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最喜欢什么业务员(他曾是业务员被李嘉诚重用)

1979年,李嘉诚谈生意时偶遇一名英国业务员,聊天交往中对其心生好感。

想要把他挖过来,但被“残忍”拒绝。

一年后,这名业务员离职创业,李嘉诚再次伸出橄榄枝,邀请他加盟。

但别人早已自己做老板,生意也风生水起,因此不肯屈就。

李嘉诚急了,一拍板,直接大手笔把他的公司全盘收购过来。

这下子,人和公司都是李嘉诚的了。

能让李嘉诚如此念念不忘的人,就是马世民。

李嘉诚最喜欢什么业务员(他曾是业务员被李嘉诚重用)(1)

(马世民)

马世民,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传统名字,却是个地道的英国人。

得到这名外援后,李嘉诚珍而重之,立即委任44岁的他为集团行政总裁,许以1000万港币年薪。

能让香港首富看中的人,绝非凡品,而马世民的杰出之处,亦不止在商业方面:

他20岁,加入法国外籍军团打过仗;

59岁,跑完撒哈拉沙漠的越野马拉松;

64岁,徒步58天达到南极点;

71岁,组建私人海军打击索马里海盗

……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评价他:

“马世民的故事,是一个关乎胆量与荣耀的探险故事,刺激、丰富且具戏剧性,深深吸引着我。”

任正非赞马世民:“对我来说,他是一个实在丰富的老师。”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拥有众多大佬拥护者的精彩人生。

李嘉诚最喜欢什么业务员(他曾是业务员被李嘉诚重用)(2)

李嘉诚最喜欢什么业务员(他曾是业务员被李嘉诚重用)(3)

马世民,本名西蒙·默里,1940年出生于英国莱斯特,身世坎坷。

他说:“我的祖先在工业革命和股票上积攒了财富,却经我的祖父挥霍殆尽,我就是这么一个中产家庭的产品。”

马世民降生之时,二战初燃,局势日益危急。

父母离异,他和哥哥跟着母亲生活。

为养家糊口,单身妈妈到消防队工作,将哥俩托管在保育院照料,日子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马世民依稀记得那段年幼经历:

“保育院的小床上,我经常听到奇怪的声音,看到黄色闪光划破夜空,轰隆隆的声音深深印刻在我的记忆中。”

这是有关战争的记忆。

马世民6岁时,好心的叔叔出钱让他上了学,恢复正常小朋友应该有的生活。

但依然寄宿的日子,让马世民对念书一点兴趣都没有。

因此成绩始终潦草,勉强混到中学毕业。

本来马世民可以通过考上大学,扭转人生轨迹,走上“正途”。

但他性子野,对未来也没有清晰地规划,所以从来没把学业放在心上。

在离大学入学考试还有3周的时候,他竟然坐货船跑了。

那天,18岁的马世民一如既往在街上游荡,看到前方大排长龙,好奇地凑上去看,原来是有艘货船在招人。

马世民顿时游性大发,想着何不趁此机会出海闯荡一番,见见世面。

于是,他跟着队伍去报名。

但可惜他没有海员证,也没有任何船上务工经验,因此被刷下来。

正当马世民为失去游玩项目而失望伤心时,第二天,他却被面试官找到:

可以上船做工了。

打杂的小弟突然生病,没法干活,正好多一个空缺。

天助我也,马世民大喜过望,飞快地和船主签订了文书协议。

并回家跟母亲撒谎说,要乘坐豪华游轮去摩洛哥旅行两周。

李嘉诚最喜欢什么业务员(他曾是业务员被李嘉诚重用)(4)

母亲认为上大学之前,出去磨练实践一下还是可以的,便同意了,嘱咐他别忘记三周后的入学考试。

可不曾想,这个从不让人省心的儿子,一去就是10个月,“顺利”错过考试。

马世民就这样兴高采烈地登船出海,沿途去了很多地方,加勒比、巴西……

一段时间后,马世民玩腻了,想要回家。

但船长不许,合同写明了必须完成整个旅程才放行。

可这哪能管得住马世民,他趁一次停船靠岸的空档,偷摸下船跑了。

之后,马世民在当地找到一份铸铁厂的工作,每周薪水7英镑,依然浑浑噩噩,不知所终。

用他自己的话说:“生活没劲儿,看不到前途。”

