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字辈取名(喃的名字范什么字)
转自:《天南地北庄河人》微信平台
浅说庄河的字辈文/张传筠
字辈也叫派语,庄河人一般叫范字。不知道这个“范”是否准确,老辈人就这么口耳相传。庄河人见面要是论起辈分,往往是你范什么字,我范什么字,或长或幼一目了然。或者说,如果你看到一个是带有严格范字的名字,也许就会揣度出他大体是哪的人,怎么个辈分。足可见这范字的直观性。
★字辈的形成
字辈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查看史料,早在宋代其宗室便有了字辈。延续到明代宗室,以及衍圣孔氏字辈,孔孟颜曾,在明代字辈排辈使用已然渐多。字辈的使用对于宗族来说,确实有种凝聚和统一的作用。
庄河汉族人多是清代闯关东的胶东后裔。胶东人的字辈通常是在修订谱书时拟定的,胶东的谱书又多是在清代之后修订的。清中期以前胶东字辈并不普遍,现在庄河汉族的祖先又多是清中期以前闯的关东,看看家里供奉的挂谱,早期的人名多是一辈仨字一辈俩字,这是当时胶东普遍的起名方式。胶东很多家族即使修谱也没统一字辈,而是论世排辈,比如胶东隋氏等。延续到庄河又有了以下几种情况:一、闯关东带来了谱书和字辈;二、山东老家有字辈但只记住了几辈,往下是庄河这边自己后续的字辈;三、闯关东时没有字辈,后来与山东老家有了联系,遂将庄河的后人统一范字。四、山东老家一直没有字辈,到庄河几代后自己立的字辈;五、一枝人闯关东后,山东老家已有字辈,而庄河这边不知道,自己新立了字辈。另有一些少数民族,亦受汉族文化影响也立得字辈。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庄河人宗族观念很重,无论如何都要有一套自己家族的字辈以别于其他宗族。和山东老家同步字辈的家族是少数的,而闯关东到庄河后自己立的字辈又是多数。也就是说,庄河的字辈多数是清中期以后立的,有的寻根者按照字辈到山东家打听、找寻,往往徒劳。
★字辈的形式
字辈诗多是四言、五言、七言,也有对联形式以及不成格律的。字辈的内容多是一些有美好寓意的或是对后人有所希冀的话,比如最常见的: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也有按照五行或者五音排辈的,比如邱氏:永树熙堂镇,鸿权焕增钟,泰林营至鉴,滋植灿培镕。以及沙金沟张氏:锺汉桂耀坤,钦济相炤墡,钰泮桐炫增,锦鸿椿煋坦。都是按照五行相生的规律派下的。
还有些字辈诗把到东北供奉的前几代祖宗统一编到字辈中,比如红崖北街刘氏:粤维高祖,玉琢其光。二世三世,国绍金相。四承宗远,五接绅长。六传瓜瓞,永使滋芳。刘氏始迁祖刘玉,第二世刘国柱,第三世刘鍸、刘镇等等,由此字辈诗当中便可看出每辈人起名的特点。庄河地区另有明堂石陈氏亦是如此。
字辈多是名字中间那个字,而有些字辈,规定了其中某些字用于名字尾字。比如浒村许氏的字辈诗:景运际光天,家传德丕先,便是一辈中字一辈尾字。另有利源王氏后续的字辈,也是严格了字的前后用法。这种字辈规则也并不少见。
★字辈与宗族关系
简单地说同一字辈的人不一定同宗,不同的字辈也可能有着同一源流。
大郑一枝姜氏和城山北姜姜氏来源不同,但有着共同字辈。这是因为在民国时期,两枝姜姓最有号召力的两个人交往密切,感情甚笃。由此两枝人同立字辈,这便有所谓联宗的意思。
庄河东部使用“元学春广兆,仁复日焕祥”这套字辈的陈氏人可谓广众,从小孤山到青堆、鞍子山、花院甚至栗子房都有。这些使用同样字辈陈氏族人据说也并非同宗同源。
一面山王氏从登州府福山县来,最早兄弟二人,先到复州兰崮城,之后多数族人迁徙到庄河一面山一带。散居在万巨、兴源、松树嘴、大于屯、永昌、洪昌、王屯及岭后利源等屯子,人多族众,虽是同宗字辈不同。比如兴源街的字辈是对联形式:文章廷宪洪恩广,贤圣教传大道兴。又有永昌、松树嘴的:中云成振明。利源的:平美国璋元,吉恩徳之士。又有:桂忠振国太,邦广德恩延。
吴炉单屯张氏与其西北王店张氏,都来自山东海阳霞河头。王店枝来得晚,从山东家走之前,近枝之间立有共同字辈:照立清茂,学海志道。与光明山一些张氏字辈一样,说明离开山东老家时是近枝。单屯张氏来的早两辈,与王店虽是同宗,但在山东老家就早已出了五服,单屯枝和在山东老家时一样原先并无字辈,在建国前订立了字辈:文学永世传,仁义礼智先,等等。两枝人过去常有走动,时至今日虽无走动,但岁数稍大点的都知道这份同宗之谊。王店的茂字辈和单屯的学字辈是在同一辈上。两枝人见面如果论起长幼,还要再经过一番换算。与一面山王氏一样,同宗不同字辈,论起辈分来也是有些麻烦的。
★关于字辈的其他
宝聚庙沟王氏的字辈有:崇高嗣法兴。乃是全真龙门派的字辈;浪窝庙马氏的字辈中有:自然是全真,和睦得金丹等等,是全真金山派的字辈。两枝人都与道教有渊源,王氏据说早先有祖先在庙沟朝阳宫里修道,为伙居道士,后代也一直掌管着朝阳宫。马氏据说从山东来的时候就是道士,浪窝庙就一直是其族人打理的。道士的字辈便在两个家族中沿用了下来。
举人刘滋楷、陈丽峰的后人个别字辈有别于同宗,可能是举人之家的与众不同,或者是举人文化深厚,对一些字辈用字并不满意而做出的改动也不一定。
订立字辈,很多是在修谱书的时候,即便是没修谱书,字辈也是要找个有学问的族人或者有名望的先生来拟订。牵头人也必是家族中有声望有地位的一人或者几人,与修谱人一样,既有点文化又热衷于宗族之事。很多庄河人把谱书、宗谱和字辈混淆,问起谱书便会把字辈念出来。字辈和宗谱都是反映辈分的,也可能由于有些家的挂谱上记有字辈诗的缘故吧。
现在修谱热,修谱的同时也会续立字辈。有些修谱人觉得原有的字辈不够用,也有着百代万世之期望。在字典里挑选一些所谓的好字,凑成一套或者几套字辈。事情是好事,往往失去了老的字辈那种文化底蕴和韵味。当今对于传统只是保留了皮,用这个老皮往上套,用庄河话说肯定是不“板正”。现在人起名字都找先生“树”,不仅要名字时尚也要提升命运,推翻了原有的字辈秩序。前不久听说有人弄了一套一百多字的字辈,我心里隐隐担忧:后代们真的会照此意见办理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