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年俗大全(奔流有YOUNG遇见陇南民俗拾趣盲盒)

地处甘、陕、川三省交汇处的甘肃陇南,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多民族相融合的历史,孕育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淳朴独特的民俗风情。许多源于地方传说的民俗文化活动,与当地的天文现象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许多民间故事、民俗歌曲及舞蹈动作其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

为了使这些珍贵的“活态”文化真正“活”起来,近日,陇南风物文旅创意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遇见陇南》民俗拾趣盲盒,选用了陇南民间故事中8个经典的人物角色,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搭配不同的角色语言和人物背景,凸显人物性格特征。

当人们流连于钟灵毓秀、鸟语花香的陇南美景时,把玩这些盲盒中的玩偶,无意中听到一段段不为人知的陇南故事,或许会让你了解到别样的陇南。

陇南年俗大全(奔流有YOUNG遇见陇南民俗拾趣盲盒)(1)

(一)高山戏里诞生的“小香”和“文文”

《遇见陇南》民俗拾趣盲盒以高山戏《钉缸》剧目中男女主人公为原型,设计开发了小香和文文这两款盲盒人物,并赋予他们独特的人物性格。

高山戏又名“高山剧”,是甘肃省独有的两大剧种之一,主要流传于甘肃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鱼龙、隆兴等当地人称之为“演故事”“走过场”,1959年10月正式定名为“高山戏”。

高山戏唱腔高亢嘹亮,优美自然,服饰自成一格,表演讲求“四功五法”,具有独特的风貌。其演出剧目(故事)多达六百个(折)以上,此外还有原始曲牌三百多种。高山戏文化中蕴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是我国民俗文化和戏剧文化生动体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高山戏《钉缸》剧目,故事讲述了孔堤县王家坪村民王大娘与女儿小香相依为命,一日,王大娘去集市上请小炉匠为自家钉缸。王大娘出门不久,小香就听到小炉匠的吆喝声,小香以为娘亲请来了小炉匠,便招呼了小炉匠,并让其钉缸,两人一来二去便互生了爱意。此时,王大娘赶集回家,误会了小炉匠,痛斥了小炉匠后她才了解了实情,随后一场风趣幽默的“招赘”便由此展开……演出现场,跌宕的剧情精妙地串联起小香和小炉匠文文的甜美爱情,精美的舞台布景和传统的武都方言,更是传承了原生态高山戏文化元素,让现场观众拍手称赞。

盲盒人偶小香和文文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展示了高山戏这种陇南独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了高山戏的渊源。

陇南年俗大全(奔流有YOUNG遇见陇南民俗拾趣盲盒)(2)

(二)白马人少年“班勇”和“小丫”讲述神秘的白马人故事

《遇见陇南》民俗拾趣盲盒以白马人少年班勇和少女小丫的民俗故事为原型,讲述了一段神秘的白马人故事。

陇南文县白马人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甘肃省民俗文化中的瑰宝。白马人居住在高寒山区河谷地带,由于古老的白马村寨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属于西秦岭和岷山山脉交汇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几乎与世隔绝,保留了原始而纯净的自然生态。

陇南年俗大全(奔流有YOUNG遇见陇南民俗拾趣盲盒)(3)

每年正月十五到正月十七,文县的白马人都会跳“池哥昼”傩舞,这种舞蹈被列入全国首批“非遗”保护名录,被誉为“人类民俗学活化石”。除此之外,还有古老的社火“夜春观”和琵琶弹唱。艳丽的民族服饰、神秘的远古传说、独特的生活习俗,勾勒出与白马人过往相关的历史脉络。

在陇南文县,流传着很多有关白马人的民俗故事,其中有一个白马人山神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文县白马峪河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白马山寨,方圆几百亩良田和山坡地角里,到处都有核桃树,这里产的核桃颗粒饱满、油重,所以白马人叫“估入”(核桃坪)。核桃坪上下有良田六七百亩,养育着四五百口白马人。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能够自给自足,衣食无忧。故事就发生在明朝时期的核桃坪,少年班勇因爱慕少女小丫,发誓带着小丫去神山寻找天神的祝福……

盲盒人偶将白马人独有的民族服饰进行设计,俩人头戴一顶盘形荷叶边的白毡帽,上插白鸡翎,白马语称这种帽子叫“沙嘎帽”,身着有鲜明民族风格的白马服饰,将陇南白马人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眼前。

陇南年俗大全(奔流有YOUNG遇见陇南民俗拾趣盲盒)(4)

陇南年俗大全(奔流有YOUNG遇见陇南民俗拾趣盲盒)(5)

(三)“官珠”“鹅嫚”和一段氐、羌族部落的动人传说

知道陇南官鹅沟的人多是被那里宜人的景色所吸引,殊不知,多少年来,那里一直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遇见陇南》民俗拾趣盲盒将官珠、鹅嫚二人化身盲盒人偶,带你走进一段氐、羌族部落的动人传说。

相传在官鹅沟内,原来居住着鹿仁寨氐族部落与金羊寨羌族部落,两大部落相处十分友好,共享着一个美丽的草原。后来由于氐族首领起了私心,想独霸草原,为争夺水草丰美的珍珠大草原惹起兵祸。双方经过反复争斗,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氐族首领被俘,羌族人夺回了被独霸的草原。