唯一能让他提起劲的,只有珍弗妮。

可作为公司主席的女儿,珍弗妮也像马世民自己那样觉得他没前途,因此没有接受他的求爱。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现实版本,很好理解。

马世民屡次表白被拒后,撂下一句狠话:

“你如果不答应我,我就走了。”

结果再一次得到肯定的回复:不答应。

马世民至此了无牵挂,报名参军。

“祸不单行”,连英国军队也不要他,让他6个月之后再申请。

马世民正在失意当口,急需情绪抒发,哪能静静等待这么久,于是他转而就去了法国外籍兵团。

彼时,法国为阻止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战斗,正进行到十分激烈的阶段。

马世民这一去,很可能九死一生。

但年轻气盛的他管不了那么多:

“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对自己没多大自信。

因而想通过极端的挑战,来证明自己,看是否能成为男子汉。”

战争,在他当时看来,最能展现男人的血性和气概。

李嘉诚最喜欢什么业务员(他曾是业务员被李嘉诚重用)(5)

1960年2月,马世民还没满20岁。

为了不能如愿的爱情,坐上地铁,前往法国巴黎。

马世民自小就读名著《火爆三兄弟》,对其中关于沙漠兵团的传奇描述充满神往,他管那叫做“英勇长征”。

可故事之所以格外美好精彩,是因为你不必身处其中。

马世民怀抱着想要证明自己是个男人的幼稚想法,以及对战争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轻率出征。

很快,他就得到教训,幡然醒悟:

“我将步入是一种非常艰苦的生活,并对之毫无准备。”

从军5年,马世民一直保留着写日记的习惯。

因此这段残酷真实的记录才得以存留,在多年后集结出版《马世民的战地日记》,并被好莱坞拍成电影《逃亡者》。

在“惨绝人寰的拳脚之宴”中,5月份,他收到了珍妮弗的来信。

爱情柳暗花明,佳人回心转意 ?

不,现实和童话一直都是天差地别。

珍妮弗在信中说:

“你的离家出走真是可笑,没有人同情你,你是自作自受。”

这是她的第一封来信。

第二封,珍妮弗来信讲述她漫游欧洲的悠闲假期,马世民的腿“腐烂得让人恶心”;

第三封,珍妮弗介绍她的军官未婚夫如何如何,马世民则被“强悍的光棍警长”拎起来扔出窗外;

第四封,珍妮弗终止了婚约,马世民“看着战场上的尸体越堆越高”。

……

5年时间,两人通信未断。

马世民说:“没有这些信,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挨得过去。

我像一个小男孩独享属于他的巧克力蛋糕,迫不及待地找个安静的角落,独自一人默默享受读信的时光。”

1965年,马世民从生死线上退役归来,向珍妮弗求婚。

他调侃道:“珍妮弗已经等了很久,不想再等了。”

如今,二人恩爱美满,育有3个子女。

马世民也曾疑惑过,为什么珍妮弗会接受这第二次求婚。

直到他的自传出版商的一番话,让他有所顿悟:

“这是一本女人的书。

年轻男孩儿离开去参军,回家迎娶家乡的女友。

如此浪漫的故事,难道不正是女人们最爱的吗?”

看来,英雄情结,不只是男人才有。

几十年之后,回顾起这段峥嵘岁月,马世民对比道:

“那个时代比起今天的世界,要更加自由、随性,有更多机会可以偏离人生主干道。

今天,人生的回廊狭窄了许多,人们追求物质主义,反而将生命限定在一条道路上。”

生命广阔,马世民见识过万千风景,因此从不会把人生限定在某一个角色中。

从硝烟之地全身而退后,他的下一个战场,是上海。

李嘉诚最喜欢什么业务员(他曾是业务员被李嘉诚重用)(6)

1966年,在一次酒会上,老牌英资财团的怡和洋行经理,在听闻马世民的生死历程后,诚邀他加入:

“你来我们这里吧。

我们的管理人员大多来自牛津、剑桥,需要一些不同的人。”

就这样,26岁的马世民来到香港,从工程部一个小小推销员做起,以中文名正式“出道”。

多年的集体生活,练就了马世民谨慎细心的可贵品质,他说:

“我事事勤勉认真,拿到一张交易账单,我会仔细研究它的成交经过。

慢慢地,我熟悉了生意场上的流程,并触类旁通,愈发娴熟起来。”

