雄虎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当雌虎处于发情期的时候,它会发出一种化学信号,这种信号不同于往常的气味标记。
同时它还会增加吼叫的频率,以便向周边的雄虎传递出“我已经发情啦”的信号。而雄虎接收到这种信号时,会马上闻味听声而来,经过短暂的示爱接触之后,就是交配期。
当雄虎与雌虎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之后,雌虎性格一反常态,由发情初期的暧昧,变得暴躁易怒,且时不时对雄虎的示好大打出手,这就表明雌虎已经受孕,而雄虎也很识趣的走开了。
参考我们人类,女性怀孕之后行动很不方便,因此不少人有疑问,母虎在受孕之后就将雄虎赶走了,那么在往后的独自生活中,会不会因为怀孕了而狩猎能力下降,捕获不到猎物而饿死呢?
又或者会导致战斗力下降,不低生境内的其他老虎、熊类,从而导致自己被杀死呢?
其实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主要是将人类受孕之后的境况代入到野生动物的身上,这是不对的,因为野生动物与人类有着不同的一套育幼机制。
孕初期对老虎的捕食行为影响甚微
怀孕这件事其实对老虎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尤其是孕初期,几乎不会对母虎造成任何负担,它的行动能力一点也不会受限。之所以老虎能够做到这样,与老虎这一物种的生产机制有关。
首先母虎的孕期很短,只有三个半月左右,而在孕初期的时候,肚子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凭肉眼甚至都无法判断出来。只有到了临产的最后10-12天时间里面,母虎的肚子才会逐渐隆起,呈现孕态。
即便是呈现孕态的母虎,依然拥有较高的行动能力,加之老虎多采取伏击的方式狩猎,它生活在较多植被覆盖的森林里面,能巧妙地利用周边遮蔽物与自身的伪装色隐藏起来,等到猎物进入自己的伏击圈才开始行动。
这样的狩猎方式讲求一个隐蔽性,对追逐等需要大体力的技能要求不高,所以此时母虎虽然与未受孕时相比,狩猎能力下降了一些,但基本上这个差距处于忽略不计的范围内,对老虎的日常生活是没啥影响的。
另外,虽然老虎一年四季均可发情,但野生虎多倾向于在11月至来年的4月份之间发情,这样能够很好地保证幼崽出生之后,林中的猎物数量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换句话说就是当老虎肚子逐渐隆起时,虽然林中的猎物数量水平没有达到巅峰期,但已经在很高的水平了,这对于母虎来说是一个有利的因素,意味着它们即便是狩猎成功率下降了,也能通过猎物多、增加狩猎次数找补回来。
孕后期对母虎活动的影响显著
母虎行动力受限的阶段几乎只有它临产的3-5天内,这个时候母虎的肚子已经大到极限值了,幼崽即将出生,所以它自然就丧失了大量的狩猎能力。
但对于此时的母虎来说,狩猎反而不是第一要事,在这3-5天时间里面,它最紧迫的工作就是找一处安全隐蔽的场所,然后静静等待生产。
这个场所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足够隐蔽,这样能够保证幼崽出生之后不会受到其他动物的威胁;二是周围要有足够的猎物,保证母虎在育幼阶段不需要跑太远就能猎到食物。
通常来说,母虎会在领地的中心区域去寻找这样的场所,而且不会只找一处,一般是找3-8处,其中只有一处作为主巢穴,也就是产仔的场所,其他遮蔽所则供幼崽出生之后临时居住。
独居的老虎原本是没有巢穴的,林中的任何一处地方都能成为它的栖息场所,而孕后期,它便会用树枝在岩石下、灌木丛中搭建简易的场所,作为固定的巢穴。
可能是这般“临时抱佛脚”的缘故吧,老虎搭建的巢穴很差,甚至从外观上看都不能称之为巢穴。但这也是母亲的伟大之处,为了幼崽选择固定了下来,总算是给了小老虎一个家。
老虎的巢穴
孕后期的确对老虎的活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那么是不是处于这个阶段的老虎,就容易受到其他老虎或者猛兽的威胁呢?倒也不是。
老虎是一种领地意识极强的物种,雄虎的领地往往包含多只雌虎,而雌虎的领地却不会与其他雌虎的领地有重叠,加上老虎对领地的范围要求大,一只野生华南虎的领地大约需要70平方千米,这就意味着它与其他雌虎相遇的概率极低。
还有另外一个因素,统治相邻几只雌虎领地的雄虎,往往都是同一只,当它打败老虎王时,会将老虎王的幼崽全部咬死,以促使雌虎进入发情阶段,这点跟雄狮的策略类似。
由于雄虎的这种策略所致,领地内的雌虎都趋于同一时段发情,那么自然也就趋于同一时段受孕、同一时段产仔了。这就表示相邻几只雌虎之间,行动不便的阶段都是那几日,自然也就不会产生争斗了。
老虎成年之后没有天敌,纵观亚洲所有现存老虎生境内,能够有实力与之一战的猛兽仅有熊这一类,而无论是棕熊还是黑熊,都呈杂食性,且植物性质的食物占了主要的来源,所以狩猎并不是熊擅长的事。
而老虎经过漫长的演化,早已将猎杀技能打磨得炉火纯青,针对不同猎物有着不同的猎杀手段,所以熊类在遇上老虎时,往往选择避让而不是进攻,只有少部分成年公熊,才会主动出击。
但在那3-5天时间里,遇上暴躁强悍公熊的概率又有多少呢?所以无论是母虎怀孕的前期还是后期,都不会让它因怀孕这件事而饿死,或者被其他猛兽攻击丢掉性命。
乌苏里棕熊
真正对母虎行为产生大影响的阶段,不是怀孕阶段,而是产仔后的两个多月,研究表明,母虎在此阶段内会做出诸多改变。
科学家们追踪了一只叫“瓦瓦拉”的母东北虎,发现它有娃之后,活动范围由原来的500平方千米,缩减到180平方千米,而且行动速度明显快了不少。
母虎瓦瓦拉在产仔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面,所活动的范围基本上都是以巢穴为中心的区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会离幼崽太远,而且花在狩猎路上的时间更少,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与幼崽待在一起,因为老虎幼崽十分脆弱,母虎离开得越久,幼崽就越容易受到豹子、猞猁、狼、熊等猛兽的攻击。
母虎瓦瓦拉生娃前后行为变化图示
另外,“为母则刚”在母虎的身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在母虎瓦瓦拉产仔之后,科学家们发现它的狩猎成功率明显上升了,而且狩猎次数也更频繁,所捕猎物体型也较之前有所增加。
毕竟老虎幼崽在出生后的6-8周时间里面,几乎完全依赖于母虎的奶水,所以母虎必须为此多进食,以保障有足够的奶水供应。而提高狩猎成功率、增加捕猎频次,捕获大型猎物,都是明智的做法。
(关注我,看科学又有趣的野生动物知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