氐族部落首领达嘎和巫师耿萨为了报仇雪耻,制造了一场假象,让达嘎之子官珠伪装成牧羊人潜入金羊寨。

氐族部落首领达嘎之子官珠侠义心肠,羌族部落首领木隆之女鹅嫚天姿国色。经过两个多月的相处,两个年轻人产生了爱慕之情,私订终身。当鹅嫚得知心爱的人原来是敌方奸细,鹅嫚举起了仇恨的利剑……

官珠和鹅嫚先后以自己的身躯挡住了自己人射向对方的毒箭,用生命谱写了真挚爱情。一对恋人的殒灭,化解了两寨恩仇,为草原赢来新的和平,两族人民为了永久纪念官珠与鹅嫚,并把他们共同的家园命名为“官鹅沟”。

如果有一天,当你走进官鹅沟景区,正流连于沟内幽谷纵深,青山碧水,一回眸,那座巍峨的雷古山便展现眼前,传说,它便是氐羌两族斗争中为保护鹅嫚的官珠的化身,而羌族部落首领木隆之女,也化身成了纯净的鹅嫚湖。

陇南年俗大全(奔流有YOUNG遇见陇南民俗拾趣盲盒)(6)

陇南年俗大全(奔流有YOUNG遇见陇南民俗拾趣盲盒)(7)

(四)西和巧娘娘 了解乞巧民俗文化

陇南西和,乞巧民俗文化源远流长。《遇见陇南》民俗拾趣盲盒以巧娘娘的故事为原型,塑造了一个生动、可爱的织女形象。

乞巧节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点的中国传统节日。乞巧起源于先秦,形成于汉代,是一种集信仰、音乐、歌舞等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西和乞巧传承悠久,礼节繁杂,此俗与秦人祖先祭祀崇拜活动有关,相沿成习,形成固定完整的乞巧仪式。2007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已将西和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据西和当地传说记载,很早以前,仇池山高耸入云,傲视群峰,雄踞八方。有一年,王母娘娘云游路过仇池山,见险峻异常,心里非常高兴,便在山顶上撒了几把桃核。她有了瑶池的蟠桃园还不满足,有孙猴子捣乱,实在不好看管,于是产生了营造人间仙桃园的想法。这桃核,落土生根,见风就长,越长越高,越长越大,很快便开花挂果。此后,每隔三百六十年,王母娘娘便打发七彩仙女来此地采摘。一轮又一轮,桃子酬众仙,别有风味。

话说七彩女中有个小仙女,来仇池山摘桃子的次数多了,痴迷上了人间美景,也恋上了山下的一个小伙子。后来,她偷偷溜出了牢笼似的纺织房,悄悄和小伙子结了婚,过起了人间男耕女织的逍遥日子。仙女配凡郎,气坏了王母娘娘。她风闻此事,暴跳如雷,于是来到仇池山,无情地拆散了这对鸳鸯。后来,小仙女和小伙子坚持不懈地跟王母娘娘斗智斗勇,历经了重重磨难,赢得了重返仇池山的自由。不过百年之后,小仙女不得不遵守诺言,返回天庭。

陇南年俗大全(奔流有YOUNG遇见陇南民俗拾趣盲盒)(8)

(五)武都氐人后裔 前秦皇帝苻坚

氐族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农耕少数民族,从先秦至南北朝,氐族分布在今四川、甘肃、青海等省的交界处,集中分布于四川川西北地区,川东北地区,和甘肃陇南地区。

东晋时,氐族在北方和西南建立过仇池、成汉、前秦、后凉等政权。

西晋至南北朝时,清水氐杨氏曾建立仇池政权,营山巴氐李特李雄父子建立五胡十六国第一国成汉政权,临渭氐苻坚建立前秦,略阳氐吕氏建立后凉。其中前秦是以氐族苻氏为主建立的政权,故亦称苻秦。苻氏的祖先,初居武都。

作为武都氐族后裔,历史上曾出过一名威名远扬的大人物——苻坚。他,作为前秦帝国第三位君王,曾一统北方,在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遇见陇南》民俗拾趣盲盒以武都氐人后裔、前秦皇帝苻坚为原型,设计了文玉这个角色,讲述一段氐人后裔的故事。

苻坚自幼聪明,八岁时就主动求师读书。他成年之后,博学多才,胸怀匡济天下的大志,广泛结交英豪,在他周围逐渐集中了王猛等一批有才干的人物。苻坚成为前秦王后,采取措施大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即位后,开放山泽,让百姓与官府一同开发生利。为了通商行旅的便利,苻坚又下令从长安到各地,修筑了宽阔平坦的大道,沿途二十里设一亭,四十里置一驿。苻坚广设学宫,奖励人才,公卿以下的子弟都须入学。他每月亲临太学视察,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分定不同的等次。他规定轮替值勤的中央禁卫军都要修学,对于不学无术的官吏,他的处置也十分严厉,于是人心思勉,一时人才济济。

盲盒人偶文玉,将一个威严的前秦君主形象展现在眼前。一个人偶,讲述一段历史故事,不失为一延续历史文化底蕴的新玩法。

陇南年俗大全(奔流有YOUNG遇见陇南民俗拾趣盲盒)(9)

文·图·视频丨奔流新闻记者 荆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