同时,各地扎营征战的特殊经历,让马世民结识了许多朋友。

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有王子、罪犯、诗人、政治家、企业家……

宽广的人脉,为他的事业助力不少。

比如罗斯柴尔德金融家族,就为他之后创立公司慷慨投资。

马世民还有项特殊才艺:

“我具有狮子般的本能,一个眼神或一次握手,我就能感觉出这人是不是可信。”

英雄所见略同,李嘉诚也有这个本事。

当年,李嘉诚花大价钱把马世民收入麾下的轶事,还曾令坊间好事者讥讽他是“用一座山去换一棵树”。

这跟爱情里,劝人不要为了一棵树放弃整片森林,有异曲同工之意。

但关键在于,要看这是棵什么树。

李嘉诚最喜欢什么业务员(他曾是业务员被李嘉诚重用)(7)

1979年,李嘉诚与怡和洋行有生意往来,在一次小买卖的协商洽谈中结识马世民。

彼时的马世民还只是一名不起眼的业务员,在与李老板的攀谈中,他感慨直言:

“目前来说,我的经验和能力,还有待于边学边干。

但在香港做生意,当你拿出真本事时,就会学得很快。”

正是这句貌似不起眼的话,让李嘉诚对马世民刮目相看,认定他是个可用之才,便对其格外留心。

1980年,不惑之年的马世民辞职创业,成立达非汉工程公司,专门承接新加坡地铁工程,规模日渐强大。

李嘉诚几次三番邀请马世民加入自家的和黄集团,都被婉言谢绝。

也对,自立门户发展好好的,干嘛要去给别人打工呢?

抱持着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坚定信念,马世民“誓死不从”,连合伙人来劝都没用。

最后,李嘉诚一咬牙一拍板,直接把达非汉公司收购了,马世民这才顺理成章受聘为集团总经理。

马世民上任后,果然不负所托,业绩飙升。

1985年,他协助拿下香港电灯公司,为集团在主打房地产业务之余,保证了稳定的现金流;

1987年,主导收购加拿大的赫斯基石油43%权益。

期间,为确保运作顺畅,他说服李家两位公子转为加拿大国籍;

1990年,与他方合作,成功发射亚洲首枚通讯卫星。

任正非赞到“这一奇迹都是由马世民撺掇的,可见其人一斑”。

李嘉诚最喜欢什么业务员(他曾是业务员被李嘉诚重用)(8)

尤其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那场震惊业内的“千亿卖橙”案例。

1992年,李嘉诚在英国的电讯业务连年亏损,打算撤离关闭。

但马世民认为欧洲市场仍有利可图,力主加大投资维持。

李嘉诚听取马世民的建议,续资保留,这才有了7年后的收购神话。

通过接班总经理霍建宁的一系列操盘并购,当初本打算放弃的电讯业务,以远超于市场价的成交价格卖出,为李嘉诚创造了1600亿元的巨大利润。

这一段商界佳话的成就,有赖于马世民的前期铺垫。

有人替马世民感到惋惜,说要是他在集团多留几年,这番千亿功劳就是他的了。

但马世民并不后悔:“说真的,我为和黄感到高兴,因为这次收购绝对是空前的成功。”

话锋一转,他又说:“我在英国买了一间屋,有一个花园,种着几棵很美的树,朋友们都很喜欢。这些树不是我种的,是上家人所种,但我一样高兴。”

用咱们中国话来说,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后人,一样高兴。

李嘉诚最喜欢什么业务员(他曾是业务员被李嘉诚重用)(9)

(李嘉诚和霍建宁)

马世民凭借自身圆融的交流沟通技巧,以及自带西方文化背景的天然属性,为李嘉诚在海外商业版图的扩张立下汗马功劳,被外界俗称“以鬼打鬼”的成功典范。

1993年,马世民跟随李嘉诚9年后,决意离去。

他第一次找老板说辞职的事时,还没讲完,李嘉诚就打断他,让他不要再提。

可马世民去意已决,过了一段时间,他再次认真提起。

这回,李嘉诚知道留不住,接受了他的辞呈。

外界对于马世民执意离开的原因,有许多猜测,其中之一是说他和李家二公子处不来。

李嘉诚的大儿子李泽钜,从小听话懂事,成熟稳重,深得父心;

二儿子李泽楷则与之相反,极具反叛开拓精神,对女明星比对家业的兴趣更大。

作为李嘉诚的心腹,马世民不仅是公司二把手,还是大公子的管家和老师。

经常从旁协助提点,帮助集团培养接班人。

李嘉诚也曾安排马世民多指导李泽楷一下,但奈何这位二公子根本不买账,非常抗拒。

身边人说:“Simon(马世民英文名)的建议,Victor(李泽钜英文名)很受用。

但Richard(李泽楷英文名)却完全不领情,他不认同马世民的很多观点,好几次出言不逊。”

所以,随着两位公子日渐长大。

李泽钜已可独当一面,不必再为其多加操心;

李泽楷独立意识强,想管也管不着。

从私交来说,马世民再无“用武之地”。

于公而言,集团里会计出身的霍建宁,锋芒渐露。

李嘉诚对其青眼有加,是个十分合适的总经理候选人。

因此,马世民审时度势,自请退出。

但也或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像他所说的:

“人生应该多样化,每一个10年都应该是新的起点,需要新的故事。”

李嘉诚最喜欢什么业务员(他曾是业务员被李嘉诚重用)(10)

李嘉诚最喜欢什么业务员(他曾是业务员被李嘉诚重用)(11)

马世民接下来的人生篇章,先是担任德意志银行亚太区执行主席4年。

然后再次创业,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投资公司,管理基金上百亿美元,回报率超55%。

这些商业上的成就,不管再怎么辉煌,对马世民来说,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的人生从来没有静止过,尽管从商,我还是经常爬山、探险。”

而陪她一起“历险”的,则是他千辛万苦追到的妻子珍妮弗。

马世民59岁跑沙漠马拉松,64岁徒步南极,71岁组队打海盗,老当益壮,雄心不已。

而珍妮弗同样是个狠人,54岁开始学开飞机。

57岁便成为第一个驾驶直升机环游世界的女人,60岁再次驾机环游,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马世民在耳顺之年涉险南极,正是源于珍妮弗的大力支持和鼓励。

在无外援补给的恶劣环境下,马世民顶着最高时速100公里的强风,零下四五十度的极寒前进。

他用58天行走了1095公里,抵达海拔2835米的南极点,成为徒步南极最年长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马世民不无骄傲地讲述:

“一场暴风雪过后,我的雪橇找不着了;

我花了三四个小时回头寻找,没找到,再用四小时走回来。

风越来越大,我是唯一一个没有雪橇,行走在南极的人。”

李嘉诚最喜欢什么业务员(他曾是业务员被李嘉诚重用)(12)

当时还有一个插曲,是珍妮弗在离马世民80公里外的地方,飞机坠毁失事。

区区80公里的距离,驱车不过一两个小时。

但马世民远在山巅雪峰之上,得知这一消息,却爱莫能助。

这期间,《泰晤士报》跟踪报道马世民的南极之旅。

不少人认为,在身心受创的险境下,他会因此止步放弃。

但最终他还是坚持走完全程,做到了想做的事。

所幸珍妮弗只是摔断胳膊,没有生命危险。

这一趟下来,原本精壮的马世民瘦了40斤。

事后他感慨道:“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会失败,因为我已经64岁。所以我得不停地走。”

不得不说,老爷子真的很刚。

2012年,任正非受邀到马世民办公室共进午餐。

马世民指着窗外高1000多英尺的全玻璃碎片大厦说:

“三天前,我用绳索从那个楼上爬下来。”

当场就惊呆了任正非:“这是位奇人,一位72岁的青年人啊!”

可见年轻,从不在于年龄大小,而是有着什么样的心态,做着什么样的事。

李嘉诚最喜欢什么业务员(他曾是业务员被李嘉诚重用)(13)

马世民在他战地自传的结尾写到:

“对于那些正在决策边缘徘徊挣扎的人,我的建议是去吧。

趁你还年轻,去攀登属于你的人生山峦吧。

只有这样,到了60岁,你才会快乐。”

愿我们在任何年华,都能以勇敢无畏的姿态,尽情迎接和享受生命中的挑战和精彩,不在彷徨犹豫中白白消耗。

唯有这样,才能自在快乐,人生无悔。

作者:朱小畅&雯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